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儀

贈錢財供飲茶用。多自謙錢禮菲薄。閩劇《煉印》:“ 蕭太師 :這是二千兩銀子,送與賢侄作為茶儀。” 民間婚俗。茶儀即聘金。有些人不願討價還價議聘,迴避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便將聘金稱為“茶儀”,意為男家對女方父母育女之恩的感謝。茶儀以茶擔為單位,雙方通過媒人兩頭奔走,定下擔數,然後按市價換算成現款或者其他相應的硬通貨。聞香一節多見於烏龍茶之飲,其茶具之列,特有聞香杯。每有佳客到訪,茶儀更不少怠。於奉茶之前,必先注茶於聞香杯,後轉傾於飲杯,使客嗅其空杯,稍辨香韻。韻識者,茶韻之謂也。

基本信息

chá yí
茶儀
贈錢財供飲茶用。多自謙錢禮菲薄。閩劇《煉印》:“ 蕭太師 :這是二千兩銀子,送與賢侄作為茶儀。”
民間婚俗。茶儀即聘金。有些人不願討價還價議聘,迴避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便將聘金稱為“茶儀”,意為男家對女方父母育女之恩的感謝。茶儀以茶擔為單位,雙方通過媒人兩頭奔走,定下擔數,然後按市價換算成現款或者其他相應的硬通貨。
茶儀 四則
之一 淨手
塵屑洗消須放手
水滴恩澤必躬身
--茶性易染,因此治茶之先,必以清水盥洗雙手,毋令塵垢少留。
之二 溫杯
功兼水火添杯暖
式法陰陽益茗芳
--茶性多寒儉,非燠熱無以發其芳,至杯冷茶涼,香氣消沉,難得其味。
之三 洗茶
曾經激盪,方淘去縹塵草末;
乃至安詳,始生成碧露雲腴。
--飲茶之法,歷代有所不同,唐煎宋點,各擅其妙,明清以降乃易之以沖泡,始復歸其本味也。洗茶可蕩滌浮塵雜末,於普洱、烏龍、工夫紅茶而言,乃必須之程式。
之四 聞香
芬芳一掬人堪醉
韻識初聞骨漸清
--聞香一節多見於烏龍茶之飲,其茶具之列,特有聞香杯。每有佳客到訪,茶儀更不少怠。於奉茶之前,必先注茶於聞香杯,後轉傾於飲杯,使客嗅其空杯,稍辨香韻。韻識者,茶韻之謂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