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安胎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1.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 1.將阿膠搗碎。

阿膠簡介:

東阿盛產一種名貴中藥——阿膠。阿膠服之能滋陰補腎,安神定魄,強筋健骨,延年益壽,有病能治病,無病可強身。它與人參、鹿茸一起,並稱為中藥“三寶”,在國內外都深受歡迎。網路一查全國到處都有藥廠生產阿膠,特別是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都產阿膠,但是他們都叫驢膠或驢皮膠,只有東阿產的叫阿膠,這是為什麼呢?阿膠,據史料記載,已有2500年歷史,正宗阿膠的製作,除採用傳統工藝外,制膠用水也非常講究,所謂“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若水質不符合正宗阿膠的要求,則阿膠的功效可能要打折扣了,1935年前世界書局出版,人民衛生版社再版的《中國藥學大辭典》阿膠項目載:“每年春季,選擇純黑無病健驢,飼獅耳山之草,飲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殺取皮……”,由此看出水是古時毛驢飲水和泡皮熬制阿膠的唯一水源。用東阿水製作阿膠,才算是保持了正宗阿膠的傳統特色。阿膠是什麼呢?

阿膠是什麼?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Equus asinus L.及其他驢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用蛤粉炒成珠者稱阿膠珠。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肝、腎經。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套用與配伍】
1.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為補血之佳品。常與熟地黃、當歸、黃芪等補益氣血藥同用。
2. 用於多種出血證。止血作用良好。對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尤為適宜。治血熱吐衄,配伍蒲黃、生地黃,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虛倦神怯,配伍人參、白及等,如《痰火點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參、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膠散;治便血如下豆汁,配伍當歸、赤芍等,如阿膠芍藥湯;治先便後血,配伍白芍、黃連等,如《醫林集要》阿膠丸;治沖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黃、艾葉等,如膠艾湯。
3. 用於陰虛證及燥證。能滋陰潤燥。治溫燥傷肺,乾咳無痰,配伍麥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湯,治熱病傷陰,虛煩不眠,配白芍、雞子黃等,如黃連阿膠湯;治熱病傷陰,液涸風動,手足瘈瘲,配龜板、牡蠣、白芍、生地黃等,如大定風珠。
【用法用量】入湯劑,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用阿膠珠,可以同煎。
【使用注意】本品性滋膩,有礙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阿膠名家論述

1. 《湯液本草》:

阿膠益肺氣,肺虛極損,咳嗽唾膿血,非阿膠不補。仲景豬苓湯用阿膠,滑以利水道。《活人書》四物湯加減例,妊娠下血者加阿膠。

2. 朱震亨:(阿膠)

久嗽久痢、虛勞失血者宜用。若邪勝初發者,用之強閉其邪而生他證。

3. 《本草綱目》:

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故能清肺益陰而治諸證。按陳自明云:補虛用牛皮膠,去風用驢皮膠。成無己云:陰不足者,補之以味,阿膠之甘,以補陰血。楊士瀛云:凡治喘嗽,不論肺虛、肺實,可下可溫,須用阿膠以安肺潤肺,其性和平,為肺經要藥。小兒驚風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膠倍人參煎服最良,阿膠育神,人參益氣也。又痢疾多因傷署伏熱而成,阿膠乃大腸之要藥,有熱毒留滯者,則能疏導,無熱毒留滯者,則能平安。數說足以發明阿膠之蘊矣。

4. 《本草經疏》:

阿膠,主女子下血,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胎不安及丈夫少腹痛,虛勞贏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等證,皆由於精血虛,肝腎不足,法當補肝益血。《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者陰也,此藥具補陰之味,俾入二經而得所養,故能療如上諸證也。血虛則肝無以養,益陰補血,故能養肝氣。入肺腎,補不足,故又能益氣,以肺主氣,腎納氣也。今世以之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血、血痢、女子血氣痛、血枯、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及虛勞咳嗽、肺痿、肺癰膿血雜出等證者,皆取其入肺、入腎,益陰滋水、補血清熱之功也。

5. 《本草述》:

阿膠,其言化痰,即陰氣潤下,能逐炎上之火所化者,非概治濕滯之痰也。其言治喘,即治炎上之火,屬陰氣不守之喘,非概治風寒之外束,濕滯之上壅者也。其言治血痢,如傷暑熱痢之血,非概治濕盛化熱之痢也。其言治四肢酸痛,乃血涸血污之痛,非概治外淫所傷之痛也。即治吐衄,可徐徐奏功於虛損,而暴熱為患者,或外感抑鬱為患者,或怒氣初盛為患者,亦當審用。

6. 《神農本草經》:

