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通橋

隧通橋

隧通橋,又名鏈子橋。 橋淨跨30.8米,高8.5米,面寬3.5米。 1988年8月20日,位於隧通橋上游15米處的勐波羅橋建成後,隨著施甸、永德兩縣的公路聯通,隧通橋停止了使用。

基本信息

隧通橋隧通橋

古橋簡介

隧通橋,又名鏈子橋。位於施甸縣與永德縣分界的勐波羅河上,其地稱“葫蘆口”,是通往鎮康及出緬甸的驛道橋。系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建。橋呈北——南走向,以10根鐵鏈在兩岸懸崖間穿壁懸吊而成。橋淨跨30.8米,高8.5米,面寬3.5米。兩端橋頭各有混凝土過亭一間。北端橋亭之外有當年修橋時留下的摩崖題刻三幅及功德紀略碑兩塊。
據碑刻記載,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冬,永昌知府謝宇俊倡議,施甸鄉紳楊超然約請本地鄉紳趙端、李寶仁、段效孟、尹善等人組成籌修小組,橋鳩工於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十一月初六日,落成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二月二十六日。謝宇俊因感“鐵橋飛跨,長虹高懸,風景又別增一勝”,遂欣然命筆,在橋北石壁上題寫了“隧通橋”、“定亂靖邊”兩幅大字和隨感詩一首,並撰寫建橋紀略一文,銘記捐資建橋的功業。
1988年8月20日,位於隧通橋上游15米處的勐波羅橋建成後,隨著施甸、永德兩縣的公路聯通,隧通橋停止了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