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故納新

除故納新

“除故納新”是指除夕進行大掃除的風俗。

“除故納新”是指除夕進行大掃除的風俗。

除故納新除故納新

除故納新 簡介


“除故納新”是指除夕進行大掃除的風俗。
在中國民間,除夕的風俗是很多的。 除夕大掃除的風俗由來已久。除夕前幾天,人們要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到了除夕這一天,人們還要進一步大掃除,進行“除故納新”。

古老傳說

據說,古代神話中顓頊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好吃懶做,平日穿著破爛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凍又餓,死在屋角。所以,除夕這天,人們乘大掃除機會,把家裡的破爛衣服和剩飯剩菜拿出來,在新的一年來臨前倒掉,表示不讓貧窮到家裡來。

中國歲時風俗(十二月)

十二月
十二月初一
臘月風俗之“跳灶王”。《清嘉錄》載:“越朔,乞兒三五人為一隊,扮灶公灶婆,各執竹枝,嗓於門庭以乞錢,至二十四日止,謂之”跳灶王“。
臘月初二
臘月初三
臘月初四
臘月初五
臘月初六
臘月初七
驅儺。臘日前一日行儺儀。
臘月初八
蠟(示旁)祭。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示旁),秦曰臘。蠟(示旁),通作“蠟”,也作“臘”。蜡祭,合祭百神,臘祭為祭祖廟。周時,各為一祭,秦漢時改為臘。按,周以十月為歲終,故臘在孟冬即十月,而蠟於十二月。漢以後行夏曆,所以臘日在十二月,以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為臘日。《京荊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蠟日。”故稱十二月為臘月,是日為臘日。其俗食臘八粥。
吃臘八粥的記載最早見於宋筆記中。其中有記載大儺時吃赤豆“人口粥”。宋羅泌《路史•後記二》注引《歲時記》:“共工氏有不才子,以東至日死,為厲,畏赤豆,故做人口粥以禳之。”
一說源於佛教。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寺廟有“供粥”之舉。至明清更重此節,且在民間廣為流傳,效庵寺,皆食臘八粥。俗傳,冬季食用臘八粥有健身防病之效。
一說源於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給地主扛活,一日飢餓難忍,於鼠洞中掘食物煮成粥食。登基以後一年臘八日想起,命人用各種雜果米類煮成粥,吃了以後十分高興,賜名“臘八粥”。
臘月初九
臘月初十
臘月十一
臘月十二
三九之日。
臘月十三
臘月十四
臘月十五
大寒。《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呂氏春秋•慎人》:“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我國大部普降霜雪,進入嚴寒高峰。俗有:“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殺豬宰羊,皆大歡喜。”農業積肥之期。物候為:雞乳,征鳥厲疾,水澤腹堅。
臘月十六
臘月十七
祭窖神。窖神,陶瓷業和近代煤炭業的保護神。有很多位,既有神神,亦有人神,最著名的人神童賓。其祠稱“佑陶靈祠”,俗稱“風火仙祠”。瓷都景德鎮即有風火仙祠,設童賓龕,當地“窖民奉祀維謹,酬獻無虛日,甚至俳優奏技數部,簇於一場搬演。”
北京西郊門頭溝祭窖神,窖神廟演戲酬神。
山西太原冬至節祭窖神。《明仙峪記•篹四》云:“冬至節,窖戶各祀窖神,祀以墨羊。窖黑子醮錢共祭窖神,大窖工人眾多,則祀黑羊;小窖工少,則禮酒肴。臘月十八日,窖戶祀窖神,大窖以豬,小窖以肉。”