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氣。

7. 《名醫別錄》:

丈夫小腹痛,虛勞贏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

8. 《藥性論》:

主堅筋骨,益氣止痢。

9. 《千金·食治》:

治大風。

10. 孟詵:

治一切風毒骨節痛,呻吟不止者,消和酒服。

11. 《日華子本草》:

治一切風,並鼻洪、吐血、腸風、血痢及崩中帶下。

12. 《本草綱目》:

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

13.《本草綱目拾遺》:

內傷腰痛,強力伸筋,添精固腎。

阿膠作用:

1.補血:

缺鐵性、失血性、營養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貧血患者。適用於血虛眩暈、心悸等。據臨床觀察,阿膠對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增長速度的療效優於鐵劑。

2.止血:

適用於一切血證,可治便血、尿血、氣血虧損、流鼻血、胃腸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症紫疳患者,甚至吐血。慈禧太后曾身患血症,服用阿膠後得以痊癒並順利生下同治皇帝。

3. 治療婦科疾病:

可以治療月經紊亂、月經過多、過少、功能性子宮出血、經期腹痛、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症。阿膠被稱為“婦科聖藥”。

4. 保胎安胎和防治產後病:

受孕後,陰血聚以養胎,最易虧虛,而見胎元不固,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阿膠自古以來就是是保胎良藥。阿膠還能防治產後風。孕婦產前產後服用阿膠有利於小兒的成長和產後身體的恢復。

5. 治療男性疾病:

阿膠能添精補腎,治療因精血虧虛引起的陽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礙和前列腺疾病,在祖國中醫“精血同源”指導下治療血精、少精、精不液化等引起的不育症症,效果顯著。

6. 清肺潤燥治咳嗽:

中醫認為,肺喜潤惡燥。阿膠可以治療由燥邪傷肺引起的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口舌乾燥。另外,用阿膠還可以治療通常所說的結核咳血。這些病人往往都是肺腎陰虛,阿膠可以補肺陰、補腎陰,同時又能潤肺、止咳、止血。此類功效古醫書記載數百方劑,不少是傳世名方。

7.治腹瀉:

阿膠可以治療陰虛型的腹瀉、濃血便,臨床上將阿膠與一些藥物配伍服食,治療慢性結腸炎或腸炎患者,慢性細菌性痢疾,效果很好。

8. 防癌抗癌:

阿膠對細胞免疫有雙向調節作用,並對阻抑腫瘤的NK細胞的活性有較好的增強作用,中醫臨床上常用阿膠配以其他藥物治療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作為化療患者的輔助藥品,阿膠通過補血改減其他抗癌藥物和化療的毒性,使之有可能順利完成治療過程;還可提高腫瘤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抑制腫瘤生長,使患者症狀改善,壽命延長。

9. 改善睡眠:

阿膠通過滋陰養血補虛,制約擾動心神之火,維護神經功能,具有較強的鎮靜作用。適用於陰虛心煩失眠,或特別是大病、發熱傷陰後導致的失眠、心煩症狀。

10. 擴張血管作用:

實驗證明阿膠對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服用阿膠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可使過高血壓和過低血壓恢復正常狀態。

11. 防治老年病,延緩衰老:

臨床上充分發揮阿膠的養血、補血、益氣的作用,用來調治多種老年性疾病,如更年期綜合徵、失眠、病態竇房結綜合徵、低血壓、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痴呆等。阿膠含有大量的鈣質,通過甘氨酸的作用,促進鈣吸收和貯存,改善體內鈣平衡,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

12. 美容養發:

阿膠不溫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可用。阿膠富含膠原蛋白質,食用後會使肌膚細嫩,彈性好,並且通過調養氣血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使得面色紅潤,有光澤,可以有效改善黑眼圈,也有很好的祛癍效果。同樣道理也可以防止枯發白髮脫髮的發生。

13. 健腦益智:

阿膠中含有的多種有效成分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使大腦和全身得到充分休息,有利於提高體質,強身壯神,旺盛精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阿膠含有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強機體記憶力和提高識別能力。另外,腦力勞動者因為思慮多,與體力勞動者相比,多半陰血虧虛。服用阿膠則可以起到及時補陰的作用,使人精力更充沛,工作、學習狀態更好。

14. 亞健康人群提高免疫力:

適合身體虛弱、產後、久病體虛及氣血兩虛所致的虛勞症患者 和亞健康人群。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阿膠可明顯促進白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促進淋巴細胞增殖、調整淋巴細胞亞型比例及促進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通過提高細胞免疫力,增強機體免疫調節作用。

15. 特殊職業者抵抗輻射:

