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展覽指南

集郵展覽指南

《集郵展覽指南》概括介紹了集郵展覽的產生與歷史,對集郵展覽的組織及實施以FIP郵展規則為依據進行了介紹與論述。全書包括“郵展及展品類別”、“郵展的組織機構及其人員”、“郵展的實施”、“展品素材”、“展品的製作與參展”、“展品的評審”、“文獻資料”七大部分。本書結合集郵展覽的最新發展趨勢,介紹了如何運用新的思維方式及技術手段,達到提高郵展及展品水平的目的,為集郵專職工作者、郵展徵集員、參展者、集郵愛好者及社會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有關集郵展覽各個方面的指導與幫助。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劉玉平,男,1948年1月出生,原籍山東,生於瀋陽,北京長大,內蒙插隊,返京上大學,分配至燕山石化從事科研工作,1984年調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

20世紀60年代開始集郵,80年代初組建北京燕山集郵協會,任秘書長;曾任全國集郵聯展覽外事部部長。編著有《集郵展覽手冊》,並參與撰寫《中國集郵大辭典》、《中國集郵大百科全書》,在各種報刊上發表大量集郵文章。

目錄

第一章 郵展及展品類別

一、郵展類別

1.FIP郵展

綜合世界郵展

特殊世界郵展

綜合國際郵展

特殊國際郵展

國際奧林匹克體育集郵展覽

2.非FIP郵展

世界郵票博覽會

國家級郵展

其他郵展

3.中國的郵展

中國國家級郵展

國家級單項全國郵展

中外雙邊郵展

外國來華郵展

省級郵展

基層郵展

個人郵展

二、展品類別

1.錦標賽展品

2.競賽性展品

傳統集郵類展品

郵政歷史類展品

郵政用品類展品

航空集郵類展品

航天集郵類展品

專題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類展品

集郵文獻類展品

稅票類展品

青少年集郵類展品

一框類展品

附:現代集郵沙龍類展品(試驗類)