臘月十八
臘月十九
臘月二十
臘月廿一
臘月廿二
臘月廿三
祭灶節,亦稱“小年節”、“祀灶節”等。灶神,漢民族的守灶之神,被奉為一家之主,又稱“灶王”、“灶王”、“灶君”、“灶君菩薩”、“東廚司命”。古時有五祀,及門、戶、灶、中留(雨頭)、行,《禮記•月令》有孟夏祀灶之說。至漢時始改為臘月二十三日舉行。《後漢書•陰子方傳》曰:“陰子方臘月晨炊,而灶神形現,子方在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至是以後,暴至巨富……故後常以臘月祀灶。”《抱朴子•徽旨》中說灶神“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灶神逐漸成了掌管各家禍福、監視人們行為的神靈。宋代以後,每到臘月二十三、四日人們都要祭灶神,祭品豐盛,明清以後只用膠牙糖和糯米花糖,(俗稱灶糖),人們試著以此黏住他的嘴,叫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到除夕時再恭敬的接回來。現民間多於是日購“糖瓜”,謂“糖瓜祀灶,新年來到”。
臘月廿四
臘月廿五
玉帝出巡日。這一天玉帝要下屆巡視,考察人間善惡,因此這一天有接送玉帝的習俗。趕亂歲。北方地區稱臘月二十五日至除夕為“亂歲日”,亦稱“婚嫁吉日”。《帝京歲時紀勝•亂歲日》云:“廿五日誌除夕傳為亂歲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鏇駕,諸凶煞俱不用事,奪於此五日內婚嫁,謂之百無禁忌。”另古代亦稱大寒後十日為陽宅亂歲,嫁娶無忌,故家貧不能成禮者多搶在此幾日內嫁娶,謂之“趕亂歲”。今嘉男俏女亦多選年底成婚。
臘月廿六
臘月廿七
臘月廿八
臘月廿八
臘月廿九
立春。“立”,即“開始”之意。《群芳譜》云:“立,建始也。春氣始而建立也。”故名。中氣。立春為二十四節氣第一個節氣,春季的開始。農驗有:“春打六九頭”、“交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三日,百草發芽”等。預示農事活動即將開始。物候為: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涉(左耳旁)負凍。立春時有“鞭春”之俗,亦稱“鞭春牛”、“鞭土牛”、“打春牛”等。“春牛”漢代始塑土為牛,已策勵春耕。為立春日祈豐年的活動。起源較早,《州禮月令》云:“出土中已送寒氣。”唐宋時盛行,其儀改為立春日,故稱“鞭春”。立春日,行迎春儀式,人們抬著身上披紅掛綠、頭插金花的春牛,由“句芒神”牽行,官吏以采棒擊打土牛,牛倒,五穀流散。百姓有拾取春牛身上落下的土快和牛肚子裡流出來的穀粒之俗。還有剪貼采勝之俗。咬春。《燕京歲時記》曰:逢立春日“婦女等多買羅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同時,一般人家多烙“春餅”,卷以豆芽、青韭、冬粉、醬肉等咬食之,又稱“食春菜”。 臘月三十除夕。又叫“除夜”、“歲除”,俗稱“年”。俗諺有:“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除夕的風俗很多,如守歲、饋歲、別歲、散歲、辭歲、踩歲、熰歲、飲屠蘇等。守歲流傳至今,晉《周處風士記》:“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此外,宋時除夕驅儺。據載,從前還有一種“除故納新”的習俗。在除夕留一點剩飯,初一日倒掉,也叫送窮,後來改在蒸月初五日。還有封井之俗,接神之後進行,到初三、出四日才開,是祭祀井水公井水媽之意。還有照田蠶之俗,亦稱“照田財”、“燒田蠶”、“燒田財”等,除夕或正月十五行,為祈求桑蠶豐收。另外,辭歲亦指祭祖、敬天地後,食年飯送別舊歲之意。還有接財神之俗。還有鏡聽之俗,亦稱“凡鏡聽”、“聽響卜”。

