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祉妍

陳祉妍

1997年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本科畢業。2003年於北京大學心理系臨床心理學方向獲博士學位。2003年至今,工作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現任中國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性 別: 女

職 稱: 副研究員

學 歷: 博士

簡歷:

碩士生導師。

1997年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本科畢業。2003年於北京大學心理系臨床心理學方向獲博士學位。2003年至今,工作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現任中國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臨床心理學

-國民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蹤研究

-心理健康套用測評及干預

主要論文

1. 陳祉妍. 人格評估中的投射技術. 心理學動態,1999,7(4):54-58.

2. 陳祉妍. 內隱動機的測量. 心理學動態,2001,9(4):335-340.

3. 陳祉妍. 負面評價恐懼量表與考試焦慮量表在中學生中的測試報告.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2,16(12):855-857.

4. 陳祉妍、黃崢、劉嘉. 同伴互評對國中生的TAT中親和意象的影響研究.心理科學,2003,26(2):301-304.

5. 陳祉妍、李新影、楊小冬、葛小佳.青少年焦慮、抑鬱和偏差行為的行為遺傳學研究進展.心理科學進展,2006,14(4): 540-545.

6. 陳祉妍、朱寧寧、劉海燕. Wade 寬恕量表與人際侵犯動機量表中文版的試用. 2006,20(9): 617-621.

7. 陳祉妍、楊小冬、李新影. 我國兒童青少年研究中的抑鬱自評工具.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7,21(6):389-392.

8. Zhiyan Chen, Fei Guo, Xiaodong Yang, Xinying Li, Qing Duan, Jie Zhang & Xiaojia Ge(online first).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譯著

米切爾等著,陳祉妍、黃崢、沈東郁譯。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現代精神分析思想史。商務印書館,2007年10月。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中國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2007-2009)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陳祉妍)

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2008-2009)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調研類項目 (項目負責人:陳祉妍)

我國科技工作者心理狀況調查(2009-2010)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面上項目 (項目負責人:張侃)

青少年焦慮、抑鬱和偏差行為的行為遺傳學研究(2005-)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創新項目(項目負責人:葛小佳)。

盤點中科院心理所科研人員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前身為創建於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51年重建。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綜合性研究所,主要研究心理活動發生、發展規律及其神經和遺傳基礎。心理所現有職工150人,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共127人,包括研究員23人,副研究員30人。其中,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百人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