從事放療、化療、藥物、微波通訊、計算機、醫院放射科、放療操作及核電站、螢光屏前工作的受輻射影響職業因素及多種原因所致白細胞減少患者,可以用阿膠改善症狀。

阿膠炮製:

一. 炮製原理

1.古籍論述 有關阿膠的炮製理論,古籍論述頗多。漢時即有炮製“去腥味,不膩膈”記載,以後又有眾多新觀點面世。梁·《本草經集注》云:“凡丸散用膠,先炙使通體沸起燥,阿搗,有不沸處,更炙之。斷下湯直爾用之,勿炙。諸湯中用阿膠,皆絞湯畢,內汁中,更上火兩三沸,令烊。”《本草綱目》載:“今之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喔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當各從本方。”清·《本草備要》指出:“蛤粉炒去痰,蒲黃炒止血。”
.2 理化分析 阿膠內含膠原蛋白,經炒珠後煎湯不粘鍋,服用不膩膈,更有利於人體吸收。大量膠原蛋白吸收入血後,可增強血清的黏滯性,促進血液凝集。同時,阿膠經蛤粉炒後能提高鈣的含量。鈣離子為促凝血劑,可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加強止血作用[1]。
.3 阿膠中具滋補作用的主要成分為蛋白水解物 這類物質均無臭味。但在制膠時,由於長期浸泡發生腐敗,以後在煮膠、收膠、涼膠至出成品過程中,一直保留著異臭味。此臭味來源於胺基酸的腐敗產物游離氨、三甲胺、吲哚、甲基吲哚等揮發性物質。內服時異臭味可引起噁心嘔吐等,甚至產生過敏反應。經蛤粉或蒲黃炒後,不僅能使阿膠質地酥脆,便於粉碎,更重要的是此類胺基酸的腐敗產物得以揮發,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減輕。
.4 阿膠及其炮製品中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阿膠含甘氨酸最多,其次為脯氨酸,不同產地含量不一。炮製後某些胺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胺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對大多數胺基酸含量基本無影響,微量元素含量因產地不同有明顯差異。阿膠珠與阿膠丁的比較研究表明。兩者均含相同種類胺基酸,但阿膠丁胺基酸總量為63.55%,阿膠珠胺基酸總量為73.13%。阿膠珠較阿膠丁含量高,是因經燙珠後水分大大降低,同時燙珠溫度可達140℃,肽鍵易斷裂,亦使胺基酸含量提高。而燙炒時間短,胺基酸種類並無變化。

二.炮製方法

筆者在不違背中國藥典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對阿膠的切膠、投量、火候選擇、出鍋標準及收藏方法進行探索和觀察,獲得點滴體會,現略述如下。
.1 切膠 將阿膠微烘至軟,切成大小均勻的小丁塊,一般以0.5cm×0.5cm為宜。且勿過大或過小,以免受熱不均勻,使大者不及,小者太過。
2 阿膠投量 以60cm口徑鍋為例,每次0.5kg入鍋為宜。若過多過重,拌炒中球形膠易被壓扁,影響鼓泡而成畸形,或受熱不均勻致內有溏心,質地酥脆,甚至出現焦黑者。
.3 火候選擇 炮製阿膠珠最好用煤氣,便於酌情調節火候。取蛤粉適量置鍋內,先用武火加熱至顯靈活狀態時,調小煤氣繼續加熱,將約一指見方的40g白色有光紙塊投入蛤粉中,埋1min取出,紙呈焦黃色時,表明降為文火。保持其溫度均勻撒布阿膠丁,不斷翻動至鼓起成珠。此時調大煤氣,武火是促使球形膠迅速完全鼓起泡,至全部膠珠無氣體放出,且珠色漸成黃棕色或灰棕色,質地變得較酥脆,最後改用文火,使其更為酥脆,且不致焦黑破裂。
.4 出鍋標準 阿膠珠炒至呈深黃棕色或灰棕色,拌炒聽到枯酥的碰撞聲,停炒時能聽到細小清晰的裂炸聲,即可出鍋。出鍋時外觀呈類球形,直徑約1.6cm左右,表面布有細淺裂紋及輔料物,放之不塌癟,質酥易脆,碎面淡黃色,泡孔呈海綿狀,似有光澤,壁薄,內無溏心。
.5 貯藏方法 將炒好的阿膠珠出鍋後,立即篩去輔料,薄攤於盛器中,待完全涼後收藏。置陰涼乾燥處或石灰缸中加蓋備用,可保持兩年未見有質量問題。

阿膠保胎安胎吃法探秘:

