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薩氏

雁門薩氏

雁門薩氏是中國的一個以薩為姓氏的家族,為福建福州的名門望族。雁門薩氏發源於西域色目人“答失蠻氏”,其家族的薩都剌在山西雁門受元朝賜薩姓,1333年薩仲禮遷基福建福州,現今雁門薩氏主要指福州的這一支,至2007年已傳二十二世。該家族在歷史上產生了大批著名人物,包括了薩都剌、薩鎮冰、薩本棟、薩師俊、薩孟武、薩支唐等,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頗有影響。

起源

雁門薩氏源於宋元之際西域西突厥葛羅祿部落的答失蠻氏家族,見於歷史記載的始祖為思蘭不花,他為元世祖四處征戰立下了很大的功勳,其第三世的薩都剌出生於山西雁門,是元代著名詩人和畫家,被元朝賜姓薩,成為雁門薩氏的肇始,其家族逐漸蒙古化。薩都剌精通漢文詩詞書法,在賜姓後取漢名天賜,號直齋,他一共有兄弟三人,薩都剌為長兄,其弟薩野芝有一子為薩仲禮,在元統元年(1333年)中進士,並被授予福建行中書省檢校一職,於是薩仲禮赴福建就職,定居於福州通賢坊,去世後葬於侯官縣大夢山,成為雁門薩氏入閩開基的始祖。

發展

雁門薩氏在元代中期入閩後,頗為重視文化教育,薩氏入閩第三代的薩琦就是明朝宣德五年的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有學者認為,薩氏家族在入閩之初的元明之際仍維持色目人的穆斯林身份,例證之一就是薩琦曾出資修繕福州清真寺,但同時薩琦又提倡漢族儒家的禮儀,他的葬禮就改變了色目人的傳統,使用朱子家禮,這一舉動得到福州漢族士紳的好感,也使該家族開始逐漸漢化。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福州雁門薩氏的文教興盛,不僅在科舉上多有建樹,還開始接受新式的西方教育。家族中的薩鎮冰就在1869年11歲時考入福建船政學堂,1877年(光緒三年)又到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是最早一批赴西方學習軍事的中國人之一。20世紀,雁門薩氏家族中有許多人士成為海軍界、教育界、學術界、商界頗有影響的人物,特別是在20世紀上半葉家族達到鼎盛時期,其時薩氏中有政界軍界元老薩鎮冰、中國銀行總裁薩福楙、圖書館學家薩兆寅、廈門大學校長兼中央研究院院士薩本棟、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薩孟武、中山艦艦長薩師俊等。

人物

明清時期雁門薩氏的科第人員

薩琦(1394—1457),明宣德五年進士,二甲二名。明《英宗實錄》卷二七五:(天順元年二月甲辰)禮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薩琦卒。琦,字廷珪眭,系出西域,後為福建閩縣人。宣德庚戌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景泰辛未,升禮部右侍郎。壬申,兼詹事府少詹事。至是卒。上遣官諭祭,命有司營葬。琦為人狷潔不苟合,文學亦有可稱。在禮部雖無建明,而自守甚篤,人亦無所非議雲。
薩克持,生卒年不詳,清道光二十一年進士,三甲三十一名。 [民國]《閩侯縣誌》卷四十二《選舉·清進士》:“道光二十一年恩科,薩克持,山東知縣。”  

薩維翰(1810—1855),清鹹豐三年進士,三甲七十名。 同上書:“鹹豐三年,福州府閩縣薩維瀚知縣。”生卒年據家譜。
薩嘉樂,生卒年不詳,清光緒十五年進士,三甲七十七名。 同上書:“光緒十五年,薩嘉樂,字稼廠,翰林院檢討,國史館協修。”
薩起岩(1863-1930),清光緒二十九年進士,三甲八十四名。同上書:“光緒二十九年福州府閩縣薩起岩。”生卒年據家譜。  
薩龍光(1752—1818),清乾隆四十六年進士,三甲十七名。
薩大年,生卒年不詳,道光三十年進士,三甲九十四名。同上書:“道光三十年,侯官,薩大年,內閣中書。” 據北京圖書館藏《雁門薩氏家譜》(民國24年薩嘉曦、薩鎮冰修)及[乾隆]《福州府志》卷四十二《選舉》。