春節趣事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 “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農曆年12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叫做除夕。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後的一夜去掉,迎接將要來臨的新的一年。在中國,除夕,又叫做“除夜”,“年夜 ”,也叫做“年三十”。

在中國民間,除夕的風俗是很多的。 除夕大掃除的風俗由來已久。除夕前幾天,人們要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到了除夕這一天,人們還要進一步大掃除,進行“除故納新”。這種習俗來源於古代的傳說,據說,古代神話中顓頊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好吃懶做,平日穿著破爛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凍又餓,死在屋角。所以,除夕這天,人們乘大掃除機會,把家裡的破爛衣服和剩飯剩菜拿出來,在新的一年來臨前倒掉,表示不讓貧窮到家裡來。 掃除之後,人們就在自己的家門貼上春聯,掛上燈籠,營造出一派節日景象。 在民間,除夕要喝一種叫做“屠蘇”的飲料,它是用酒或水製成的。 傳說,在一間叫“屠蘇”的茅屋裡,住著一個很不尋常的人,他專門在山林里採集草藥。每當除夕時,他就將配製好的中藥,往鄉鄰的屋裡送,並告訴鄉親,來年初一時給全家人喝,可以驅病消災。他還毫無保留地將藥方告訴鄉親,於是鄉親們就稱這種藥為“屠蘇”。 “屠蘇”到底是什麼?據古代藥書記載,它是由大黃、桔梗等7種中藥研製而成,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夕夜,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傳統習慣。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年夜飯。 在中國各地,吃團圓飯並不都一樣。在南方,這頓飯一般有十幾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魚,因為這是漢字“富裕” 的諧音。在北方,團圓飯大多是餃子,全家人一齊包,這是一種把美味肉餡包在圓形的薄麵皮里的食品,包好後,用開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熱熱鬧鬧地聚餐。“餃子” 具有象徵團聚的意思。 除夕晚上,大人帶著孩子到親朋好友家裡送禮,拜年,叫做“饋歲”;邀請別人到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飯,叫做“別歲” ;叫完飯,大家互相祝賀道謝一番,各自回家,叫做“散歲” ;在家裡,晚輩要向長輩行禮,長輩對晚輩囑託幾句,還要給沒有工作的小孩子壓歲錢,並互相祝賀,叫“辭歲”;這時,大家都不願去睡覺,一家人或看電視、或打牌等等,享受天倫之樂,直到新一年的到來,叫做“守歲”。 “守歲”是最普遍的一項除夕活動。中國古代詩人陸游在 “守歲”詩中,曾寫有“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譁”的佳句。守歲時,小孩子最高興,平時受大人管得比較嚴的孩子,到了此時也不受規矩的約束,可以同大人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守歲到元旦天明,充滿了辭舊迎新的歡樂氣氛。

"年”,原不是節日,而是一種動物。傳說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的兇猛。它們聚集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隻,少則幾百隻。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說,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隻虎豹熊羆和幾十個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鬥爭,一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個洞穴中多達百人,在與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年雖兇惡性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拚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趕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們早早起來,互相問好。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賀。小孩子還要跪下給大人磕頭,感謝大人他們小一輩。以後,便逐漸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頭互相拜年的習俗。 黃帝統一各部落後,帶領群民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為了徹底解除年對人們的巨大威脅,黃帝與應龍、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議採取什麼辦法。有人主張遷居,有人主張捕殺。最後根據黃帝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採取徹底消滅的辦法。於是,當嚴冬來臨時,各部落都組織一支百人的隊伍去捕殺群年,經過十幾個嚴冬的不斷捕殺,年越來越少,成群結隊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並不甘心就這樣絕種,傳說它又變成了一隻九頭鳥,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飛出來用鼻子聞各家各戶飄出的香肉味,聞著聞著,嘴裡就流出來帶血的涎水。這種帶雪的涎水掉到誰家院裡,誰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後來,人們發現九頭鳥最怕燒柏樹葉的煙味。所以每到冬天,人們就採集柏樹葉,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把柏樹葉燒起來,升起滾滾濃煙,嚇得九頭鳥再也不敢飛出來了。從此後,每逢過年三十晚上,燒香便成為一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除夕的傳說

中國農曆年12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叫做除夕。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後的一夜去掉,迎接將要來臨的新的一年。在中國,除夕,又叫做“除夜”,“年夜”,也叫做“年三十”。

在中國民間,除夕的風俗是很多的。 除夕大掃除的風俗由來已久。除夕前幾天,人們要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到了除夕這一天,人們還要進一步大掃除,進行“除故納新”。這種習俗來源於古代的傳說,據說,古代神話中顓頊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好吃懶做,平日穿著破爛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凍又餓,死在屋角。所以,除夕這天,人們乘大掃除機會,把家裡的破爛衣服和剩飯剩菜拿出來,在新的一年來臨前倒掉,表示不讓貧窮到家裡來。

