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轄鎮,位於縣境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坡,珠峰東南側的原始森林地帶,東南與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隔河相望,北接定結縣日屋鎮,西臨定日縣,距拉薩市738公里,距日喀則市384公里,距定結縣縣城150公里,全鎮總面積為254.55平方公里,邊境線長12公里,有21個國界界樁,5個山口通尼泊爾,與尼泊爾的基瑪塘遙遙相望。 位於朋曲河下游,在著名的日喀則喜馬拉雅五美溝之一的陳塘溝,西部則是嘎瑪溝的底部所在。是夏爾巴人文化寶庫。有半小時央視紀錄片《幻彩定結》(從嘎瑪溝到陳塘溝) 。 曾是日喀則唯一不通公路的鄉鎮,也是西藏的未改鄉(沒進行過民主改革)。這裡是邊境地區,也是單一的夏爾巴人的聚居地,平均海拔204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2009年有6個行政村,390戶1963人,人均現金收入不足千元。由於地理閉塞,交通不便,至今進出陳塘鎮的所有物資,全靠人背畜馱。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座陸路孤島”。2017年陳塘鎮列入自治區特色小城鎮示範點建設名錄。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1960年建鄉,1974年改公社,1982年復鄉,後改陳塘鎮。轄6個村委會,有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陳塘村。全鎮人口1592人。2009年有6個行政村,390戶1963人。

地理環境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是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轄鎮,位於縣境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坡,珠峰東南側的原始森林地帶,東南與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隔河相望,北接定結縣日屋鎮,西臨定日縣,距拉薩市738公里,距日喀則市384公里,距定結縣縣城150公里,全鎮總面積為254.55平方公里,邊境線長12公里,有21個國界界樁,5個山口通尼泊爾,與尼泊爾的基瑪塘遙遙相望。

陳塘鎮就位於半山坡上,周圍是一層層黃色的梯田。鎮子西邊是嘎瑪溝,溝左邊就是尼泊爾的一個村莊,南北是陳塘溝。

該地海拔從5500米下降到2040米,山谷陡峭,河流湍急。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形成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無霜期年均在200天左右,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均氣溫13.76攝氏度,年極端最低氣溫1度。這裡原始森林遍布,野生動植物繁多。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四季如春、夏無盛夏、冬無嚴冬、溫和多雨。印度洋暖濕氣流沿著陳塘河谷,躲過峻岭雪山,滋潤著這裡每一寸土地。大自然的恩賜使這裡覆蓋著20萬畝原始森林,生長著30多種珍貴藥材,棲息著20多種國家珍稀野生動物。1989年,陳塘被劃入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地理、環境、氣候、生物、民族、歷史等方面是世界範圍內不可多得的科研基地。

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山坡上草地變得生綠,灌木也越來越高大,漸漸出現了一種貼著地面生長的柏樹,俗名“趴地松”。再往下行,“趴地松”一點一點地伸展,終於挺立起來。高原的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如此,而植物生命的頑強本性亦如此。

在一個叫曲水的地方,由樺樹、松柏、青岡、杜鵑等組成的針闊混交林排列成陣。拐了一個彎,只見兩山夾峙,瀑布高懸,濤聲震耳,滿眼收不盡的綠色,進入了無邊無際的森林地帶。

20世紀60年代,解放軍築路部隊曾將簡易公路修到日烏至陳塘之間的孔定。如果從孔定瑪進陳塘溝:行走在一條懸于山腰的羊腸小道上,最窄的地方連牛羊都無法通過。一路上徒步行走攀爬,有時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有時在山間溪水中跳躍,有時又要傍著崖壁摸爬。從海拔3800米的亞勒拉山口下到朋曲上吊橋處,海拔降到了2040米,山體坡度幾乎都在六七十度以上。

至孔定以下,開始在薄雲浮動的蔥綠山間隱現小塊牧場和不規則的梯田,似有刀耕火種的特徵。

名稱由來

“陳塘”的意思是“運輸的路”(一說即藏語“引導壩”之意)。

薩迦寺壁畫 薩迦寺壁畫

在薩迦寺內有兩幅壁畫反映了當初修建薩迦寺時運送木材的場面,主要有三種運輸方式:第一種是用人工抬,根據木材的重量由6—10人一起抬一根木頭;第二種是用人工拖,給木材裝上4個輪子,由七八個人在前面拖;第三種是用氂牛馱。從這些場面可以想見當時運送木材是相當辛苦的。

