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色蛤

雜色蛤

雜色蛤,是貝殼類海產品,隸屬簾蛤科,學名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南方俗稱花蛤(huage),遼寧稱蜆子(xianzi),山東稱蛤蜊(gala),日文名:アサリ[あさり]Asari,英文名:short necked clam。雜色蛤軟體部(乾樣)中含有18種胺基酸,總量為52.86%,其中必需胺基酸(EAA)總量為21.58%,占胺基酸總量的40.82%,必需胺基酸與非必需胺基酸的比值(WEAA/WNEAA)為88.23%,構成比例符合FAO/WHO規定的優質蛋白質標準,鮮味胺基酸(DAA)總量為18.89%,占胺基酸總量的35.74%。雜色蛤廣泛分布在我國沿海,由於雜色蛤生長快,適應力強,養殖方法簡便,並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耗能低、產量高、生產穩定等特點,也是對蝦立體養殖的理想品種之一。

雜色蛤

雜色蛤,是貝殼類海產品,隸屬簾蛤科,學名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南方俗稱花蛤(huage),遼寧稱蜆子(xianzi),山東稱蛤蜊(gala),日文名:アサリ[あさり]Asari,英文名:short necked clam。花蛤廣泛分布在我國南北海區,它生長迅速,養殖周期短,適應性強(廣溫、廣鹽、廣分布),離水存活時間長,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高密度養殖的優良貝類,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莆田下尾盛產雜色蛤苗。

簡介

雜色蛤

花蛤廣泛分布在我國南北海區,它生長迅速,養殖周期短,適應性強(廣溫、廣鹽、廣分布),離水存活時間長,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高密度養殖的優良貝類,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莆田下尾盛產雜色蛤苗。

形態特徵:貝殼小而薄,呈長卵圓形。殼頂稍突出,於背緣靠前方微向前彎曲。放射肋細密,位於前、後部的較粗大,與同心生長輪脈交織成布紋狀。貝殼表面的顏色、花紋變化極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組成的斑點或花紋。貝殼內面淡灰色或肉紅色,從殼頂到腹面有2~3條淺色的色帶。

雜色蛤廣泛分布在我國沿海,由於雜色蛤生長快,適應力強,養殖方法簡便,並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耗能低、產量高、生產穩定等特點,也是對蝦立體養殖的理想品種之一。因而已成為我國主要貝類養殖種類之一。是我國的主要海產經濟貝類之一。開發淺海貝類養殖是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前景。

雜色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物美價廉等特點,煮食、涼拌、爆炒、做餡,味道均佳。除鮮食外,可制罐頭、蛤乾、原汁帶殼真空包裝蛤,烤制乾蛤,全殼冷凍蛤,生開冷凍蛤,漂燙單體速凍蛤,塊凍煮雜色蛤肉,單體凍煮雜色蛤肉等。雜色蛤還可入藥,有降壓功效。凍煮雜色蛤過程中收集的雜色蛤汁液可提煉雜色蛤油,貝汁是一種高級調味品,雜色蛤殼加工品又是一種高級藝術品,貝殼粉碳酸鈣含量在90%以上,是製造中標號和高標號水泥的良好原料。因此,雜色蛤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和發展潛力,發展雜色蛤養殖是沿海漁民耕海致富的捷徑。

養殖技術

一,養殖場地選擇根據雜色蛤的生態習性和養殖特點,對於場地選擇主要從四方面進行實地考察:一是養殖區風浪不能太大、潮流暢通,天然生物餌料豐富。二是灘涂地勢平坦,無工業污染,退潮時乾露時間不超過4小時,底質無污染,含沙量為70%~90%的中、低潮區。三是夏秋季節退潮露灘時間。

營養價值

雜色蛤軟體部(鮮樣)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82.70%、2.63%、9.63%和0.54%。雜色蛤軟體部(乾樣)中含有18種胺基酸,總量為52.86%,其中必需胺基酸(EAA)總量為21.58%,占胺基酸總量的40.82%,必需胺基酸與非必需胺基酸的比值(WEAA/WNEAA)為88.23%,構成比例符合FAO/WHO規定的優質蛋白質標準,鮮味胺基酸(DAA)總量為18.89%,占胺基酸總量的35.74%。雜色蛤軟體部的限制性胺基酸為(甲硫氨酸+胱氨酸)、異亮氨酸和色氨酸,必需胺基酸指數(EAAI)為73.83。脂肪酸中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占29.74%,其中EPA和DHA共占PUFA的67.82%,ω-3PUFA的含量豐富且明顯高於ω-6 PUFA的含量。礦物元素比例合理,微量元素中Fe和Se含量較豐富,維生素中VA、VB2和VB5含量較豐富。表明雜色蛤軟體部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與保健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