1.阿膠鯉魚湯

鯉魚(約500克)1條,阿膠10克,糯米50克,陳皮少許,生薑3片,調味品適量。
將鯉魚刮洗乾淨,去腸雜,不去鱗,與糯米、陳皮、生薑等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沸後,文火煮至鯉魚爛熟,納入阿膠、食鹽等,再煮兩沸飲服,每日1劑,連續1周。可益氣養血、安胎通乳、適用於孕婦腰膝酸軟、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產後缺乳、乳汁分泌不足等。

2.鯉魚阿膠粥

鯉魚(約500克)1條,阿膠50克,糯米100克,調味品適量。
將鯉魚去鱗雜,洗淨,切塊,水煎取汁,加糯米煮為稀粥,待沸後調入蔥花、薑末、陳皮末、食鹽等。煮至粥熟後。調入阿膠,烊化,每日早晚服食。可涼血安胎,適用於胎動不安及傷胎下血等。

3.養血安胎湯

材料:雞1隻,姜2片,石蓮子,川續斷各12克,菟絲子,阿膠各18克,鹽適量
製作過程:
1. 雞洗淨,放入滾水中煮3分鐘,取出放入燉盅內待用。
2. 石蓮子、川續斷、菟絲子放入煲湯袋中,同放瓦煲內,注入清水,煎30分鐘。
3. 將煎汁加入燉盅內,再放入薑片及 阿膠,加盅蓋隔水燉3小時,下鹽調味,即可趁熱食用。
功效:此湯具有養血安胎的作用。孕婦若有習慣性流產,懷孕後食欲不振、腰痛或下腹墜脹等現象,可吃此湯養血安胎。

4.阿膠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阿膠15克
製作過程:
1.將阿膠搗碎。
2.將糯米煮粥,剛熟時,放入阿膠,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功效:養血止血,滋陰潤肺,安胎。適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勞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多種血症。

5.阿膠麥地粥

材料:麥門冬、生地、何首烏、黃精各30克,阿膠10克,大米200克
製作過程:
1. 先將麥門冬、生地、何首烏、黃精水煎煮取汁。
2. 入大米200克煮成粥,再將搗碎的 阿膠入粥稍煮,待其溶化即可。
功效:補腎益陰、養血安胎。適用於孕婦臉頰常常潮紅,手足心常發熱、口乾咽燥等。

6.蓮子阿膠粥

材料:蓮子30克,阿膠10克,糯米100克
製作過程:
1. 將蓮子放入碗中,用沸水浸泡片刻,去蓮心後待用。
2. 將阿膠砸碎,研成細末,放入蓮子肉碗中,拌和均勻,隔水蒸熟,待用。
3. 將糯米淘洗乾淨,入鍋,加水煮沸,調入蒸熟的蓮子阿膠,拌勻,按常法製成糯米粥,即成。 早、晚分食。
功效:益氣健脾,止血安胎。適用於氣血兩虛型先兆流產。

7.補血藥膳配方:阿膠粥

【原料】 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 先將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人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l一2沸,加入紅糖即可。
【用法】 每日分2次服,3-5日為l療程。
【療效】 滋陰補虛,養血止血,安胎。適用於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及血虛,咳血,蛆血,大便出血等。
【注意事項】 連續服用可有胸滿氣悶的感覺,故宜間斷服用。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8.妊娠方

【妊娠方】
做法:1、豆豉15G、蔥白3根水煎煮,煎液加阿膠12G燉化服用。

9.竹茹阿膠湯

竹茹阿膠湯用於治子癇。妊娠七八月,外感風寒,壅於肺絡,痰氣升逆,昏迷不醒,手足筋脈拘攣,右手脈閉,左手脈數而澀。
【處方】青竹茹(薑汁浸)6克,阿膠(蛤粉炒)6克,生白芍6克,川芎3克,明天麻3克(煨)石決明(煅)6克,陳皮2.4克,焦白朮6克,炒當歸9克,黑山梔2.4克,大生地12克。
【功能主治】治子癇。妊娠七八月,外感風寒,壅於肺絡,痰氣升逆,昏迷不醒,手足筋脈拘攣,右手脈閉,左手脈數而澀。
【用法用量】水煎服。

10.阿膠雞蛋滋陰血

原料]阿膠10克、雞蛋1個、精鹽適量。
[做法]取阿膠用水1碗烊化,雞蛋調勻後加入阿膠水中煮成蛋花,加精鹽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2次,溫熱食用。
[作用]滋陰補血、安胎。適用於陰血不足所致的胎動不安、煩躁等。
[評註]阿膠甘平、能滋陰補血、潤燥止血,雞蛋能補氣血、安五臟。