距薩迦縣城15公里有一座海拔4500米的種拉山,“種拉”,藏語意思是“野氂牛哭泣的地方”。傳說當年修建薩迦寺時從陳塘搬運木材的野氂牛經過這裡時實在太辛苦,再也走不動了,所以就在這山頂上流下了眼淚。

“陳”的意思是“運輸”,“塘”的意思是“路”,所以“陳塘”的意思就是“運輸的路”。

備註: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不能生長樹木,所用木料都是從喜馬拉雅山南坡谷底中採伐運輸。

薩迦寺:(與陳塘溝之間 將近200公里的山路)

薩迦寺內大殿有6根獨木柱,每根直徑都在一兩米左右,重達一兩噸,而這種樹木在今天的陳塘溝已經絕跡了。令我們難以想像的是:這些巨大的木材,當年是如何在千溝萬壑中運送的呢?即使在今天,如果不藉助現代化的運輸工具,單靠人力和牛車恐怕也無法完成任務。

水文

站在高處俯瞰陳塘溝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兩條細狹的河流——朋曲和嘎瑪藏布交匯在西藏日喀則地區定結縣的陳塘鎮。

嘎瑪藏布(甘瑪藏布、卡瑪曲)從珠穆朗瑪峰左側流淌過來,是中尼兩國的界河,河上有木橋,僅容人畜通過。陳塘鎮的村民和尼泊爾的夏爾巴人村民相互來往密切,很多都有親戚關係,無論是語言還是生活方式都基本一致。

東部有拿當曲,北部有脫隆曲。

還有小湖泊。

民族風俗

在西南部 在西南部

中國境內的夏爾巴住在陳塘溝和樟木溝。這裡是邊境地區,也是單一的夏爾巴人的聚居地。全鎮有夏爾巴人、藏族。

夏爾巴人(藏語意為“東方來人”,又可以解釋為“留下的人”),傳說其祖先起源於宋朝時期的党項王朝,後來蒙古消滅西夏並統治西藏,党項人的後代部分逃亡到陳塘。夏爾巴人按來自不同的地方分為六類,即川巴(加迦嘎瑪)、多吉玉提、珠巴瑪泥普巴、提嘎巴、藏族。他們有著太陽般的熱情與活力,在他們的生活中除了生產勞動之外,還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以及那數不完的歡樂。

有藏族和漢族兼而有之的習俗,使用藏文、藏語。夏爾巴人雖然是藏族的一支,但卻形成了與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在陳塘夏爾巴人的傳統婚姻上,加迦嘎瑪類族和多吉玉提類族兩族通婚,從目前情況來看,與國內各地遷出遷入人通婚。

祖傳下來的一夫一妻制,在家庭實行父權家長制,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只要男方看中女方,即便方父母或本人不同意,也採取搶婚的方式,由男方約幾外有力氣的人趁女子勞動或外出途中, 先搶回藏起來,再向女方父母送酒、送禮,請人說和,如果女子堅決不同意,偷跑或藏起來,只得作罷。結婚要進行三個步驟:第一步由男方父母請本氏親友向女方家送三克斗糧食的酒求婚,稱為求婚酒。若不同意,可送兩三次酒。第二步女方父母同意後,男方殺羊宰雞備酒肉,請本氏族的人來吃女喝,正式定婚;然後送酒到女家,稱為接回酒。接回女子來家居住,與男子交朋友,但不一定同居,看倆人是否合適。第三步娶回媳婦正式完婚。結婚時男方備酒肉招待本氏族及女方氏族的親友,送好衣服給女子穿戴。夏爾巴人最隆重的節日是過年,共有三次。第一次在-10月底,陽曆12月初,是農曆年。第二次是-11月底,陽曆1月初,歡度歲末,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第三次是藏曆年。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喪葬習俗有兩種,在處理死者遺體時,佛教、笨教、卡卓瑪三教會合才能處理遺體,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對死在外面者,不準進房,放在外面火葬,由佛教-念善經,笨教魯班殺牲念經,卡卓瑪唱經,然後將死者火葬;一是對死在家裡者,放在屋裡,佛教、笨教、卡卓瑪三教一同念經、唱經,然後將死者火葬。對死者悼念四十九天(不包括卡卓瑪)。