掃除之後,人們就在自己的家門貼上春聯,掛上燈籠,營造出一派節日景象。 在民間,除夕要喝一種叫做“屠蘇”的飲料,它是用酒或水製成的。 傳說,在一間叫“屠蘇”的茅屋裡,住著一個很不尋常的人,他專門在山林里採集草藥。每當除夕時,他就將配製好的中藥,往鄉鄰的屋裡送,並告訴鄉親,來年初一時給全家人喝,可以驅病消災。他還毫無保留地將藥方告訴鄉親,於是鄉親們就稱這種藥為“屠蘇”。 “屠蘇”到底是什麼?據古代藥書記載,它是由大黃、桔梗等7種中藥研製而成,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夕夜,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傳統習慣。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年夜飯。

在中國各地,吃團圓飯並不都一樣。在南方,這頓飯一般有十幾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魚,因為這是漢字“富裕”的諧音。在北方,團圓飯大多是餃子,全家人一齊包,這是一種把美味肉餡包在圓形的薄麵皮里的食品,包好後,用開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熱熱鬧鬧地聚餐。“餃子”具有象徵團聚的意思。

除夕晚上,大人帶著孩子到親朋好友家裡送禮,拜年,叫做“饋歲”;邀請別人到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飯,叫做“別歲”;叫完飯,大家互相祝賀道謝一番,各自回家,叫做“散歲”;在家裡,晚輩要向長輩行禮,長輩對晚輩囑託幾句,還要給沒有工作的小孩子壓歲錢,並互相祝賀,叫“辭歲”;這時,大家都不願去睡覺,一家人或看電視、或打牌等等,享受天倫之樂,直到新一年的到來,叫做“守歲”。

“守歲”是最普遍的一項除夕活動。中國古代詩人陸游在“守歲”詩中,曾寫有“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譁”的佳句。守歲時,小孩子最高興,平時受大人管得比較嚴的孩子,到了此時也不受規矩的約束,可以同大人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守歲到元旦天明,充滿了辭舊迎新的歡樂氣氛。

迎神接福過大年

除故納新除故納新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充滿喜悅地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是我國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千百年來,各種名目繁多的年俗慶祝活動因為人們的創意而異常豐富多彩。不過在這些代代相傳的傳統背後,都流傳著一個個蘊味無窮的神話傳說呢!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有必要逐一了解它們。

一、“年”的傳說
春節有個俗名叫“過年”。“年“是太古時期一種非常兇猛的怪獸,深居于海底或者深山密林中,專食禽獸。每年都有那么一天,年總要上岸或者下山,來到人間村落大肆吞食百姓,換換口味嘗嘗鮮。而且它的胃口極大,每次都成百上千的人被活吃掉。所以人們談“年”色變,算準了“年”肆虐的活動時間是每年的最後一夜,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頭”。
由於“年”的橫行無忌,人間的老百姓個個提心弔膽,怨恨沖天。驚動了太白金星和地藏王菩薩。兩位神仙一商量,就派神農祖到大地來收“年”。
這一年的臘月三十,人間村村寨寨的人們又扶老攜幼逃往深山,準備躲避年獸的傷害。此時,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大步起進村里來。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不料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大吃一驚,定睛細看,但見老者鶴髮童顏、精神矍鑠,大非凡人。於是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老者留在家裡,自己則上山避難去了。
原來這老者正是神農老祖。子夜時分,年獸飛沙走石,闖進村子。它左顧右盼不見有人,只有村東頭老婆婆家門上巾著用桃木板染成紅色的批符,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怒視片刻,狂叫一聲向老婆婆家撲來。
哪曾想這次與往常不同,將近門口,院內突然傳來“砰砰砰”的爆響聲,接著湧起一團紅通通的火光,一堆竹子正在“劈劈啪啪”地燃燒著。年一聽一瞧,頓時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闖了。原來它最怕紅色、火光和作炸響。
這時,老婆婆家門庭大開,神農老祖身披紅袍飛身而出。他從袋囊中取出打獸鞭,對準年的屁股就是一鞭,並抬腳踏在年頭上,怒斥道:“畜牲,你吃人無數,罪孽深重,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說罷,從腰間取下兩片瓜缽,對準年一合,就反它合在瓜缽里了。而此刻已經是凌晨,也就是正月初一了。
由於神農老祖除年獸的時間,正巧是農曆臘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交替之時,後來老百姓就把這一時段叫做“過年”,即避過“年”的意思。
神農老祖臨走前,擔心年還有同夥會來滋擾,於是傳授了老婆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貼紅紙、掛對聯(桃符演變)、放鞭炮(爆竹演變);全家人還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燈火通明,守更待歲。漸漸地,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演變成了幾千年來因因相襲的春節必備節目。

