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發揮

難經發揮

《難經》是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性經典著作之一,作者不詳,有戰國名醫秦越人所作之說,大約成書於西漢末年。全書以問答釋難的形式討論了81個問題,以闡明《黃帝內經》及先秦醫籍的要言大義為主旨,所述內容以基礎理論為主,包括了脈學,經絡。藏象、疾病,腧穴,針法六部分。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難經發揮

對於許多問題的闡述,發《內經》之未發,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臨床意義,對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成為學習中醫的必讀之書。然而由於成書時代久遠,文辭古奧艱澀,給該書的研習、套用增加了諸多困難。

本書作者在多年教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基礎上,藉助前賢的校勘、疏注成果,對該書內容著重從學術層面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對一些臨證實用的學術觀點的套用發揮方面作了重點探討,力求準確反映原文旨意,充分展示《難經》理論的科學性及其對臨床的指導價值。

本書層次清晰,說理透徹,重點突出,實用性強,可供各類中醫,中西醫結合從業人員學習和研究之用。

內容提要

全書分為“校註譯析”和“學術思想研究”兩大部分。

“校註譯析”分為原文、注釋,譯文,析義、套用發揮5個方面;

“學術思想研究”分為《難經》的釋名,成書與作者,基本內容,學術思想特徵,注家與注本、歷代研究概況、學術貢獻、學術思想研究論文題錄8個方面。

目錄

上篇 《難經》校註譯析

第一章 脈學篇

第一難 論診脈獨取寸口的原理

第二難 論寸口分部及其陰陽屬性

第三難 論寸脈、尺脈太過與不及的異常脈象

第四難 論脈象陰陽

第五難 論切脈指力

第六難 論脈的陰陽虛實

第七難 論六氣旺脈

第八難 論寸口“脈平而死”的原理

第九難 論脈象遲數與臟腑病性

第十難 論一髒十脈

第十一難 論脈律不齊與髒氣的關係

第十二難 論五臟脈絕的虛實誤治

第十三難 論色脈尺膚諸診合參

第十四難 論脈率損至的主病和治療

第十五難 論四時五臟的平脈、病脈、死脈

第十六難 論五臟病脈及主病

第十七難 論脈證順逆與疾病預後

第十八難 論寸口三部與臟腑經絡的配屬關係和主病

第十九難 論男女脈象之別

二十難論陰陽伏匿之脈及癲狂病的脈象鑑別

第二十一難 論形病與脈病的關係

第二章 經絡篇

第二十二難 論“是動”、“所生”病的含義及其與氣血的關係

第二十三難 論經脈的長度及流注

第二十四難 論陰經陽經氣絕的臨床表現及其預後

第二十五難 論十二經脈之數

第二十六難 論十五別絡

第二十七難 論奇經八脈的名稱及其功能

第二十八難 論奇經八脈的循行及起止點

第二十九難 論奇經八脈的病證

第三章 藏象篇

第三十難 論營衛的生成與循行

第三十一難 論三焦的部位及功能

第三十二難 論心肺的部位及與營衛的關係

第三十三難 論肝肺之浮沉

第三十四難 論五臟與聲色臭味液的配屬及其與

……

第四章 疾病篇

第五章 腧穴篇

第六章 針法篇

下篇 《維經》學術思想研究

附: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