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香[當歸屬植物]

隔山香[當歸屬植物]
隔山香[當歸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隔山香(Angelica citriodora Hance),別名金雞爪、雞爪參、香前胡、雞爪前胡、檸檬香鹼草、香白芷、山竹香、九步香,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以根入藥。性味辛、苦,微溫。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利濕解毒。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質量為佳,洗淨鮮用或曬乾、風乾切片。生於山坡、路旁雜草叢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隔山香 隔山香

多年生草本,高40~130厘米,全體光滑無毛。

主根圓柱形或近紡錘形。莖直立,圓柱形,有縱紋和淺溝紋,上部分枝。

葉有柄,柄長7~30厘米,基部具寬鞘,葉片長圓狀卵形至廣三角形,3出式2回羽狀分裂;裂片具柄,柄長2~7厘米;小裂片橢圓形至長披針形,長3.5~6.5厘米,寬0.4~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

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傘梗5~12;總苞片8,披針形;小總苞少數,線形,反折;萼齒明顯,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具內折小舌片;雄蕊5,花絲彎曲,花葯橢圓形,縱裂,2室;花柱2,基部矮圓錐形,子房下位,2室。

隔山香 隔山香

雙懸果橢圓形至廣卵圓形,長3~4毫米,背部扁平,背棱和中棱呈細線狀,側棱具廣闊的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隔山香 隔山香

生長環境

隔山香 隔山香

生於山坡、灌木林下、林緣、草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以根入藥。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質量為佳,洗淨鮮用或曬乾、風乾切片。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利濕解毒。用於胃痛,腹痛,心絞痛,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疝痛,支氣管炎,肝硬化腹水,閉經,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傷。

隔山香 隔山香

【用法用量】 0.3~1兩,水煎服,或研粉服0.5~1錢。

【方選】

1、感冒:隔山香15g,紫蘇葉6g,生薑3片,水煎服。

2、急性乳腺炎:隔山香根、肖梵天花根各30g,水煎服。

3、慢性支氣管炎:隔山香根、梵天花根各30g,水煎服。

4、毛囊炎:隔山香全草60g,木槿葉、木芙蓉葉各30g,水煎洗患處。

5、項癰:隔山香根120g,雞蛋2個,水煎,食蛋飲湯。

6、毒蛇咬傷:隔山香根、一枝黃花各30g,水煎服,渣搗爛敷。

採收和儲藏:秋後挖根,去其莖葉,洗淨,鮮用或曬乾;夏、秋季採集全草,去泥雜,鮮用或曬乾。

藥理作用

隔山香 隔山香

1、鎮咳、祛痰及抗炎作用 隔山香蒸餾液對氨水所致豚鼠咳嗽有明顯的鎮咳作用,可促進小鼠支氣管排出酚紅,表明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對大鼠足腫脹炎症的抑制率,與0.25%地塞米松相近。

2、對平滑肌的作用 從隔山香根乙醚提取物中分得的結晶異蒔蘿腦(Ⅰ)用吐溫-80配製成混懸液,發現對離體兔腸、豚鼠氣管、兔主動脈條均有一定解痙作用,同時也能抑制在位小腸蠕動[2]。

3、抗菌作用 體外抑菌試驗,隔山香蒸餾液對甲、乙型鏈球菌、流感村菌及肺炎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功用主治

隔山香 隔山香

【功能主治】用於胃痛,腹痛,心絞痛,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疝痛,支氣管炎,肝硬化腹水,閉經,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傷。疏風清熱,活血散瘀,行氣止痛。

①《廣西藥植名錄》 :“全株:滋補強壯,法風行氣。治肺癆,肚痛,心氣痛,瘧疾,痢疾,跌打,閉經。”

②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根,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止咳除痰。治心絞痛,胃痛,慢性咳嗽,毒蛇咬傷。”

③《江西草藥》 :“根:清熱解毒,止咳止血。治白帶。”

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根:發汗退熱。”

隔山香 隔山香

⑤《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根:驅風消腫,活血散瘀,化氣止痛。主治胃痛,咯血,風濕性關節痛,寒性膿瘍,慢性骨髓炎,腹痛。”

選方

① 治感冒 :岩風根五錢,紫蘇葉二錢,生薑三片。水煎服。或用岩風花莖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 治咳嗽多痰 :岩風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隔山香(金雞爪)》攝影圖冊 《隔山香(金雞爪)》攝影圖冊

③ 治風熱咳嗽 :隔山香根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

④ 治咳血 :隔山香根三錢,接骨金粟蘭根二錢,雪見草三錢,六月雪二錢。水煎服,紅糖、米酒為引。(《江西草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