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蓮上師

隆蓮上師

——圖文版年譜 · 生平大事略記

隆蓮上師德相隆蓮上師德相

永康資訊
詳情敬請登入隆蓮法師網路紀念堂:
http://www.隆蓮法師全集.net http://www.longlianfashi.net

隆蓮法師,女,俗姓游,名永康、銘燕,字德純,四川樂山人,1909年5月4日(宣統元年農曆3月13日)出生於樂山上土橋街祖遺故宅,其門顏曰經史名家。祖父西庠、伯祖東庠、叔祖上庠,均邑庠生,設帳授徒。外祖父易曙輝,字晴窗,清副貢,其兄弟曙炆、曙煥亦邑庠生。父游輔國,字子九,通省師範(即川大前身)高材生,與十二橋烈士王翰青同學,為莫逆交。曾任古藺、名山、靖化等地縣長均不久去職。任四川省教育廳督學時間較久,其餘時間主要從事教學。
師出生後不到一歲,即常就養於外祖家。外祖母吳氏名順媛,父吳都,字賦三,曾舉孝廉方正,在家設帳授徒,嘉屬七縣學子多出其門下。易氏兄弟,亦其門人。師有舅,名塽,字宅高,欲投身辛亥革命不遂,齎恨而沒。師母名惠春行二,姊靜春,晚適洪雅楊氏,妹瑞春不字,亦設帳授徒。易氏宅于樂山迎春門(後稱東大街)易家巷。抗日戰爭,毀於敵機焚燒,盡存一片瓦礫。易宅名恭友堂,門有一聯曰:“堂茂金萱子孫燕喜,庭輝玉樹甲第蟬聯”。據云師未學語,即能識“燕”、“蟬”二字,以手指示人。三歲起,學誦唐人絕句,琅琅上口。稍長,由長輩輪流教學,無常師。因無弟,自幼著童男裝。 十三歲,外祖任樂山女子國小校長,入學讀書,始著女生服。是年七月,外祖父去世,遂結束其學校生活。
是年夏,父出省視察教育,為訂上海商務印書館英文函授學校講義,令其自學。同時自學數學,準備投考省女師。師自學學完英語函授取得畢業證,亦自學學完高中以上的數學教材。女師校長逝世,父命其準備投考大學。
師七歲誦經,十三歲於外祖父逝世之後,為之整理遺書,得淨土宗入門書《徑中徑又徑》,讀之,遂篤信淨土,開始素食。父又從普陀請得《印光法師文鈔》回,師讀之,益信佛。父於通省師範時,以成績優異,受知於業師徐炯(字子休)、劉鹹榮(字豫波)、熊燾(字沅生)。劉豫老於劉門後裔中獨樹一幟,專心淨土,每晨必於讀書台焚香禮佛持誦佛名。熊沅生終身不娶,教弟成立後即離職隱居於故鄉之熊洞,人以異人目之,來訪者眾不勝其擾,遂遁居佛寺,入山唯恐不深,猶不能逃名。雲遊至樂山,住烏尤寺,亦時至游宅。父往上海,熊囑代為面求印光法師,指示修行勝地。因印光法師他出,遂留書而歸。後得覆書,洋洋數千字,最扼要指示為:“苟能通身放下,則何處不是道場”,遂絕意雲遊,定居樂山,逝世後葬於烏尤山後,其碑曰熊高士墓。其在樂山時,屢往來於游宅,對師信佛,感召甚大。後師謁其墓有詩紀之曰:“孤山已孤絕,況復葬林逋。雲木千章合,煙夢一徑蕪。松風山鬼泣,林日暝禽嗚。欲挹溪泉薦,清芬恐未如。”熊高士是影響師入佛的第二人,第一人是她的外祖母。她說“為什麼外婆學佛我就要學佛,因為我認為她是最好的人。她從不批評別人,只接受別人的批評。”
師十一隨父游烏尤,聞大勇法師來山,候於曠怡亭畔,冀一瞻德相。僅一見其著黃色海青,遂自誓:“我長必著此服”。
1927年,師十八歲,曾任樂山女小教師一年,辭去。仍繼續自學,作投考大學準備。同時與兩弟從劉豫老學詩。師以題烏尤山七絕詩受知於趙堯生先生,命書以刻石於烏尤爾雅台
1931年春,師隨父游成都,受聘為成都縣立女中數學教師、四川省立女子職業學校教員,自創教授法,深受學生歡迎。時白雲法師(劉洙源)講經於成都佛學社,師與其女弟子游,常素食,學生每笑之。九一八事變起,師率學生上街遊行請願。是年冬,隨父回樂山,時有詩作,鼓吹抗戰,登載四川日報。1937年,裒輯早期詩文,印行《志學初集》,所收詩作不多,多慷慨之音。
1936年,師受成都女師聘,任附中監學兼29班語文、代數課。顏楷(雍耆)夫人鄒辛士任28班課,為忘年交。
1934年,考試院舉行文官檢定考試,師在普通文官檢定考試及高等文官檢定考試均列第一。1936年底,四川省縣政人員訓練班一、二兩期均無女生,外人傳言當局歧視女性,父執輩動員師應考,師名列第一,且為唯一被錄取的女生。在考試前當局曾宣布女生走讀不受軍訓,但當報到時卻宣布女生也要住校受軍訓,因此師遂放棄受訓當縣長的機會。嗣後四川省政府遂在秘書處編譯室給她安排了一個編譯的職務,還為她個人單獨安排了一個辦公室。當時編譯室主任王白與,同為編譯者有沈天澤、楊匯川,除編輯機關報外無他事。繼任的主任易君左。當空襲嚴重時,省府曾一度疏散到灌縣,後來他們回到成都,辦公地點疏散到茶店子一個寺廟內(文殊院的下院)。