生活習俗:一天吃兩頓飯,早上十一點鐘煮雞爪谷面,炒菜,手抓吃,下午六點鐘後,大米、炒菜,手抓吃。平時愛喝青稞酒、五米酒、雞爪谷酒、藏白酒、蕎麥酒等。

陳塘的夏爾巴人服飾很有特點。婦女頭頂的帽子上以鮮花和孔雀羽毛點綴,脖子上掛著由兩百多個銀環連成的項鍊,胸前掛著六個銀制的小串子,腰部繫著銀帶,手腕戴著大白海螺。走起路來叮鈴作響,閃閃發光,美麗動人。 男性帽子上也以鮮花和孔雀羽毛點綴,不過每個人腰間大都插一把名叫“古爾奔”的彎月形砍刀,透出一種原始古樸,也說明陳塘植物茂盛,走路時要經常麻煩砍刀了。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夏爾巴人的服飾很具特色,帽子由紅色呢絨和彩色布條製成,帽頂插有杜鵑花和孔雀羽毛,帽沿飾以九枚銀幣並向上突起。帽頂象徵清澈的湖泊,帽沿象徵巍峨的高山,寓意為群山環抱著美麗的湖泊,帽頂上的杜鵑花和孔雀羽毛,是陳塘夏爾巴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象徵。脖子上掛著由兩百多個銀環連成的項鍊,胸前掛著六個銀制的小串子,腰部繫著銀做的銀帶,象徵著富有。服裝比藏裝短一些,其它服裝基本與藏裝相似。陳塘夏爾巴人的服裝總體體現著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現著她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情感。

陳塘夏爾巴人信仰的宗教分為三種:一種是佛教,一種是苯教,另一種是卡卓瑪(夏爾巴人的口音)。每年六月、十一月份舉辦兩次宗教活動。

資源

生物資源

陳塘鎮屬珠峰東南側的原始森林地帶,森林覆蓋率為98%,是一個天然的生物公署林木蓄積量接近1億立方米,由於高原氣候因素,陳塘鎮境內的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顯,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野生動植物豐富,地質構造複雜,是青藏高原中一塊燦爛的綠色寶石,一個動植物的天然王國,有很多的誘人之處。境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羊、鼠羚、喜瑪拉雅塔爾羊、盤羊、長尾猴、班羚、雪豹等;二級保護動物熊猴、小熊貓、金貓、林麝、喜瑪拉雅麝等;三級保護動物黑熊、豹貓、赤鹿、岩羊等。還有水獺、旱獺、雪雞、河魚類等。植物藥材資源有國家保護植物長蕊、木蘭、水青樹、錫金海棠、西杏延齡草;藥材有麝香、蟲草、天麻、貝母、三七、百合、黃連、雞腎草、雪蓮花等。此外,還有白玉大理石等礦產資源。

人文資源

該鎮人口主要為善良純樸的夏爾巴人,他們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遺產,服裝、生活方式都極具民族特色,這對人類學的發展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同時也很有觀賞性。

旅遊資源

不論從定結縣江嘎鎮進入還是從定日縣嘎瑪溝進入陳塘鎮境內,朋曲下游是著名的日喀則喜馬拉雅五美溝之一的陳塘溝。地勢走向都是從高到低,最高海拔5600米,最低海拔為2000米,這種地形使得沿途景致辭獨具高原特色,有終年不化的集雪、冰柱和冰川,也有隨氣候變化而形成的冰棒,有湍流不息的江河,也有氣勢磅礴的瀑布,有廣闊的草場,也有陡峭的山壁。

由於高原氣候因素,陳塘鎮境內的植被垂直頒明顯,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野生動植物豐富,地質構造複雜,有很多誘人之處。特別是從定結縣縣城到陳塘鎮,途經莎爾鄉,該鄉有歷時約900年的兩座寺廟,還有距離陳塘鎮約20公里處的抗擊外國侵略者的遺址,這些都有很高的參觀、考古和研究價值。

經濟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經濟以林業為主,有原始林,面積3300公頃,主要樹種有松、杉、落葉灌木林等。

