雲南箇舊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雲南個舊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始建於1974年,原名箇舊市生物製藥廠。2002年11月,由雲南創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後改制成為以生產植物藥、生物藥品、抗癌藥為主的綜合性民營高科技製藥企業。
公司於2003年1月整體通過國家GMP認證,擁有具備較強藥業研究與開發能力的北京創立科創醫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全國八大抗癌藥物生產基地之一。今年內將同其他5家企業共同組建集團公司,進而通過資本運作和上市,大幅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未來3-5年內,公司將立足於中藥現代化注射劑、中藥有效單體規模化提純及工業化生產、鉑類抗癌系列的生產和研發,建成國內一流的藥物生產研發基地。

相關介紹

為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重要舉措,開發雲南特有的生物資源,2001年雲南箇舊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充分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發揮各自的優勢力量,聯手協作,向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申報了《腦中風特效天然藥物燈盞細辛人工種植及製劑產品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原國家計委已將其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畫,並由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持,雲南箇舊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承擔建設。這將大大推動和促進燈盞細辛產業的全面發展,對我國西部天然藥物的發展起到探索和示範作用,對實施西部大開發和雲南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腦中風特效天然藥物燈盞細辛人工種植及製劑產品產業化示範工程》,由雲南箇舊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旨在利用雲南特有的燈盞花資源,以雲南植物研究所野生變家種的栽培馴化技術和現代提取分離技術為依託,組成一個具有高科技支撐的GAP規範化藥材種植基地、GMP規範化提取和製劑生產基地,按SOP規範化的生產操作規程進行原料和製劑生產,採用HPLC指紋圖譜為質量控制方法的現代化生物製藥企業。
該工程擬在雲南省箇舊市和玉溪市分別按GAP標準建立藥材種植培育種苗基地100畝,示範基地2000畝。在箇舊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和玉溪建設2個處理燈盞細辛全草能力為750t/a的原料提取車間,在箇舊建設1個占地面積為31.5畝 的製劑產品生產車間,使生產規模達到年產燈盞花素注射液7200萬支,燈盞花素片3億片。
項目總投資為8117.26 萬元。其資金由企業自籌2480.20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30.57%;銀行長期貸款2236.06萬元,其中貸款利息172.70萬元(貸款利率為6.03%),占總投資的27.55%;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持3400萬元,占總投資的41.88%。
本項目建設期為3年,計畫在2001年完成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審批、銀行評估;2001年10月開始初步設計同時抓緊建設燈盞細辛優質種苗圃及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用36個月的時間完成4000畝種植示範基地;提取車間與製劑車間先後用24個月時間建成投產。目前,基地種植化和植物藥提取車間正在建設;綜合製劑車間已完成建設並通過GMP 認證,現已投入生產。
該項目的建設還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我國現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7500多萬,每年新發病人 150萬人,隨著發病率的不斷上升,心腦血管疾病用藥已在世界藥品市場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燈盞花素系列產品是以純天然植物為原料的藥物,具有比化學合成藥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等特點。多年臨床實踐證明,燈盞細辛製劑產品用途廣泛,除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用藥外,還由於其良好的活血化瘀和改善微循環作用,可用於治療高粘血症、椎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症、周圍血管病、全身炎症性反應綜合症及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症、循環障礙性眼症等疾病。
在全國7500萬患者中,若有3%的人使用燈盞花素注射 液治療,那么全年需求量約為37800萬支,而項目年產量為 2ml5000萬支、5ml2200萬支,僅占需求量的11.9%;燈盞花素片項目年產量為3億片,可供62.5萬患者服用,僅占患者總數的0.83%,潛在市場前景廣闊。該藥形成規模化生產後,可達產期年平均銷售收入2億元(含稅),年平均利潤總額2000 萬元,年平均上繳各種稅金1500萬元。按18年計算,企業獲利潤總額32400萬元,投資回收期8年(含建設期3年)。經過2-3年的臨床推廣後,可藉助廣告推廣和技術服務的方式進入OTC市場,爭取年銷售額達到3-5億元,進而通過技術革新,提高質量標準開展國際合作,將產品引入西方國家市場。

參考文獻

http://www.sunbusiness.net/gyszk/goods/detail.asp?id=143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