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鎮[廣東省東源縣]

雙江鎮[廣東省東源縣]

雙江鎮是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東源縣北部、新豐江水庫邊。轄區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14個村,2004年總人口1.45萬人。境內有趙佗古城遺址。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趙佗古城旅遊區趙佗古城旅遊區

雙江鎮位於東源縣的北部,新豐江水庫邊,東鄰燈塔鎮,南連新港鎮,西為錫場鎮,北接澗頭鎮。鎮府駐雙江墟,距縣城55公里。下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4年人口14565人。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內有耕地0.92萬畝,山林1.8萬畝。境內有趙佗古城遺址。

2004年,工業總產值268萬元,農業總產值2641.1萬元,人均收入2566元。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3所,文化站(室)9間。境內有南越王“趙佗古城”遺址。林業資源豐富,松脂生產量居全縣首位。該鎮山清水秀,林木蔥籠,主要盛產板栗、毛竹、木材、大紅西瓜等農副產品。 雙江鎮黨委政府大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實施“農業穩鎮、科教興鎮、借外發展”戰略。鎮內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特別是今年以來,鎮政府加大投入,新建鎮行政辦公樓,完善了圩鎮自來水工程,改善村委會辦公條件,引入外資興辦了雞心寨水電站等,開創了雙江鎮工作新局面。 該鎮黨政班子精誠團結,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積極帶領全鎮幹部民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獲得了兩個文明建設的豐收;該鎮堅持依法治鎮,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宣傳教育,切實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轉變機關作風,社會秩序明顯好轉,創造了有利投資創業的良好環境。該鎮的領導班子以嶄新的精神面貌闊步向前,帶領全鎮人民奔小康。

歷史遺蹟

龍川學宮(孔廟)龍川學宮(孔廟)

龍川,古屬揚州南境,秦屬南越,戰國屬楚,號百越。一進佗城,你就會感到便如打開一本兩千餘年的歷史古書。兩千多年的歷史,兩千多年的文化,兩千多年的滄桑,使得這本古書更添神韻。
趙佗故城,亦稱佗城。這座粵東北山區的古城,城雖不大,但卻象一個久未見面的老朋友,讓人驚喜。
趙佗故城,歷史悠久,長期為縣州治所。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鎮”、“漢唐名城”“珠江東水開端,嶺南古縣第一”之稱,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是秦始皇南下大軍找到下落的地方。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南下平定百越後,設定南海、桂林、象三郡(南海郡尉任囂,桂林郡尉劉逸,象郡尉方弼)。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管轄。南海郡下設番禺、博羅、揭陽、龍川縣。當時的番禺縣令王文瑞,博羅縣令周克長,揭陽縣令張泰,龍川縣令趙佗。秦漢時的龍川疆域遼闊,其範圍包括今龍川、興寧、五華、東源、源城、連平、和平等縣的全部及紫金、新豐、陸豐和江西尋鄔、定南等縣的一部分。趙佗當時選定佗城為龍川縣治所,是因為其有優越的地理條件,這裡東江若龍,群山似虎,進可出江西通往中原,西可至梅關,東可達閩越,南可抵南海,退則易守難攻。同時又處於古邑龍川的中心地帶,便於管理,故設縣治,築800米周長的土城如此。其後調番禺(今廣州)繼任南海郡尉。西漢初年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王。1941年9月(民國30年9月),龍川人民為紀念南越王趙佗,將龍川縣城改名為佗城。相傳,龍川建制比廣州還早14天。自秦至建國初的1949年6月,除南朝陳時縣治一度北遷外,歷代龍川縣治所都設於佗城,並曾為循州州治。由於這裡2000多年來長期為縣州治所,因此,也是文物薈萃之所。雖經千百年的歷史滄桑,但佗城至今仍保存80多處文物古蹟。如越王井、越王廟、孔廟(學宮)、正相塔、正相寺、蘇堤、馬箭崗、點將台、坑子裡遺址、考棚、城皇廟、古城牆、古磚窯遺址以及48個古老的祠堂……此外,僅有4萬多人的佗城鎮,就有179個姓,其中小小的佗城村就有140個姓,這可是國內極為罕見的。
佗城不僅文物眾多,而且還有秀麗的風光,龍川古八景,佗城占其五。蘇東坡有詩讚曰:“嶅湖湖水漾金波,嶅頂峰高積雪多。太乙仙岩吹鐵笛,東山鍾靜誦彌陀。龍潭飛瀑懸千尺,梅村舟橫客眾過。縱步龍台閒眺望,合溪溫水匯成河”。2002年,省參事室專家組在龍川考察後,對龍川的旅遊資源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偉宗說:“龍川的旅遊資源太豐富了,作為一個縣具有那么多的資源匯集在一起,真是得天獨厚,在廣東是數一數二的。”特別是秦始皇的南下大軍在龍川找到了下落,為什麼說呢?因為在僅有4萬多人的佗城鎮就有179個姓。這就說明,當年隨趙佗南下的秦軍在就地同化了。此外,原在佗城有一百多所祠堂,至今仍可找到48所祠堂,那就更證明了這一點。秦始皇的南下大軍在龍川找到了下落,這可是天大的事啊!到時別說是整個華南地區,就是全中國乃至海外華人都會來龍川認祖認宗,這將會給龍川帶來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其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風土人情