二、“除夕“的傳說

中國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叫做“除夕“。關於除夕,也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話說“年”自從被神農老祖收服後,跟隨神農上了天庭,成為天界瑞獸,從此人間太平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料又出了一隻惡獸,這惡獸長得說龍不像龍、說麒麟不像麒麟,面目猙獰可怕,而且性格貪婪,比年更加兇殘,天天都要來危害人間。心驚膽戰的百姓們只好輪流準備好酒好菜侍候它,可它不但貪吃,兼且好色。只要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兒,吃飽了就要去糟蹋她,人們叫它“夕”。老百姓對夕恨得要死,就燒香向灶王爺求助。

然而灶王爺年老力衰、法術微薄,根本不是夕的對手,只好上天報告玉皇大帝。玉帝便決定派年去消滅夕。

變身少年獵人,化名七郎,攜帶紅綢、炮仗、寶弓,在一個繁華的市鎮上埋伏了下來。他早已算準,這個鎮埠廣人稠、有很多美食養女。夕肯定會來此地。

果然,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月黑風高,怪獸夕闖入鎮中作惡,被暗中監視的七郎窺了個正著。七郎取出炮仗點燃,“嗖”地一聲朝夕扔去,夕猛然聽到“砰”地一聲巨響,嚇了一大跳,還沒回過神來,只覺得眼前又是一花,一大片紅色的綢緞已經將自己連頭帶身子蒙了起來。夕拚命地掙扎,想要擺脫紅綢的遮蔽。七郎急忙引弓猛射一箭,作惡多端的“夕”就這們被除掉了。

從此,人們就把農曆臘月三十晚上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鞭炮、在大門上貼紅紙(代替紅綢),以示除故納新、迎福接瑞。而為了感激年的功績,就在除夕後的第一天來紀念、供奉年。

三、春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這首王安石的名詩中,“新桃”和“舊符”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新春伊始,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貼春聯。那么春聯是怎么來的呢?

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遠古時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又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桃樹的東北端有一個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垂下來垂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這就是“鬼門”,乃鬼魂出入必經之路。天帝擔心度朔山的鬼怪太多,回到人間作祟,就派了神荼,鬱壘兩位神將去把守鬼門。他們一個提著繩索,一個牽著猛虎,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繩索捆去餵老虎。所以,天下鬼怪都害怕他們,也害切怕桃樹。於是,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長方形桃木刻上神荼、鬱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鎮鬼避邪。《後漢書。禮儀志》“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宋史肥袷蘭搖吩兀漢笫窆髏詳剖且晃淮蟠嗜耍?/SPAN>964年的除夕,他令學士辛寅在桃木板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但辛學士的作品詞仗不工,孟昶很不滿意,於是他親自提筆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第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春聯視為雅事,其載體也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春聯在民間真正普及,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據清代《簪雲樓雜話》記載,朱元璋定都金陵後,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一律要在門上貼春聯,以示慶賀新朝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但是有一戶人家的門口竟然沒貼。原來這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年前又事忙,尚未請人代筆。朱元璋聽後,欣然揮毫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聯意貼切、幽默,十分不凡。後來閹豬主人獲悉這竟然是皇上御筆親制的春聯,連忙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為傳家寶。民間千家萬戶見太祖爺對春聯如此重視,以後就都用象徵吉祥、避邪的紅紙書寫張貼春聯,慢慢地,這一充滿春意、喜氣的習俗就固定下來,成為我國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

四、鬥神

正月初一,貼完春聯,就該貼鬥神了。鬥神,即守衛門戶之神靈,只要大門上貼上兩位鬥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避而遠之。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鬥神總是成雙成對。最早的一對鬥神即是上文所述的神荼、鬱壘兩兄弟。

