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而行

《隨風而行》是阿巴斯著作的一本收錄了以波斯文所寫的詩歌22首的詩集。他的詩作背靠悠久深厚的波斯詩歌傳統,經常以哲學或冥思為基礎,但是在體裁上,卻“向輝煌千年的美學傳統中詩歌的形式特徵宣示決裂”,做到韻腳和格律的徹底自由,因此被稱為是“他那一代,或者那個世紀中最激進的伊朗詩人”。

基本信息

· 【圖書簡介】
聽說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也是位詩人時我感到驚訝,讀到他的詩歌時我的驚訝更加深了一層,因為他的詩歌不同於我讀過的任何的人的詩歌。……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似乎只寫短詩,比中國古代的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要短,短得像日本排句。但據阿巴斯詩歌英文譯本的兩位譯者阿赫瑪德·卡利米:哈喀克和邁克·畢爾德說,即使徘句也難見阿巴斯詩歌的活躍與加速度。我想在阿巴斯詩歌與日本俳句之間還有一個不同,那就是,日本俳句是詩人在悟性的參與下,從時間中的自然與生活里截取詩意,而阿巴斯通過他頓悟般的捕捉,賦予生活以詩意或反詩意。也許“詩意”不是一個準確的詞,應該叫“滋味”。——西川在中國,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是深受影迷喜愛的導演,而在伊朗,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不僅僅是一位電影人,也是一位詩人,他的詩歌寫作比其他的藝術行為要早得多。《隨風而行》這本集子收入阿巴斯以波斯文所寫的詩歌22首,他的詩作背靠悠久深厚的波斯詩歌傳統,經常以哲學或冥思為基礎,但是在體裁上,卻“向輝煌千年的美學傳統中詩歌的形式特徵宣示決裂”,做到韻腳和格律的徹底自由,因此被稱為是“他那一代,或者那個世紀中最激進的伊朗詩人”。我們觀看阿巴斯的電影不難感受到這位作者導演的詩意,而閱讀他的詩作會讓我們首先注意到那些電影般的瞬間。阿巴斯電影安靜、淳樸的影像曾經使我們重新張開想像和反思的翅膀;這一次,是他的文字,那些簡短、迅疾、跳躍但目光細緻的詩句把人置於天地間,讓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的事物和景象,領悟日常世界的詩意本質。《隨風而行》以詩歌的形式展示了一位藝術家對充滿微妙差別的世界的專注凝視和細緻觀察;將古今最優秀波斯詩人最恆久的抱負,嫁接到當代的焦慮,把我們引向一種嶄新的思維、文字和言語活動方式。阿巴斯同時是一位攝影作者,在詩集的卷首和卷末,我們選取了二十多張他的攝影作品,呈現他“想以某種方式讓那些熱情或者痛苦的時刻變成永恆”。在今天這個急時、浮躁的時代里,阿巴斯的詩作、照片和電影,能夠清洗我們眼睛和腦袋的污染物,使我們再次安靜聆聽、用心觀看、凝神思考周圍的人與事。
· 【作者簡介】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1940年6月22日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自小就表現出對藝術的強烈興趣。畢業於市立美術學院。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走美術道路,為了生活,便暫且為交警局設計交通海報,同時給兒童讀物畫插圖,後來開始拍攝廣告和短片。對各種工作的嘗試為他日後從影積澱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1969年是伊朗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一年——伊朗新浪潮(Iranian New Wave)誕生了,青少年發展研究院聘請阿巴斯組建電影學系,此後的二十三年間(至1992年),他一直在此拍片。電影系成為了製作伊朗新電影的溫床,而對阿巴斯本人來說,這同樣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正是從六九年開始,作為一名導演、劇作家、製作人以及剪輯師,他如一顆新星在伊朗電影工業浪潮中冉冉升起。1970年,阿巴斯完成了他的首部抒情短片《麵包與小巷》,從中我們已可洞見他日後集大成作品的藝術風格:紀錄片式的框架,即興式的表演,真實生活的節奏,和現實主義的主題。而這一切都被他舒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積累了幾年拍短片的經驗,1974年阿巴斯推出了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旅行者》(當然也只有74分鐘),細膩地描繪了一個叛逆的鄉村問題少年,他執意要到首都德黑蘭去看一場足球比賽。八十年代,他相繼拍攝了一些反映伊朗學齡兒童面臨的問題的紀錄片,如《一年級新生》(1985),《家庭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