陳塘鎮雖然氣候宜人,適合農作物生長,可是山勢險峻,能開發成農田之地少之又少,所以,當地生產的糧食(山坡上種雞爪谷)不能自給。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背著木料、藥材、竹簍等特產,從陳塘徒步至日屋鎮(國家二級口岸)把土特產換成黃燦燦的青稞或者其他糧食的經歷。雖然當時陳塘到日屋都是險峻不平的山路,來回需要十多天,但為了糧食,為了生存,穿梭在路上的夏爾巴人還是絡繹不絕。

橋樑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朋曲一年四季在這裡奔騰著、咆哮著,水流湍急、濤聲如雷,人們根本無法涉足過河。不知是古人的智慧,還是上帝的安排,河谷最窄處分別立著兩塊巨石,而河中間的滔滔流水中又有巨石一塊,三點正好成一線。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裡有了一座供人行走的吊橋。

現在的鐵索吊橋用胳膊粗細的鋼絲拉著,上面鋪著木板,兩側則纏著幾道鐵絲,算是兩邊的欄桿了。人走在上面的時候,吊橋吱呀作響,鐵索左搖右晃,沒點膽量的人還真不敢過去。

實際上,我們今天行走的艱辛與古人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交通

去陳塘溝主要是兩條路:定結縣日屋鎮到陳塘鎮,定日縣曲當鄉到陳塘鎮。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座陸路孤島”。

陳塘很多地段實際無路,有的只是亂石、懸崖、深溝,馬且不能行,馱畜的氂牛也累得氣喘吁吁,常被石縫卡住蹄子。20世紀60年代,解放軍築路部隊曾將簡易公路修到日烏至陳塘之間的孔定。

定結縣日屋鎮到陳塘鎮:

先到藏嘎村

曾是日喀則唯一不通公路的鄉鎮,陳塘夏爾巴人解決交通不便問題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據格桑介紹,由國家投資修建的陳塘公路於2001年正式動工,由於陳塘地形複雜,再加上氣候惡劣等原因,使得陳塘公路施工難度非常大,進度也非常緩慢公路已經修到陳塘鎮的那當村,預計一兩年內陳塘公路可以全部完工。

到達方式:可先乘坐汽車或飛機到日喀則,再轉車到定結縣城,從縣城坐車到日屋鎮,再騎馬或步行前往。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2001年,陳塘人盼望已久的薩陳公路(陳塘—薩爾)開工重建;2006年公路最初只修到那當村;2012年,薩陳公路最終只修到藏嘎村,從藏嘎村到陳塘鎮還要步行近一個小時的水泥台階。拾階而上的辛苦: 從藏嘎村到陳塘鎮是向上的 水泥台階,它直通陳塘鎮和另外4個行政村。 水泥台階共有1800多級,盤旋而上,途中有政府修建的12座涼亭供人休息。陪同我們上山的年輕村官果果告訴我們,據說2005年這裡只是一條便道,泥巴路面上全是大小不一的碎石,一不小心就摔跤。

汽車行駛在盤山的薩陳公路上,異常險峻,道路只有一車寬,路的一邊是山體,另一邊要么是深不見底的溝壑,要么就是洶湧澎湃的湍急江水。

據說國家在修築薩陳公路時,做的規劃是直通陳塘鎮的。因為 山高坡陡,地很少,每一片地都無比珍貴,由於公路要占用大量的田地,陳塘人強烈反對,最終達成協定,公路只修到藏嘎,藏嘎到陳塘沿老路修台階路 。

朋曲河畔,1600多級石階盤旋而上,比塘、薩里、修修瑪、臥雪四個行政村錯落成鎮。

後到陳塘鎮上

藏嘎的路修好不過三年,陳塘人的觀念就發生了質的變化——修公路,勢在必行。

2017年1月定結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深入到項目實地,與參建單位人員一同查看陳塘鎮藏秀公路岔口至陳塘鎮公路工程、陳塘鎮藏嘎村至秀雄瑪公路工程、陳塘鎮藏嘎村至比塘村至沃雪村人行梯步工程,等等。