師自到編譯室之後,因為獨自坐一間辦公室,很少和同事接觸。每天上午上班,下午便請假出去,到少城公園(即人民公園)佛學社聽經。上午上班,無事便整理聽經筆記。1936年師從四川佛教會會長昌圓法師皈依,法名游隆淨。同年7月第一次聽王恩洋講《攝大乘論疏》(王自著)便寫了提要式的筆記《攝大乘論疏略述》,由王氏為之審定作序並自費印行。第二年法尊法師由西藏留學回來,在少城佛學社講《唯識三十頌》,兼引中觀宗與唯不同之見,素學唯識的學者們,因礙於語音,都茫然不得要領。師每日為作記錄,眾人讀了師的筆記,才懂得了法師的語音。這一次難得法會的記錄,可惜沒有付印,毀於文革之難。 師從法尊法師等學藏文, 1943年聽法尊法師主講《入中論》(1984年筆記《入中論講記》連載於《法音》雜誌)。
在敵機轟炸的威脅下,成都市的人們凡有條件疏散的都離開了成都。但少城佛學社的講經,卻堅持不斷。特別是寒暑假,法尊法師必來成都,對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由少城佛學社社長牛次封的啟請下,作了詳盡的闡述。又由章嘉呼圖克圖,作了桑德宜(密集、勝樂、威德金剛)三部大灌頂,並由其入室弟子悅西格西講授空行母修行次第。雖然法緣殊勝,能海上師從西藏學法歸來了,他一切講說,都在近慈寺進行。(師從能海上師得法名“仁法”,別號“文殊戒子”、“清時散人”。)師半日聽講半日寫筆記的計畫,無法實現。為了完成她學法法願,遂毅然出家。她已三十二歲了,完全可以獨立思考。她的披剃師父昌圓老法師只要她自己寫了一紙志願書,便在炮火紛飛中給她悄然披剃了。 從此她過上了清苦的半工半讀生活——一面擔任蓮宗女眾院的教學,一面給能海上師當學生。
在能海上師會下,1952年奉海公命於飛龍橋茅棚翻譯學習了綠度母四曼茶儀軌 (已收入巴蜀書社所印《佛藏輯要》)、《入菩薩行論廣解》(十卷)及有關毗盧如來修法一部份儀軌等,並聽受能海法師所講大威德修行法要。為了同學們的修行方便,寫了《比丘尼戒本釋要》、《大小持戒犍度筆記》(能海上師講)、《三皈依觀初修略法》(能海上師講)、《舍利弗阿毘曇論禪定品學記講錄》(能海上師講)、《定道資糧頌講記》(能海上師講)、《現觀莊嚴論講記》(能海上師講)、《道之三要筆記》(密悟格西講)、《修菩提心七義論記》(阿旺堪布講)、《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聖教願文講記》(頗掌喀大師造 阿旺堪布講 法尊法師譯)、《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講記(附後記)》(能海上師講)、《慧行習練刻意成念記講錄》(能海上師講)、《太平寺安居講錄》(能海上師講)等印行流傳。
1947年師從能海上師於彭縣太平寺安居,聽講《生圓次第》。
1949年夏,於峨眉山慈聖庵安居,從能海上師修習賢善老喇嘛所傳《毗盧儀軌》。是年秋,於成都尼眾金剛道場鐵像寺傳授式叉摩那尼(正學女)戒。
解放後,法師皆相率北上。師1952年應四川大學文科研究所所長、《藏漢大辭典》主編張怡蓀教授之請,從事編譯工作。
1953年8月師調任四川省文史館館員,在劉孟伉館長領導下曾寫有杜詩白話解數十首(文革中佚)。
於1955年夏,到北京參加中國佛教協會。師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理事會時住北京通教寺,與住持通願法師成為摯友。
1956年師調赴中國佛協參加《(斯里蘭卡)世界佛教百科全書》編纂工作,暇得聽喜饒大師講。秋,師由中國佛協調往北京住通教寺,從事《世界佛教百科全書?中國佛教》編纂工作,當時編委會領導人周恩來總理擬接見。
1957年11月,師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國佛協常務理事。曾兩度上五台聽能海上師講《現觀莊嚴論》。
1959年師二上五台山從能海上師學塑佛像半年。
1960年秋,師奉調回川,修《四川省省志?宗教卷?佛教篇》(收集素材若干萬字,文革喪失。)遂常住成都。
1962年師赴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國佛協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9月師當選為四川省佛教協會理事兼秘書長、四川省政協委員。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去成都市宗教界縫紉生產社勞動改造,後稱病靜養。