至唐太宗時,鬥神的位置逐漸被秦叔寶、尉遲恭所取代,其緣由在於李世民。當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弒兄殺弟,又逼迫父親李淵退位,自己才當上了皇帝,因此內心深處總有愧疚之感。每當夜深之際,他都好像聽見寢宮外有鬼魅呼號,並往屋裡扔磚瓦,徹夜不得安寧。無奈之下,唐太宗只得把此事告訴群臣。開國功臣秦叔寶和另一位大將尉遲恭自告奮勇願意到宮門口守夜驅鬼,當晚兩人披甲頂盔,手執武器,在寢宮門口守了一夜,冤死的鬼魅不敢再來騷擾,唐太宗果然睡了個好覺。

可後來又發生一件事,涇河龍王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助。李世民港口答應,到了斬龍之時,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弈。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打了個盹兒,就魂靈出竅,將龍王斬了。龍王的鬼魂抱怨唐太宗言而無信,便夜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唐太宗只好又令秦叔寶、尉遲恭在宮門站崗,果然又一夜平安無事。但總不能天天晚上叫兩位開國元老當“霓紅燈下的哨兵”吧!唐太宗遂命巧手丹青,畫下二將手執鋼鞭、銅鐧的威武戎裝像,貼於宮掖左右門上。此事傳播開來,秦叔寶和尉遲恭就漸漸被奉為新的鬥神,並走入了民間千家萬戶。

在民間,鬥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民間的鬥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強兵利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宋元之後,民間的鬥神變化繁多,其中較為流行的還有關羽、張飛、溫喬、岳飛、孟良、焦贊等古代忠臣名將。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強、貧富皆愛的鬥神,依然是秦叔寶和尉遲恭!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位專貼在後門的鬥神。因為後門一般多為單扇門,所以只有一位鬥神。是誰呢?大多為捉鬼神鍾馗或大唐丞相魏徵。鍾馗善捉鬼,人人皆知;而魏徵自斬了涇河老龍王之後,老龍王的鬼魅要號冤,又無法從前門二將的雙鐧雙鞭下闖過,便轉至皇宮的後宰門。時間一長。老龍王的冤魂漸漸地沒落下去,而魏徵手持誅龍寶劍驅邪的形象也使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後門鬥神。

五、福星到

新年之始,盼的就是“春滿人間福滿門”。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鬥神桃符,貼春牌兒……”其中的“貼春牌”就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是諸事和諧吉順的總稱,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以住,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人們故意把“福”字倒過來貼,寓意“福倒了——福到了”!“福”還與“富”諧音,通裕、通善、通祥,可以說是好彩頭多多。

在仙界也有一位神仙專司掌管萬民的旦夕福禍,他就是福星。

古人認為浩渺無際的星空是眾神的居所,木星就被看做是歲星或者福星。《天官沸欽肌防鎝病八晷撬眨芙蹈S諉瘛!弊罟爬系母P切蝸螅罨嬤鋪焯瞥逼詰男槍儺蝸瘛段逍嵌慫尥肌分小8猛濟杌媼私鵡舅鶩廖逍嗆投誦撬薜男蚊病E旁謚諦侵椎母P牽凡克苹⒎腔ⅰ⒁凰吭艙觶磣偶蚱映ど潰滔ザ拇焦ぞ呤且恢凰洞蟮囊爸恚餼褪俏頤撬賴淖鈐緄母P切蝸蟆?晌蔚筆彼難燦虢裉煊腥鞝舜蟮牟罹嗄兀吭吹筆彼且簧磯埃仁歉P怯質撬晷牽本弒訃楹托紫盞牧矯嫘裕瞎┓羈梢緣酶#崧胺副卦庠只觥5孀潘晷切紫盞囊幻奼幻竇湓醬嚼肫媯嗣欠炊橇慫晷竊匆彩譴透P槍佟=ソサ兀P怯肓釗司次返乃晷欠值姥鑔穡懶⒊晌嗣瞧淼桓F透T說吶枷瘛?/FONT>

福星的人格化轉變是從唐朝開始的,最終分成兩支。一說福神乃道州刺史陽城,因其有抵制進貢侏儒的善政。遂被尊為福神;一說是太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為”賜福天官”。