3.非競賽性展品

榮譽類展品

特邀類展品

官方類展品

評審委員類展品

其他非競賽性展品

第二章 郵展的組織機構及其成員

一、郵展榮譽委員會

二、郵展組織委員會

1.郵展組委會的組建

2.郵展組委會的職責

3.郵展組委會辦公室

三、郵展顧問

1.郵展顧問的職責

2.郵展顧問的待遇

四、展品徵集員

1.展品徵集員的資格

2.展品徵集員的職責

3.展品徵集員的任命

4.展品徵集員的待遇

5.郵展總徵集員

五、郵展評審委員會

1.郵展評審員的資格

2.郵展評審委員會的職責

3.郵展評審委員會的組成與聘任

4.郵展評審委員會的組織工作

5.郵展評審員的待遇

6.郵展實習評審員

7.專家組

第三章 郵展的實施

一、郵展的申辦

1.申辦報告

2.贊助費的交納

3.郵展經費預算

4.情況公布及新聞發布會

5.郵展契約的簽訂

二、郵展會務工作的落實

1.成立郵展辦事機構

秘書組

展品徵集組

評審組

外事組

宣傳報導組

安全保衛組

後勤接待組

公共關係組

郵品組

2.組委會會議的籌備

3.郵展工作方案的擬定

4.郵展籌備的前期工作

確定相關聯絡事宜

確定展名

確定展期

確定規模

確定展出面積

郵展場地

展線

展框

展框號

標牌

展櫃

展場總體規劃

郵展通知的擬定與下發

5.郵展籌備的中期工作

郵展實施進程表

獎品及設計製作

證書的設計印製

報名表格

組委會專用信封、信紙

展品專用封套

印鑑的刻制及管理

題詞、致詞

開幕、閉幕詞的擬定

完成評審委員會的組建及下發郵展特別規則

6.郵展籌備的後期工作

裝框

展場布置

展場外的布置

郵展期間大型活動的組織

開幕式

參觀專場

學術報告

閉幕發獎會

三、展品的徵集

1.徵集工作會議

2.報名及審批

3.會審

4.參展條件

5.參展數量規定

6.展品比例

7.參展規定

8.參展通知書

9.予以參展者的優惠條件

10.對違紀的參展者的處理

11.參展費

12.展品進出關手續

13.展品的接收與交還

14.撤展

四、會議的籌備

1.FIP代表大會的籌備

代表團的組成

其他可出席大會的人員

大會議案

選舉

大會記錄用語言

2.其他會議

五、安全保衛工作

1.擬定安全保衛工作方案

2.展場安全措施

3.證件的發放

六、宣傳工作

七、服務及銷售

1.招商、廣告

2.紀念郵品

3.臨時郵局

4.報關、納稅

5.拍賣

第四章 展品素材

一、郵票

1.票種

按發行機構分類

按使用區域分類

按發行性質分類

按使用方式分類

按郵政業務種類分類

2.票面

3.票背

4.齒孔

5.水印

6.紙質及材質

7.計量單位

8.印製

9.印樣

10.錯變體郵票

11.郵票改制

二、信封

三、明信片

四、郵戳

五、郵簡

六、其他素材

七、素材的來源

八、素材的鑑定

第五章 展品的製作與參展

一、製作展品的用品與工具

1.貼片

2.護郵袋

3.透明固定護角

4.襯紙

5.膠帶紙

6.透明薄膜

7.貼片護套

8.量齒孔器

9.指示箭頭

10.放大鏡

11.郵票色標器

12.水印觀察器

13.尺

14.裁刀、剪刀

15.郵票用紙厚度檢測儀

16.列印工具

17.胡氏郵集製作專用工具

雅邦”胡氏定位尺

結構說明

使用方法

“雅邦”胡氏定位尺的特點

二、文字的列印與書寫

1.直接列印法

文字輸入

排版

模擬顯示

確定字型、字型、字號

列印

2.貼字法

3.貼字複印法

4.手寫法

三、素材安置

1.素材的巨觀布置

2.貼片的實際可用面積

3.素材的安置

4.各類別展品素材的安置

5.素材安置的注意事項

第六章 展品的評審

一、評審的實施

1.評審工作的原則

2.各級別獎的確定

榮譽大獎

國際大獎和國家大獎

郵展大獎

FIP獎

大金獎和金獎

大鍍金獎及其他級別獎

3.特別獎的確定

4.獲獎證書

5.評審結果公布

二、評審內容

1.處理

傳統集郵類展品

郵政用品類展品

郵政歷史類展品

航空集郵類展品

航天集郵類展品

專題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類展品

集郵文獻類展品

青少年集郵類展品

稅票類展品

2.重要性

傳統集郵類展品

郵政用品類展品

郵政歷史類展品

航空集郵類展品

航天集郵類展品

專題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類展品

稅票類展品

3.知識與研究

傳統集郵類展品

郵政歷史類展品

郵政用品類展品

航空集郵類展品

航天集郵類展品

專題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類展品

集郵文獻類展品

青少年集郵類展品

稅票類展品

4.品相和珍罕性

傳統集郵類展品

郵政歷史類展品

郵政用品類展品

航空集郵類展品

航天集郵類展品

專題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類展品

稅票類展品

青少年集郵類展品

集郵文獻類展品

5.展品的外觀印象

傳統集郵類展品

郵政歷史類展品

郵政用品類展品

航空集郵類展品

航天集郵類展品

專題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類展品

稅票類展品

集郵文獻類展品

青少年集郵類展品

6.一框類展品的最新評審規定

三、評審員與參展者的會面

四、評審委員會評審報告

五、對實習評審員的評估意見

第七章 文獻資料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ACPF)集郵展覽總規則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ACPF)集郵展覽評審總規則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FIP和FlAP郵展評審員名單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國家級郵展評審員名單

關於成立郵展委員會的組織暫行辦法

關於全國郵展委員會成立若干集郵指導工作小組的通知

關於評定國家級郵展徵集員的辦法

關於集郵文章展出問題的意見

關於附加費及免資品參展的幾點意見

郵展中對一些郵票展出的規定

萬國郵政聯盟成員國應遵守的集郵道德準則

萬國郵政聯盟第22屆代表大會上的決議與建議

萬國郵政聯盟有關公約中關於郵票的規定(摘錄)