2017年4月《陳塘鎮 將告別 人背畜馱》報導:省道514線項目終點為陳塘鎮。

人行梯步

陳塘山高坡陡,有的村子只能修建人行梯步,規劃有幾條。個別村子難免要人背畜馱。

社會發展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是西藏的未改鄉(沒進行過民主改革)。2009年有6個行政村,390戶1963人,人均現金收入不足千元。由於地理閉塞,交通不便,至今進出陳塘鎮的所有物資,全靠人背畜馱。

衛生院 學校 電和觀念

2009年 陳塘鎮人大副主任次珠告訴我們說,這裡前進的每一步,對於外界而言只是小小不言的一步,但對我們陳塘來說,這步步都是一大步。尤其是近幾年,國家的興邊富民政策使陳塘各項社會事業和人民的生產生活等多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善和發展。

醫療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過去,陳塘的夏爾巴人生老病死幾乎聽天由命。現在全鎮的民眾都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一旦有病都會到鄉鎮衛生院去找醫生,不僅能得到及時的治療,自己也不用付多少醫藥費。

陳塘鎮衛生院是2006年正式成立的,從以前的一間小診所搬到目前這棟二層樓房的。醫務人員從過去的兩名增加到現在的4名,其中一名醫生還是正規衛生院校畢業的。有了科班出身的醫務人員,業務水平自然較過去有較大提高,衛生院還設立了內科、兒科、婦科和治療室等門診科室。

醫護人員的生活條件相當艱苦,什麼都要自力更生,我們去的那天他們都不在,說是下山背糧了。

教育

2006年,陳塘鎮中心國小進行了改擴建,由三年制變成六年制。記者看到,學校新建的教學樓、宿舍樓和食堂。由於放假,學生和大部分老師都回家了,只有家在陳塘的旦達老師一人值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他說,現在學校有13名教師,學生296名。2009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6%以上。

通電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幾年裡 陳塘的發展變化可以稱得上突飛猛進。2007年,對於陳塘夏爾巴人來說,是具有非常意義的一年。年初家家戶戶都通了電,陳塘無電的歷史徹底結束。為了慶祝,夏爾巴人通宵達旦跳啊、唱啊、喝呀,一直持續了幾天幾夜,整個陳塘都沸騰起來。現在陳塘鎮390戶夏爾巴人家中,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了電視,有的還購置了影碟機。陳塘鄉黨委副書記班典說。

有了電,夏爾巴人的生活多了亮麗,辛勤勞作之餘,電波給他們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一份精彩。傍晚,記者去拉珍家遠遠就聽到屋子歡笑聲一片。屋子裡主人一家圍坐在爐火前,正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裡播放的藏語小品節目,他們被演員們幽默滑稽的表演逗得開懷大笑。

住房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陳塘鎮[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夏爾巴人為主的鎮]

國家興邊富民行動開展以來,陳塘夏爾巴人的住房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從2004年開始,國家投資556萬元,對300多戶民房進行了改造,從而使陳塘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居。現在,一排排具有夏爾巴風格的、整齊劃一的新房拔地而起,人人都說政府的政策好,自己的福氣多。

治安

2007年夏,陳塘邊防派出所掛牌成立,鎮上的社會治安也明顯好轉。所長陳開德告訴記者,派出所成立至今,進行22場次法制宣傳教育,聽宣講的近4萬人次。通過宣傳教育,民眾法制觀念有所提高,打架鬥毆和聚眾賭博現象明顯減少。用陳塘夏爾巴人自己的話說,現在只要有一人被叫進了派出所,不僅一家人抬不起頭,整個村子的人都會覺得不光彩 。

示範點建設

2017年陳塘鎮列入自治區特色小城鎮示範點建設名錄。

旅遊

在著名的日喀則喜馬拉雅五美溝之一的陳塘溝位於朋曲下游。西部則是嘎瑪溝的底部所在。是夏爾巴人文化寶庫。有半小時央視紀錄片《幻彩定結》(從嘎瑪溝到陳塘溝) 。

陳塘通過利用定結縣一年一度的夏爾巴藝術節和日喀則的珠峰文化節,不斷擴大對外宣傳,並且每年投入30萬元發展和保護夏爾巴民俗文化。

定結縣打算在陳塘鎮建立夏爾巴民俗文化村,完善相關旅遊設施,吸引更多遊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