舉人

薩容(字與相,號愧隱)康熙十一年壬子科(公元1672年)武舉
薩嘏(號純齋)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公元1693年)武舉
薩宣(字嘉相,號哲園)康熙三十八年已卯科(公元1699年)武舉
薩學天(字漙人,號廉山)康熙五十年辛卯科(公元1711年)舉人
薩登尹(字莘階,號若三)乾隆十二年丁卯科(公元1747年)舉人
薩知器(字啟震,號良坡)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公元1768年)舉人
薩龍光(字肇藻,號露蕭)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公元1780年)舉人
薩玉衡(字蔥如,號檀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公元1786年)舉人
薩茂幹(更名履泰,字楨如)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公元1788年)舉人
薩元濤(字啟哲,號景山)乾隆五十四年已酉科(公元1789年)舉人
薩廷沛(字聿齊,號香三)嘉慶九年甲子科(公元1804年)舉人
薩虎拜(更名察倫,字聿文)嘉慶九年甲子科(公元1804年)舉人
薩振森(更名昌齡,字聿德)嘉慶九年甲子科(公元1804年)舉人
薩崧高(字肇枝,號袞侯)嘉慶十三年戊辰科(公元1808年)舉人
薩知時(字啟運,號耐寒)嘉慶十五年庚午科(公元1810年)副舉人
薩鳴謙(字肇柄,號和璧)嘉慶十八年癸酉科(公元1813年)副舉人
薩龍驤(更名慶棻,字肇景)嘉慶二十三年戊寅科(公元1818年)舉人
薩文鼎(字懷風,號梅夫)嘉慶二十四年已卯科(公元1819年)舉人
薩鴻基(字肇涵,號磐翥)嘉慶二十四年已卯科(公元1819年)舉人
薩景瀚(字聿海,號西崐)道光元年辛巳科(公元1821年)舉人
薩恆霖(字懷九)道光五年乙酉科(公元1825年)舉人
薩克持(字聿發,號敬軒)道光八年戊子科(公元1828年)舉人
薩慶霖(字懷瑜,號崐皋)道光八年戊子科(公元1828年)副舉人
薩龍田(字肇珊)道光十一年辛卯科(公元1831年)舉人
薩濰瀚(字聿汀,號希亭)道光十一年辛卯科(公元1831年)舉人
薩鍹(號松友)道光十七年丁酉科(公元1837年)舉人
薩珍(字肇商,號璞山)道光十七年丁酉科(公元1837年)舉人
薩富(字懷敦,號少農)道光十九年已亥科(公元1839年)舉人
薩鏻(號蘭泉)道光十九年已亥科(公元1839年)舉人
薩大文(字肇舉,號燕坡)道光二十年庚子科(公元1840年)舉人
薩大年(字肇乾,號蘭台)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公元1846年)舉人
薩劍南(字懷歐,號子冶)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公元1846年)舉人
薩瀾波(字聿香,號鏡秋)鹹豐二年壬子科(公元1852年)舉人
薩蘭馨(字懷書,號似芸)鹹豐九年已未科(公元1859年)舉人
薩承流(字懷政,號丹洲)同治元壬戌科(公元1862年)舉人
薩應璐(字懷綸,號璋甫)同治六年丁卯科(公元1867年)副舉人
薩承鈺(字懷鍔,號又恆)光緒元年乙亥科(公元1875年)舉人
薩璚圖(字葒汀,號雲波)光緒八年壬午科(公元1882年)舉人
薩鏐(字多華,號貢南)光緒十一年已酉科(公元1885年)舉人
薩嘉樂(字多善,號稼盦)光緒十四年戊子科(公元1888年)舉人
薩芝昌(字懷根,號小秋)光緒十七年辛卯科(公元1891年)舉人
薩起巌(字多遂,號肖說)光緒二十年甲午科(公元1894年)舉人
薩彤(字多貽,號聯煒)光緒二十年甲午科(公元1894年)副舉人
薩起渭(字仲呂)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公元1897年)副舉人
優拔貢
薩國霖(字啟學,號霽襟)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公元1771年)優貢
薩龍光(字肇藻,號露蕭)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公元1777年)拔貢
薩彬文(字肇榮,號質庵)嘉慶二十四年已卯科(公元1819年)優貢

雁門薩氏600年來產生了9位進士、40多位舉人、10位詩人,在近現代則出現了5位將軍、12位博士、數十位學者、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1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爭論

關於雁門薩氏所屬的民族,學術界有多種看法。有學者認為雁門薩氏源自西域突厥人葛羅祿部落的答失蠻氏家族,元代史籍將他們作色目人,而根據色目人的源流,不少學者將薩氏當作回族,還有學者考證出雁門薩氏乃是阿拉伯人後代。但還有許多學者則傾向於將雁門薩氏歸於蒙古族,理由是元代時薩氏已經蒙古化,或可稱為蒙古色目人。而福州的地方志也常將雁門薩氏的人物列為蒙古族。在清代《四庫全書》中甚至出現了自相矛盾的說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薩都剌為蒙古人,而在《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中卻又稱薩都剌“本色目人”。也有人認為雁門薩氏在薩琦之後已漢化為漢族。在1960年代中國民族身份認定工作中,福州的雁門薩氏多將自己的民族成分認定為蒙古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