與集郵相關的國際組織及其活動狀況

一、萬國郵政聯盟(UPU)

二、國際集郵聯合會(FIP)

三、國際郵票商協會聯合會(IFSDA)

四、國際集郵新聞記者協會(AIJP)

五、國際集郵出版物及郵票目錄編輯者聯合會(ASCAT)

國際集郵聯合會(FIP)章程

FIAP實習評審員程式介紹

FIP實習評審員評價報告表格(第2部分)

新任FIP主席簡介

有害郵品

花紙頭簡介

中國2009世界郵展特輯

中國2009世界郵展簡介

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

中國2009世界郵展執委會

中國2009世界郵展執委會辦公室

中國2009世界郵展展徽《飛向全球》

中國2009世界郵展吉祥物“牡丹信使

中國2009世界郵展主題日

中國2009世界郵展展覽場館介紹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郵展及展品類別

一、郵展類別

集郵展覽至今已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

什麼是集郵展覽呢?概括地講,它是將集郵者經過創作的郵集和集郵文獻等集郵展品公開陳列,供人們參觀、鑑賞和評價的一種集郵活動。集郵展覽集中表現了集郵的創造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以及無窮魅力。它是一項具有一定之規的、競爭性的活動。除此之外,集郵展覽又是一項收集、整理、研究、展示和保護人類優秀郵政文化遺產的有益的活動。在中國,集郵展覽又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組成部分,是一項促進三個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諧社會建設的文化活動,因此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集郵展覽於1852年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舉辦。而由多個國家參與的國際性郵展最早於1873年在維也納舉辦。那時的郵展,僅僅作為萬國博覽會的一小部分;展品包括郵票、集郵書刊,印製郵票用的機器也被安放在展場中,用來演示郵票的印製過程。同時,展場中還設有郵商的售票專櫃。當時,郵品很不規範,展品沒有詳細的分類,也沒有權威的評審依據。展品除郵票之外,還可以展示經政府部門批准發行的其他交費憑證,比如稅票之類。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郵政事業的發展,集郵活動也得到發展。1926年5月18日,由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法國、荷蘭、瑞士、捷克斯洛伐克7國發起,在巴黎成立了國際集郵聯合會(FIP)。國際集郵聯合會的成立對集郵展覽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1930年,FIP首次贊助了在阿爾及爾舉辦的國際郵展。此後,國際性的較大規模郵展的舉辦,都須報請FIP批准。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1974年9月14日亞洲集郵聯合會(FLAP)在新加坡成立。該聯合會的成立,對於促進亞洲集郵活動的開展、提高亞洲地區郵展水平、加強亞洲與世界集郵界的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

集郵展覽經過不斷發展,展品逐步具備一定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比如只展示某一國家或地區在某一段時期內發行的郵票等。同時,人們不僅展示郵票,還對郵票的設計、印製、用紙、齒孔等進行深入的探討,這就形成了最初的一類展品——傳統集郵類展品。

隨著郵政事業及文化活動的發展,集郵展覽中的展品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類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些集郵家重點收集各類實寄封,對郵政通信中的郵戳、郵資、郵路等進行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郵政歷史類展品。1976年,國際集郵聯合會正式確認了郵政歷史類展品。時至今日,郵政歷史類展品已成為最富競爭力、最為常見的展品類別。

專題集郵至今亦有百年歷史。最早的專題集郵展覽於1952年6月在美國舉辦。1953年,在FIP召開的代表大會上專門討論了專題集郵方式;1960年,FIP開始制定專題集郵類展品評審規則;1961年,FIP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了第一屆專題集郵展覽,並首次使用了專用規則;1964年,FIP成立了專題集郵委員會。

1966年,FIP在美國航空集郵聯合會的建議下成立了航空集郵委員會,從而正式確認了航空集郵類展品。

極限集郵雖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但極限類展品直到1963年才出現於FIP郵展中,並且只是作為非競賽性展品展出。當時人們對該類展品有著不同的認識,它幾乎被一些會員的預案判以死刑,後來在多數會員的支持下才得以保留下來。1975年,FIP成立了極限集郵委員會。

