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極化型肌松藥

除極化型肌松藥,其分子結構與ach相似,並且在神經肌肉接頭處不易被膽鹼酯酶分解,因而能產生與ach相似但較持久的去極化作用。

定義

(depolarizing muscular relaxants)這類藥物與運動終板膜上的N2膽鹼受體相結合,產生與Ach相似但較持久的除極化作用,使終板不能對Ach起反應,骨骼肌因而鬆弛。 肌松作用可有2個時相。第1相是持久除極阻斷,大量或反覆給藥後進入第2相,此時對神經肌肉的阻滯房室已由除極化轉變為非除極化。

特點

①最初可出現短時的肌束顫動,與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在藥物作用下除極化出現的時間先後不同有關。
②連續用藥可產生快速耐受性。
③抗膽鹼酯酶藥新斯的明不能拮抗其肌松作用,反而使其降解(琥珀膽鹼可被膽鹼酯酶水解)減少,作用增強,故不能用於琥珀膽鹼過量中毒的解救。
④在臨床用量時,並無神經節阻斷作用。

代表藥物---琥珀膽鹼(succinylcholine)

又稱司可林(scoline),由琥珀酸和兩分子膽鹼組成。

琥珀膽鹼琥珀膽鹼

【藥理作用】

靜脈注射10~30mg琥珀膽鹼後,患者先出現短時間肌束顫動。1min內即轉為鬆弛,通常從頸部肌肉開始,逐漸波及肩胛、腹部和四肢。在2min時作用最達高峰,5min內作用消失。為了達到較長時間的肌松作用,可採用持續靜脈滴注法。
肌松作用以頸部和四肢肌肉最明顯,面、舌、咽喉部肌肉次之,而對呼吸肌麻痹作用不明顯,肺通氣量僅降低25%。

【體內過程】

琥珀膽鹼在血液中被血漿假性膽鹼酯酶迅速水解,1min內血漿中總量的90%已被水解,其餘部分在肝中被水解。
首先水解成琥珀單膽鹼,肌松作用明顯減弱;然後又進一步水解成為琥珀酸和膽鹼,肌松作用消失。僅有不到2%琥珀膽鹼以原形從腎排泄。
新斯的明抑制血漿假性膽鹼酯酶而加強和延長琥珀膽鹼的作用。

【臨床套用】

靜脈注射作用快而短暫,對喉肌的麻痹力強,故適用於氣管內插管、氣管鏡、食道鏡等短時的操作。靜脈滴注適用於較長時手術。
因可引起強烈的窒息感,故對清醒的患者禁用。一般繼硫噴妥鈉靜脈注射後給藥,成人短時外科手術,通常用1%~5%氯化琥珀膽鹼溶液靜脈注射,劑量為0.5~1.0mg/kg,為了達到長時間肌松作用,可用5%葡萄糖液配製後靜脈滴注,對此藥反應的個體差異較大,須按反應情況控制滴速,以達到滿意的肌松程度。

【不良反應及套用注意】

窒息
肌束顫動
血鉀升高
其它:增加腺體分泌,促進組胺釋放。特異質反應表現為惡性高熱。

【藥物相互作用】

在鹼性溶液重可分解,不宜與硫噴妥鈉混合使用。
凡可降低假性膽鹼酯酶活性的藥物均可使其作用增強,如膽鹼酯酶抑制劑、環磷醯胺、氮芥等抗腫瘤藥、普魯卡因、古柯鹼等局麻藥。
有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卡那黴素及多粘菌素B也有肌肉鬆弛作用,與琥珀膽鹼合用時,易致呼吸麻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