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斌烈士

1938年6月,該部改編為一二九師青年抗日游擊縱隊。 後該部與一二九師獨立旅合編,任青縱二團團長。 1940年,青縱改稱八路軍新編第四旅,任十團團長。

出身於貧農家庭。因生活困難,國小未畢業,即與父兄共同勞動。1921年,曾在山東一縣級政府當書記員,目睹舊社會的黑暗,毅然辭職回家。看到窮人患病無錢醫治之苦,便立志拜師從醫,虛心求教,刻苦鑽研,很快在家鄉成為深受歡迎的醫生。後任深縣戒菸所所長,對吸毒販毒的奸商富戶嚴加打擊,一時販毒吸毒者幾乎絕跡。“七七”事變後,他和段海洲一起組織青年抗日義勇軍,很快發展到二、三千人,段任司令,他任副司令,活動在南宮、棗強、束鹿、深縣、安平一帶。1938年6月,該部改編為一二九師青年抗日游擊縱隊。改編過程中,同義勇軍內部舊軍官、CC分子作了許多鬥爭和說服工作,使絕大部分官兵走上抗日道路。後該部與一二九師獨立旅合編,任青縱二團團長。1940年,青縱改稱八路軍新編第四旅,任十團團長。秋季,率部伏擊押送軍需物資的日偽軍,在戰鬥中胳膊負傷,他全然不顧,仍率部猛衝,很快結束戰鬥,繳獲10餘輛汽車軍用物資和大批槍枝彈藥,活捉十幾個敵人,受到一二九師師部的通令表揚,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4月29日,該旅及四分區部隊駐在威縣的香城固、下堡寺一帶,遭敵4000餘人合圍,在突圍時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