據《新唐書。陽城傳》記載:唐德宗時,道州每年都要把身材矮小的侏儒作為貢品,送到宮中到太監。道州並無那么多侏儒,歷任道州刺史為了逢迎皇帝,只好把好端端的兒童置身於陶罐中,只露出頭部,由專人供給飲食,用這種殘酷的手段製造出畸形侏儒進貢。陽城出任道州刺史後,冒死上書當朝皇上,首次提出取消進貢侏儒的慣例。在他一番義正詞嚴的申述下,唐德宗良心發現,再加上朝野發對聲也頗大,進貢侏儒之事就此廢除。道州百姓十分感激這位救民於水火的父母官,於是建廟供奉。又因為陽城令道州城無數母子團圓,重獲家庭幸福,於是敬奉他為福星。星官消除天災,好官免去人禍,天上福星就這樣於人間清官合二為一,陽城廟也被稱為福神廟。

到了明清時期,由道教推出的“賜福天官”的名望越來越高,漸漸取代了過去的歲星和福神陽城,成為新一任福星。這一變化還要從天地水三官信仰說起。

三官信仰,淵源很早,東漢末張道陵開創五斗米道,為吸引更多信徒,便把民間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也納入自己的教義系統中,這其中為人治病水災是相當重要的儀式之一。其具體辦法是:將病人的姓名和懺悔寫成文書,一式三份,一份呈給天官,放在山頂;一份呈給地官,埋在地下;一份呈給水官,浸在水中。統稱“三官手書”。宣稱這三官能給人賜福、赦罪、解厄。這一信仰流布深遠,尤以“天官賜福”的說法最深入人心。歲月積澱,最終使天官成為影響最廣泛、信徒最多的頭號福星。

民間現在所供奉的福星畫像,既是以“天官賜福”為藍本。天官頭戴如意翅丞相帽,身穿繡龍紅袍,扎玉帶,懷抱如意,五綹長髯,有蝙蝠環繞身旁。“蝠”與“福”諧音,寓示福運騰騰,萬事如意。

值得一提的是,福星的神像經常與“祿星、壽星、喜星、財神”列出一起,作為吉星組合,成五星拱照之勢,寓意福、祿、壽、喜、財五運齊全!

六、迎喜神

粘戶紅箋墨色新,衣冠揖讓藹然親。

香燈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

這首迎喜神的歌謠,反映了中國民間“迎喜神”時的熱鬧場面。春節時,選擇第一個吉日,齊聚家人親友一道外出郊遊、奉祀,稱為“迎喜神”。喜神是吉神,也是春風撫慰、溫暖萬物之神,既能給人們帶來吉利、帶來歡喜,又能增添智慧、財運、官運。能助讀書人金榜題名、且新婚夫婦百年如意。在民間,喜神與財神、貴神、福神一起被視為吉神,立牌位供奉。但其無具體形象,方位應天象而變,遇到喜神則為大吉。和氣喜神,天人一理。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風光,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至於“喜神”究竟是誰,歷來說法不一,但主要有三位並列齊名:其一曰喜神即是商討王。此說源自《封神演義》,蓋因姜子牙封喜神即是天喜星,所以喜神殿又被稱作天喜宮。還有說喜神是唐玄宗或後唐莊宗,這兩個皇帝在歷史上都出名地愛好戲曲,既好俳優、又知音律、能度曲,被後世奉為梨園創始人和戲界祖師。由於他們善於替戲子勾眼畫眉,並發明了臉譜,而喜神正是形貌變換不定,因此唐玄宗和後唐莊宗遂被尊奉為喜神。

春節期間,奉祀喜神還有很多的講究。首先,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其次,迎喜神,若能驚起一隻野兔或山雞,則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慶。就是看風喜鵲、麻雀等小鳥,也是一種好兆頭。第三,回家的時候,老人們都習慣撿根柴放進口袋,取諧音“進財”,意喻招財進寶。

華北地區在新年第一天“迎喜神”,人們對準喜神所在的方位,在一定的時辰出迎,焚香、鳴炮、趕豬羊,效古時牲牢饗神之舉。《北平風俗類征歲時》亦載有老北京迎喜神的習俗;“院中有俗,元旦黎明,攜帕友走喜神方,謂遇得喜神,則能致一歲康寧。”

