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湯[《片玉痘疹》]

除濕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片玉痘疹》卷十。具有內滲其濕,外燥其表,令好收靨之功效。主治①《片玉痘疹》:痘瘡,如初飲冷水,浸濕脾胃以致收靨不齊者。②《醫宗金鑒》:痘當收斂之時,有因濕盛而不得收斂者,其現證輕則有孔漏漿,重則遍體潰爛,肚腹脹、小便短。

組成

羌活、蒼朮、防風、木通、豬苓、澤瀉、白朮、赤芍、官桂。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內滲其濕,外燥其表,令好收靨。

主治

①《片玉痘疹》:痘瘡,如初飲冷水,浸濕脾胃以致收靨不齊者。②《醫宗金鑒》:痘當收斂之時,有因濕盛而不得收斂者,其現證輕則有孔漏漿,重則遍體潰爛,肚腹脹、小便短。

附方

名稱:除濕湯

組成:全蟲10g,豬鴉角10g,皂刺20g,黃柏15g,枳殼15g,苦參10g,白鮮皮25g,威靈仙20g,生槐花2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分服

主治:可治療頑固之慢性濕疹

出處:《趙炳南,北京中醫醫院》

功用:熄風止癢,除濕解毒

名稱:除濕湯

組成:羌活、蒼朮、防風、豬苓、澤瀉、木通、白朮、薄荷、桂枝、赤茯苓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痘瘡多飲冷水,濕浸脾胃,收靨不齊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點校本第11冊兒科下卷459-500》

名稱:除濕湯

組成:龍膽草9克,白茅根30克,生地黃15克,大青葉15克,車前草15克,生石膏30克,黃芩9克,六一散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一切濕熱所致的急性皮膚病,如急性濕疹,過敏性皮炎,藥物疹,皰疹樣皮炎,玫瑰糠疹,植物日光性皮炎等

出處:《北京中醫醫院皮科》

功用:清熱,涼血,除濕

名稱:除濕湯

組成:半夏(湯洗)、厚朴(去粗皮,切,薑汁炒)各30克,藿香葉(去土)15克,陳皮(去白)15克,甘草(炙)9克,蒼朮(切,米泔浸,炒赤)30克

用法:上藥銼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薑7片,紅棗l枚,煎至160毫升,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周身沉重,吐痢俱作

出處:《世醫得效方》卷四

功用:燥濕健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