馬燈舞

馬燈舞馬燈舞

馬燈舞俗稱打馬燈(打紙馬),又叫馬燈戲,是一個具有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節目,從製作到演出形式均有它獨特風格,也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所到之處皆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其吉祥火紅的色彩搭配、優美古典的曲調、風趣活潑的舞姿、幽默詼諧的歌詞,總會引起村民們哄堂大笑,而後是經久不息的掌聲。馬燈舞由淨、末、生、旦、醜五大行檔角色組成,主要運用輪車、紙馬、花燈、浪傘、花扇等道具,利用邊唱邊跳、載歌載舞的形式表演。據相關資料記載,馬燈調曲譜(四季調),原始流行中原地帶。後來隨著南越王趙佗在龍川建縣及北方戰亂因素,中原居民大部分遷至南方,不少外人便湧入龍川地方安居樂業。馬燈調及打紙馬也在此時從中原悄悄傳到龍川。
馬燈舞分拜馬、打四季、客家情歌三部份。拜馬是禮節性表演,俗稱打四圍,就是上場後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表演一次,讓四面八方的觀眾都能一堵騎馬士和幌手的高超技藝和馬燈小姐(也叫花旦,是全場最漂亮的主角)、梅香女的沉魚落雁之容。打四季是中原傳入的。客家情歌也是客家小調,分別有拆字山歌、五更雞仔等。經過幾代老藝人的努力,他們將三個部份形成一體,北調南(客)化,形成北韻南(客)味交融,成為龍川馬燈舞獨特風格。馬燈戲一般在入冬後開始排練,需要排練一個月的時間才熟練。可在夜間演出,也可日夜表演。表演形式分別有打四圍、游花園、嘆五更、送郎參軍等。一場馬燈戲演下來,幾乎都由馬燈小姐主唱。馬燈小姐唱的是特有的馬燈調(類似四季歌),可以從年頭唱到年尾,也可反映各個月份的豐收情況,或農家大小事情,或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全年風調雨順。
製作舞馬燈戲道具繁多。據介紹,紙馬是根據馬的外型用篾及鐵線編織製成。馬身中間留下一個空圈,圈周邊繫上帶子,從馬頸至馬身用白紙一層層裱糊成一匹“白馬”。再用精緻的白色兔毛一根根貼上在馬身上,使“假馬”看似“真馬”,達到以假論真的境界。馬頭則與前者分開製作。要製作一個好的馬頭,首先用鐵絲與細竹根據真實馬頭定頭型(此為內殼);其次再根據頭型利用上乘的紙張精心畫好馬臉部的各個器官(此為外殼);最後將糊好的外殼裝進內殼,便成了馬頭。馬尾用苧麻紮好梳順直,馬身兩邊用淺黃色方塊布掛著垂至接近地面,看似馬鞍。在掛布上面各畫一條穿長靴的人腿,看似模樣象騎馬的姿態。“幌”是用來護送小姐出場的道具。“幌”一般用黃布圍成一尺多長的圓筒,其底邊要剪成絲線,要準備好狀如古裝戲帝王出巡時“黃羅傘”的兩條彩帶。“幌”柄用細竹做成,“輪車”用來讓花旦出場坐的,也用竹篾編成,用色紙糊好,看似今天的手雙輪推車。除此之外,要完成一套完美的馬燈戲,還要準好鑼鼓、樂器、各種精美的燈飾、花扇等。
但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受到破“四舊”和藝壇上批判“才子佳人”的風潮衝擊,馬燈戲慢慢消失在民眾們的視野里。八十年代後的麻布崗鎮、豐稔鎮等才偶爾見到有老藝人舞馬燈戲。現在,懂得舞馬燈戲傳統打法的人越來越少,只有個別老教師、老藝人才懂得這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