而巴蜀成都地區,則流行於春節時出南門,到武侯祠“游喜神方”,又稱“出天方”。喜神方,即喜神所在方向的地方,一般都為南方。因為在傳統的方位觀念中,南方與五色(黃青白赤黑)中的赤色、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相類似的概念。早在遠古蜀王時期,蜀人便有了以南方為尊、為吉利的觀念。這種觀念後來又被中原文化接受,帝王皆視南方為尊。於是,我國傳統文化普遍視南方為吉祥之方。您在春節期間,出門往南走,說不定就會碰上喜神喔!

七、祭灶

春節一般由祭灶揭開序幕的。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北方為二十三日)是灶王爺升天向玉帝匯報的日子,這一天要舉行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民間各戶於該日置酒、糖、果茶、香米等,焚香燭、紙錢、紙馬祀奉。屆時鞭炮齊鳴,氣氛熱烈,故有“過小年”之稱。送灶時,要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有麥芽糖、飴糖和面做成的糧瓜等。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而將麥芽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則是粘住他牙齒的意思。邊塗還要邊說:“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本刊於《食神》一文中已經敘述過,這裡重點講一個與祭灶相關的頗為有趣的神話故事。

話說古代一戶張姓人家有兄弟倆,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灶台,東街請、西街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這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他聽吩咐,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現在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弟弟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

次年臘月肚十四,也就是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祭日,深夜,畫師弟弟正在睡覺,朦朦朧朧間只覺得一個人向自己走來,定睛一看,竟然是亡故的大哥。他趕忙爬起身,慌慌張張地把全家人喊醒,兒侄媳婦們見到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地顯出張灶王的身影,也都驚呆了。張灶王開口說道:“我自去年升天后,玉帝念我壘灶神乎其技,已封我為‘九天東廚司命府君’,監察天下家宅善惡。然正人必先律已,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寧,令我有何顏面監管別家言行?現在你們又在鬧分家,實是氣煞我也!所以我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先拿你們嚴肅綱常。”兒侄媳婦們聽了這番話,立即跪地連連磕頭,並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畫師弟弟繪製了大量灶王的畫像分發給大夥,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逐漸就形成了臘月二十四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周朝開始,帝王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春節固定的儀式。

八、掃塵

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四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也稱掃房、撣塵,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用意在於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屆時千家萬戶都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有關掃塵的由來,有一個頗為詭異的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形影不離。三屍神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行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一次,三屍神又密報,人間在詛咒玉帝。玉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瀆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擊斬,一個不留。三屍神風奸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間,不管青紅皂白,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都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神發覺了他的行為,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時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標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界,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帝。玉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收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人間的這一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人們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就總是在送灶後開始掃塵,直忙到大年夜。

九、舞龍

舞龍起源於秦漢之際,經歷代而不衰。其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過節時常見的慶祝表現形式。人們在節日裡舞龍,奔游、跳躍、擺尾、飛騰,寄望萬物興旺,生機蓬勃,表現出節慶所特有的熱烈情感。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藥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來求醫。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您不是人吧?”龍王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上下騰飛舞動起來,果然從龍王腰間的鱗甲中抖出一條蜈蚣。大夫急忙拔毒、敷藥,龍王立刻就康復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對大夫說:“只要照我剛才舞的樣子,用草、竹、木紙、布等扎龍舞耍,以後民間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話傳出後,因為龍有靈神之氣,所言必然實現,所以人們第逢節慶都要舞龍祈福,並定下了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十、元宵節
從除夕夜開始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才算過了一個完整的年。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第十五夜(宵)舉行而來。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節”、“燈節”,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賞燈、猜燈謎,故名。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說法頗多,官方版本是“太一”說。史載漢朝時,皇室都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太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還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室,所以漢室,所以漢帝特意欽定“元宵節”作為對太一神的隆盛奉祀。
而民間則有另一個說法: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打殺它們。不料不一隻天庭的神鳥因為迷路而降到人間,卻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這神鳥是天帝的寵物,天帝得訊後非常震怒,就下令讓火神君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凡人們。人們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燒死了。”在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火神君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正旺,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漸漸就演變為了元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