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孕育了航天類集郵的產生與發展。1977年,FIP將其納入航空集郵類別之中,有關事務由航空集郵委員會代管。目前,航天集郵已成為郵展中的一個專門類別。

在各類展品相繼成熟的過程中,集郵文獻類展品也是較早定型的一種。早在1930年,它就已經成為專門類別在展覽中出現。1959年,文獻集郵委員會成立。

FIP一貫重視青少年集郵活動,在1959年成立了青少年集郵委員會。以後又制定了與青少年集郵活動特點相符的規則。為了不斷吸引廣大青少年集郵者參加FIP郵展,FIP規定,在其贊助的郵展中,要至少包括5%的青少年展品。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集郵聯合會在集郵展覽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各類展品的收集、編排、研究、製作都有了具體要求,制定了非常完善的郵展評審規則,使得人們在競爭中有法可依。在這一階段,集郵水平向更高、更難、更精的方向發展。

然而,在高水平集郵展覽舉辦的同時,眾多集郵者卻逐步對這些展品失去了興趣,原因在於有些展品過於枯燥,其嚴格的規則限制著人們的頭腦。

為了保持集郵展覽的活力與生機,FIP採取了種種措施,一方面更加嚴格地規範競賽性展品的展示,一方面採取了吸引更多參與者的寬鬆政策。為此,FIP首先確定了將各類展品分三個時期評審的方法,也就是將展品分為“1900年以前”、“1901年至1945年”、“1945年至今”三個階段分別評審。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分散高獎獲得者的層面。以前一些高獎,往往都被一些年代久遠的早期展品的參展者獲得。此後,國際集郵聯又修改了郵展規則。原來規定在FIP郵展中,只能展出與郵政通信有關的素材。為了擴大展品內容,豐富信息與知識,自1995年開始施行的規則中規定,展品亦可包括經政府批准而發行的、用於向政府交納費用的交費憑證及一些試驗性展品,還可展出由郵展舉辦前15年內發行的素材組成的現代集郵沙龍類展品、“一框,,展品。此舉的目的在於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展出。國際集郵聯還構想在今後的一些大型工業、科技、文化展覽中安排相應的郵展,以擴大集郵展覽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觀眾。以後,有些國家推出了“開放”類展品,此類展品在展出素材及編排上更為靈活,展品中僅允許有50%的集郵素材,並在FIP郵展中進行試驗。

集郵展覽的發展與郵政業的發展及郵票發行歷史緊密相連。早在上世紀80年代,FIP就發現一些國家(地區)郵政在郵票發行工作中極不嚴肅。這些郵政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濫發郵票,因而破壞了郵票的健康形象。為此,FIP及時召開了圓桌會議,譴責這種不道德行為,並提出將這些郵票列入有害郵品名單,拒絕有害郵品參加任何由FIP批准舉辦的郵展。然而FIP的許可權有限,一些國家(地區)郵政仍我行我素。為了進一步維護郵票的嚴肅性,FIP與萬國郵政聯盟聯手於1997年成立了世界集郵發展聯合會,從此,國際集郵活動納入了政府間組織的管理。與此同時,自1989年起,萬國郵政聯盟在10年內起草並通過了《萬國郵政聯盟成員國應遵守的集郵道德準則》,從而規範了各成員組織的郵票發行行為。

經過世紀之交十幾年的發展與變革,世界集郵展覽在不斷改革中前進。在這一變革中,亞洲集郵展覽蓬勃發展。中國於1996年及2003年成功舉辦了亞洲郵展,於1999年舉辦了世界郵展,並將於2009年再次舉辦世界郵展。在這一段時間內,許少全、鄭炳賢及FIP的其他領導成員成功地對郵展進行了改革。2004年新加坡世界郵展中首次設定了全場最高獎獎項,為的是不斷提高郵展水平,擴大其影響力;同時還展出了一框類及實驗類展品,其目的在於推進集郵活動的普及。FIP總結了世界郵展發展中成功與不成功的經驗教訓,目前現代集郵沙龍類展品已不再受重視,取而代之的是一框類展品日趨成熟。

