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第七中學

集安市第七中學

集安市第七中學建校於1986年,經過二十年的辛勤努力,已由原來的12個教學班、600多名學生、67名教師,發展到現在的27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118名教師,成為集安市最大的一所國中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集安市第七中學集安市第七中學
集安市第七中學始建於1986年8月,校址為文化路1066號,現集安市第七中學原創建於2010年9月1日(由原六中、原七中整合而成),校址為糧豐街518號。

學校占地面積為33003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7449平方米,擁有全市一流的現代化實驗室(生物3個、化學2個、物理4個)、設備室(14個)、語音室(2個)、微機室(3個);電教室(1個)、多功能報告廳(1個)、閱覽室(1個)、健身房(1個)、舞蹈教室(1個)、體音美教室(各1個),各室儀器設備均按省定標準配齊配足。學校圖書室現藏書5萬餘冊。

師資力量

在校學生2014人,共40個教學班。教職員工213人,專任教師153人,其中領導17人,副校級以上7人,教輔人員26人,工人5人;本科學歷182人,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8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省級3人,市級骨幹8人,縣級骨幹45人。

辦學目標

辦學理念

集安市第七中學集安市第七中學
學校堅持“厚德博學、求知創新”的辦學理念和“愉快工作,快樂學習”的辦學目標。強化德育工作,以養成教育為主題,積極開展一系列適合學生特點的德育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規範了學生的日常行為。

辦學宗旨

“發展是硬道理”。學校將目光盯在發展上,做到與時俱進、銳意創新。校長常常把“成人、成才”作為辦學訓導,始終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作為辦學宗旨。

辦學方針

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從嚴治校的方針,堅持民主管理與科學管理相結合,加強德育工作,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形成了講文明、有道德、守紀律、愛學習的優良校風。

教學模式

集安市第七中學集安市第七中學
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初步構建了“以學為主,精講精練”的課堂模式,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教師教地累,學生上地苦的現象正逐步得以扭轉。加強教科研工作。

學校已構建了以《特色學校建設的實踐與研究》為主課題,其它各處課題為子課題,教師課題為微型課題的校本科研網路。其中,學校搞地“陽光藝術團”活動得到省、市團組織的好評。

學校將“體育、藝術2+1項目”有機地融合到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活動、運動會、藝術節等學校活動之中,促進了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學校體育、藝術課程改革。

辦學成果

集安市第七中學集安市第七中學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一批省、市、縣的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有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學校常年堅持開展“一幫三”、創“三滿意”和“以老帶新”活動,使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近十幾年來中考成績始終名列全市之首,2003年中考囊括了全市前10名。

學校各方面工作均取得較好成績,多年來,學校升入重點高中人數居全市之首;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大賽中,學校校獲獎學生數第一,其中在2011年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中,學校八年六班的李暢同學榮獲八年級組全國一等獎。

楊善坤老師在東北三省數學學科教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華貞芝、楊元娟成為全省名師工作室成員;鍾玉波、張衛娟、楊善坤成為集安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學校多年被評為重點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教學工作多次受到教育局通報表揚,我校被命名為“特崗教師培訓基地”和“集安市科研特色示範基地校”。

學校領導

校長:王述懷

王述懷,男,1962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集安一中教師、團委書記,集安市教育局普教科科長,集安一中黨支部副書記兼副校長。

2000年1月,任集安一中校長。先後被評為集安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通化市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通化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並被通化市人民政府授予經濟技術創新先進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