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科

陳啟科(1906—1930),男,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1906年1月29日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20年考入長沙縣開物農業中學,兩年後考入長沙廣雅中學,積極參加社會進步活動,閱讀了《共產黨宣言》等書刊,思想更趨進步。 1924年春,廣州陸軍講武堂秘密來長沙招生,他通過考試被錄取,與陳賡等取道武漢、上海、經香港赴廣州入學,學業成績優異,深得教官讚許,孫中山到校檢閱訓話時,亦予以嘉獎,同年6月,黃埔軍校開辦後,與左權等100名講武堂學員轉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第六隊學員。

基本信息

人物資料

姓 名:陳啟科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湖南長沙
出生年月:1906年
犧牲日期:1930年10月05日 

人物生平

在黃埔軍校期間,參加了三次大的軍事行動:一次是平息廣州商團叛亂,一次是平息廣東軍閥陳炯明的叛亂,第三次是平息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的武裝叛亂;戰鬥中,他機智勇敢,衝鋒在前,升為連長、副營長,兩次受到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接見;在陳賡、左權的幫助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2月,黃埔軍校中共特別支部組織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他是主要負責人之一,並在該會出版的《青年軍人》、《中國軍人》、《兵友必讀》等雜誌上發表署名“宇一”的文章,對國民黨右翼分子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黃埔軍校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工作,不久,與左權等被保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中大留學生中,國民黨右翼分子和托派分子挑撥國共兩黨黨員之間的關係,在中共支部領導下,他與右翼分子和托派分子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幫助留學生劃清革命與反革命的界限。

蔣介石叛變革命後,他在聲討大會上發言,痛斥蔣介石的反動罪行,兩年後,又調到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與劉伯承和左權同校,參加過蘇軍的軍事演習,並受蘇聯政府委派,到南斯拉夫、捷克、土耳其等國考察軍事。

1930年夏畢業後,回到上海,分配到中央軍委工作,主管東南數省黨的地下工作,曾多次冒險為紅軍籌措軍需,還翻譯了蘇聯的軍事著作《全民軍事化》。

不久,黨中央派他去江西蘇區任紅三軍團參謀長,途經武漢時,因地下黨組織和交通站遭破壞,無法前往;他在武漢開展地下工作時,由於叛徒出賣而被捕,任憑敵人以高官誘降或酷刑逼供,他始終堅如磐石,1930年10月5日在武昌東門外英勇就義,年僅24歲。

人物紀念

陳啟科犧牲後,哥哥陳啟熙將他的遺體安葬於湘陰縣蘇家坡。1952年,長沙縣人民政府將烈士遺骸遷回長沙縣金井區拔茅田樂陶園安葬,並修墓立碑,舉行了有千餘人參加的追悼大會,以告慰烈士在天之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