當今的郵展,已形成高質量、高水平的規範化展品與靈活多樣、為民眾喜聞樂見的隨意性展品並存的局面。

1.FIP郵展

指得到FIP贊助,遵守FIP的有關規則,並在FIP的監督下舉辦的郵展。郵展舉辦者必須是FIP的會員組織。要舉辦此類郵展,必須提前2年但不超過10年向FIP代表大會提出申請。如獲同意,主辦者須向FIP支付一定數額的資金。如果舉辦1000框規模的郵展需交納5000瑞士法郎,如超過1000框應交納10000瑞士法郎。同時要按照FIP的規則實施郵展的各項組織工作。

FIP郵展還包括在各個洲級集郵聯合會贊助下舉辦的各類郵展。

FIP郵展主要有以下幾類。

綜合世界郵展

得到FIP贊助的規模最大、展品類別最齊全、只限FIP正式會員參加的郵展稱為綜合世界郵展。展出規模不少於2500框展品。類別包括FIP錦標賽級、傳統集郵類、郵政歷史類、郵政用品類、航空集郵類、航天集郵類、專題集郵類、極限集郵類、集郵文獻類、青少年集郵類、稅票類、一框類及試驗類展品。展覽展出期一般不少於7天。

綜合世界郵展的舉辦比較頻繁,每年都有數個FIP成員組織舉辦此類郵展。綜合世界郵展在舉辦時多與主辦國國內的重大活動相配合,國家領導人在郵展中擔任榮譽性職務並給予一定的支持,政府各職能部門也參與有關活動。綜合性世界郵展的展品包括競賽性和非競賽性兩部分。由於總體水平較高,一般情況下90%以上的郵集都會獲獎,且鍍金獎以上郵集占65%。

綜合性世界郵展以其規模大、級別高,得到世界集郵界的重視,各會員組織都要選送高水準的展品參展。在郵展舉辦的同時,還會舉行FIP代表大會以及各委員會的會議,其他重要的集郵組織如國際郵商聯合會等也要舉行會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萬國郵政聯盟的代表及各郵政組織也要派代表出席。

我國將於2009年在河南洛陽市舉辦世界郵展。這次郵展由FIP贊助,將展出3000框展品,展期7天,是一次標準的綜合性世界郵展。

特殊世界郵展

得到FIP贊助或譽助的,只展出單一類別或部分類別展品的世界性郵展,稱為“特殊世界郵展”。此類郵展的規模為1000~2000框展品;展品可超出2000框,但不得少於1000框。比如l992年熱那亞世界專題集郵展覽就是一次特殊世界郵展。這次郵展只設專題集郵類展品,規模為4000框。該郵展為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500年而舉辦,展期為10天。郵展期間,主辦者組織了大量的相關活動,發行了大量郵品,啟用了26枚紀念郵戳。

綜合國際郵展

得到洲級集郵組織贊助並得到FIP譽助或持助,限於洲級集郵聯合會會員或地區集郵聯合會會員參加,展品包括所有類別的郵展,稱為“綜合國際郵展”,展出規模為1000~2000框。在展覽期間還安排多種相關活動,比如舉辦洲級集郵聯合會代表大會、執委會會議等。郵展展期為7天。

特殊國際郵展

得到洲級集郵組織贊助並得到FIP譽助或持助,只展出某一類別展品,限於洲級集郵聯合會或地區集郵聯合會會員參加的郵展稱為“特殊國際郵展”,展期7天。

國際奧林匹克體育集郵展覽

最早的奧林匹克國際郵展於1985年在洛桑舉辦,以後陸續在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地點舉辦。自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奧林匹克郵展開始,此類國際郵展成為FIP支持、承認並給予持助的國際郵展。2005年,FIP取得了奧林匹克郵展的舉辦權並予以註冊。今後,只有FIP有權主辦國際奧林匹克體育集郵展覽。

2.非FIP郵展

世界郵票博覽會

世界郵票博覽會是由某一國家主辦的、旨在促進集郵活動及郵票交流的展覽會。這類博覽會有些是定期的,有些是不定期的。如義大利里喬內郵票博覽會即是較為規範的、定期的展覽。有的博覽會同時展出錢幣等,比如1995年9月14~19日在我國舉辦的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目前,該展覽基本上每兩年在我國舉辦一次,已成為一項較有影響力的展覽。

