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城鎮[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隴城鎮]

隴城鎮[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隴城鎮]

隴城鎮位於甘肅秦安縣東部,清水河中游,大隴山西側,距縣城45公里。東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南接清水縣,地處張家川、清水、秦安三縣交界地帶,鎮域面積78.94平方公里。全鎮現有22個行政村,67個村民小組,6804戶,總人口31371人;男16322人,女15049人,鄉村人口31203人,鄉村勞動力15640人,其中女勞力7545人。該鎮總耕地面積59310畝,其中山地53367畝,川地5943畝,人均耕地面積1.91畝;糧田面積49397畝,人均1.59畝。

基本信息

隴城鎮

隴城鎮隴城鎮
隴城鎮位於縣城東部,距縣城45公里。東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南接清水縣,地處張家川、清水、秦安三縣交界地帶,鎮域面積78.94平方公里,全鎮現有30個行政村,68個村民小組,6534戶,總人口31272人;男16423人,女14849人,其中農業人口22452人,非農業人口8820人;人口密度393人/平方公里。全鎮總耕地面積59310畝,其中山地53367畝,川地5943畝,人均耕地面積1.91畝;糧田面積49397畝,人均1.59畝。隴城鎮地處清水河上游,境內有河流2條(清水河和南七河),清水河從張川縣自東至西流入,形成一條較開闊的河谷地,海拔在1500-1900米之間,氣候溫和,年均氣溫8.9℃。水資源較為豐富;年平均降水量550mm左右,無霜期169天左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較為肥沃,主要農作物蔬菜、水果都適宜種植。
隴城鎮歷史悠久,在距今78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隴川繁衍生息,開墾種植。傳說中的人類始祖-女媧,就出生在隴城,故隴城素稱“媧皇故里”。隴城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古戰場街亭就在境內,是古代西安經關中,通過關東南大道進入甘肅境內的第一重鎮,歷來是商賈雲集、交通便利的通衢要道和驛站,是古秦安四大集鎮之一。史料計載,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涼洲刺史部冶在隴城(古名為龍城);西晉時設定略陽郡、略陽縣,隋朝時設定隴城縣。以後歷代在隴城一直設定有道、縣、鎮的建制。解放後設立隴城區,1965年撤區並社,1984年撤社立鄉,2003年撤鄉建鎮。
改革開放以來,隴城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資源優勢,搶抓機遇,艱苦創業,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餐飲、商貿、運輸、養殖、果椒、建材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且發展潛力較大。主要表現在:
交通較為便利:隴城地處三縣交界地帶,橋四公路從東向西橫穿其境,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目前,正在計畫修建改造的蔡河至馬河縣際柏油公路工程,已立項批准,投資500萬元,正在建設之中。建成後將於蔡蓮、葉蓮等公路連為一體,徹底改善隴城與外界的交通狀況。
商貿流通較為活躍:隴城為秦安四大集鎮之一,歷來商賈雲集,集日客流量較大。現有占地面積20畝,功能設施比較完善的綜合市場一處,有營業用房60間,近1000平方米;售貨大棚2棟1000平方米,攤位176個。建材、糧食、畜禽等市場已初具雛形。
傳統養殖業初具規模:現有種雞繁育場一處,年孵化能力30萬隻,萬隻以上規模養雞場3外,規模養殖村10個,規模養殖戶1000戶,有一支百人以上常年經銷畜禽的隊伍。養殖業是隴城的傳統產業,優勢較為明顯,隴城仔豬享譽縣內外。鄉鎮企業以建材加工為主,現有大型磚廠五個,年產紅磚5000萬塊。
科教文衛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全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附中1所,國小22所,幼稚園1所;建有使用面積350立方米,設施較為齊全的鎮文化中心;鎮中心衛生院建有750平方米的門診樓,內設30個訂位的住院部,建有急救中心,配有急救車。全鎮村村通農電,90%村通電話,移動通訊基本覆蓋全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