1980年12月,師赴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國佛協常務理事兼秘書長,被聘為中國佛協主辦的《法音》雜誌編委。
1981年10月,師於四川省佛教協會第三屆代表大會當選為省佛協會長,臘月,於成都文殊院、鐵像寺傳授二部僧戒時師任尼部羯磨阿闍黎。
1982年2月,師被增選為四川省政協委員,同時參加《大百科全書》佛教部份條目編寫工作。7月,赴京出席中國佛協常務理事會。
1983年,師出席四川省政協五屆一次會議。6月,師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委員,出席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12月,師赴京出席中國佛協四屆二次理事會及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法會。 同年在成都鐵像寺籌建四川尼眾佛學院並傳授式叉摩那尼(正學女)戒。
1984年,尼眾佛學院正式招生開學,師任該院院長。6月,師出席四川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同年出席全國政協六屆二次會議
1985年1月,師為四川尼眾佛學院第一屆學僧傳授式叉摩那尼(正學女)戒。5月,師出席四川省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同年赴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
1986年3月,師獲日本佛教傳道協會頒發的佛教傳道文化獎(第二十屆傳道功勞獎)。4月,師出席四川省政協五屆四次會議,同年出席全國政協六屆四次會議並參加中國佛協第三季度召開的漢語系佛教院校工作座談會。
1987年2月,師赴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國佛協副會長。3月,師於成都文殊院、鐵像寺為四川尼眾佛學院第一屆學僧傳授二部僧戒時任尼部戒和尚。4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師被聘為高級研究員。並出席四川省政協五屆五次會議及全國政協會議。
1988年5月,師與明暘法師、趙朴初會長視察大足寶頂山、峨眉山。同年師當選為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四川省第六屆政協委員。
1989年,師出席四川省政協六屆二次會議及全國政協會議。7月,師於成都文殊院、鐵像寺為四川尼眾佛學院第二屆學僧傳授二部僧戒時任尼部戒和尚。
1990年3月,師出席四川省政協六屆三次會議及全國政協會議。夏,於成都鐵像寺玉佛殿主持四川尼眾佛學院二屆畢業典禮。9月19日,師應邀出席峨眉山金頂華藏寺重建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法會,並受趙朴初會長委託代表中國佛協作了重要講話。冬,師為尼眾佛學院第三屆學僧傳授式叉摩那尼(正學女)戒。
1991年,師列席四川省政協六屆四次會議及全國政協會議。3月,師於成都昭覺寺、鐵像寺為四川尼眾佛學院第三屆學僧傳授二部僧戒時任尼部戒和尚。5月21日,師出席成都昭覺寺重建大雄寶殿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並剪彩。
1992年,師列席四川省政協六屆五次會議及全國政協會議。 10月,出席峨眉與巴蜀佛教文化學術討論會。
1993年6月4日,師主持四川尼眾佛學院三屆畢業典禮。6月9日,師出席四川省佛教協會第五屆代表大會。6月15日始,師應邀出席洛陽白馬寺建寺1925周年慶典並朝禮龍門石窟,於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院傳授二部僧戒時任尼部戒和尚。10月21日,師赴京出席中國佛教第六次代表大會。12月20日,師於成都文殊院、愛道堂傳授二部僧戒時任尼部戒和尚。12月29日,師應邀出席香港寶蓮禪寺天壇大佛開光法會。
1994年7月,師出席成都昭覺寺圓通寶殿落成暨觀世音菩薩聖像開光典禮並作了重要講話。
1995年5月,師於新都寶光寺、成都愛道堂傳授二部僧戒時任尼部戒和尚。5月22日,師赴京出席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
(未完待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