國家級郵展

國家級郵展是指由某一國家的郵政主管部門或全國性集郵組織舉辦的全國性郵展。此類郵展一般按FIP的有關規則精神組織,展出類別較全,以綜合性郵展為多。此類郵展常常配合國內重要活動而舉辦,並且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或領導人的關注及支持。郵展期間同時舉辦多種紀念活動,發行紀念郵票,刻制紀念郵戳。由於各國情況有別,舉辦全國性郵展的周期有所不同。我國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國家級郵展。

在國家級郵展中獲鍍金獎以上獎級的展品,有資格參加國際郵展。

其他郵展

其他郵展類別層次較多,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類是由某一國家或組織舉辦的國際性郵展。此類郵展雖然沒有得到FIP的承認或贊助,但由於規模較大,參加展出的國家和地區較多,因而影響較大。如1957年7月28日在莫斯科舉辦的國際青年集郵展覽會。此次郵展是為配合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而舉辦的,參加展覽的是來自幾十個國的291人,展品水平較高。我國共有11人參加了這次郵展,其中包括當時在我國最有影響、水平最高的集郵家,如姜治方、陳復祥、王紀澤、馬任全等人。經過評審,姜治方的展品獲得一等獎;陳復祥、王紀澤、馬任全、高開地、史濟宏的展品獲二等獎;梁芸齋的展品獲三等獎。

3.中國的郵展

中國的郵展出現於20世紀初。據現有文字記載,中國最早的郵展於1914年在福州牧坊中學舉辦。但這個展覽並不是專門的集郵展覽,而是在展出福建土特產的同時,展出了中外集郵者提供的部分郵票。當時展場還設立了臨時郵局,刻制了紀念郵戳,並設定銷售攤位。這次郵展開創了中國郵展的先河。

據記載,專一的集郵展覽,最早於1918年5月10~12日在常州市舉辦。該展覽具備競賽性,郵展的組織、宣傳、評審等工作較有條理。進入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後,我國南方地區舉辦的郵展較為頻繁。比如1921、1927年在上海,1923、1926年在杭州,1928年在重慶,1935年在廣州都舉辦過郵展。這一時期的郵展,多半由各集郵協會舉辦,展品較為豐富。以後,郵展逐步向北方發展,如1937年天津、開封等地也開始舉辦郵展。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郵壇進入低谷。1941年,由新光郵票研究會主辦的上海聯合郵展影響較大。該郵展展出了一大批珍品。同年,貴陽、蘭州、西安、重慶、無錫等地也相繼舉辦了郵展。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各地舉辦的郵展漸趨活躍。1948年是中國郵展十分活躍的一年,其中以民國(1912~1949)交通部郵政總局分別在南京、上海舉辦的郵政日郵展影響較大。郵政總局為此專門發行了郵票,並在展場設立了臨時郵局,刻制了紀念郵戳。同年,北平(北京)也首次舉辦了郵展。1949年4月3日在長沙市舉辦的郵展,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最後一次郵展。

在這一時期,中國出現了兩位在國際郵壇上頗有影響的人物。一位是周今覺,他以豐富的郵識及藏品,多次受聘為國際郵展評審員。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從沒踏出國門。另一位是姜治方,他因豐富的藏品及郵識屢次在國際郵展中獲獎,成為中華郵壇第一人。

1950年2月26~27日在上海舉辦的郵展,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舉辦的郵展。部分中外集郵家展出了自己的藏品。展場設立了臨時郵局,刻制了紀念郵戳。20世紀50年代末期,國內一些城市為配合重大政治活動,舉辦了許多郵展。如1958年8月1日,上海舉辦了《中國革命的道路》郵展;1959年2月8日,天津舉辦了《中國革命郵票展覽》;1959年9月6日,北京舉辦了《國慶10周年》郵展。以後由於多種原因,國內的郵展幾近停頓。據記載,1965年2月2日和10月1日,廣州舉辦了兩次郵展,這是“文革”前國內舉辦的最後兩次郵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