11.固元膏可改善面色萎黃失眠耳鳴症狀

指導專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化科主任 楊沈秋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阿膠能夠補血。去中藥房買阿膠,說明書上也詳細介紹了阿膠是治療虛證的,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能,常用於治療年老體弱、病後體虛、血虛所引起的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心煩失眠、肺燥咳嗽、腰膝酸軟、怕冷易感冒、耳鳴目眩等症。
剛開始,我也是按照說明書上所說的,即直接沖服的方法,但喝下去總覺得胃腸不太舒服,這是因為阿膠性黏膩,難以消化,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要忌用。於是我又按說明書介紹的其他方法操作,但過程實在是太麻煩。後來,我就不斷摸索和實驗,總結出一套比較利於操作的方法,並為這樣製成的補品取了一個名字—— 固元膏。
教您製作固元膏
原料: 阿膠0.25公斤(冬天可用0.5公斤),黑芝麻、核桃仁各0.5公斤,紅棗0.75公斤,冰糖0.25公斤,黃酒1公斤。
方法:①將大塊的阿膠用榔頭(錘子)敲成小塊,再倒進食品加工機里打成粉狀;黑芝麻洗乾淨,在鍋里炒乾,這樣有利於在加工機里粉碎;核桃仁在加工機里不容易打碎,最好是在家用的小型絞肉機里絞碎;紅棗洗乾淨,去核,再在絞肉機里絞碎;冰糖放入加工機里粉碎。
②將這5種食品按照以上方法處理完後,放入一個大盆子裡攪拌均勻,再倒入黃酒(給小孩吃時可改加酒味較淡的料酒)。
③攪拌均勻後,蓋好蓋子,放入鍋內,隔水蒸,先用大火蒸15分鐘,再用小火蒸1個半小時,完全蒸透就可以了。
④待涼後,放入潔淨、乾燥的瓶子中。如果量多可以分瓶裝,正在吃的那一瓶可以放在外面,其餘的可保存在冰櫃里。因為是用酒攪拌均勻蒸熟的,所以冷藏起來,一年都不會壞。吃的時候勺子上不能沾水,補品遇水後容易發霉,如果遇到發霉的,就將表面的霉去掉,再倒入盆中,加上蓋,上火蒸半小時就可以繼續食用了。
固元膏可隨症加減
在固元膏的配方中,紅棗、黑芝麻、核桃仁、冰糖是常規的配方,如遇到糖尿病人可以去冰糖,加入50~100克的枸杞子;便秘嚴重者,可以加入100~150克的松子仁;氣虛嚴重,特別怕冷者,可以加入100~150克的桂圓;失眠嚴重者,可以加入50~100克的酸棗仁。
固元膏老少皆宜
▲有一次,我將固元膏送給一個朋友,她因做了藥物流產,月經一直滴滴答答,一個多月都沒幹淨,但吃上固元膏,3天后就好了。
▲我後來又發現固元膏對男士們也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別是治療痛風,可以說是特效藥。
▲常年吃固元膏對女性有非常好的美容效果,不僅可使頭髮烏黑,有光澤,有彈性,面部無斑,皺紋少,而且補血效果好,可以延緩衰老。
▲因為補血效果好,孩子同樣可以常吃,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還能促進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此外,治小兒哮喘也有特效。
點評: 固元膏中有阿膠、紅棗,可以補血;黑芝麻、核桃仁補腎;冰糖潤燥;酒為引經藥,可以增加療效。此外,固元膏做法精細,容易消化吸收。因此,一般連吃1~2個月後,血色素會明顯增加,特別適合女性常年服用,也適合老年人補血、補腎,治療咳喘效果也很好。
服用要因人而異
一般病後虛弱的人,每日2次,1次1勺;作為治療婦科病的,每日2次,1次1勺;男士們降血壓、降血脂,治療痛風的,每日1次或2次,1次1勺;只作為保健的,每天早上1勺就可以了;睡眠不好的人於晚上泡腳後吃上1勺,有利於睡眠;小孩要在晚上臨睡前吃,一次小半勺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
吃了以後如有上火的症狀,可以將量減少,或隔一天吃一次;有的人吃後會腹瀉,不要著急,這說明脾胃寒濕比較重,平時多吃生薑或其他辛辣的食物就會好轉的。
註: 固元膏雖好,但因個人體質不同,在製作使用前最好諮詢一下醫生。

12.阿膠牛肉湯,健脾養血

把阿膠與牛肉配伍,文火熬製成湯,收健脾養血之功,是南方人尤其是廣東人常用方法之一。
其原因,可能與北方以及華中等地牛為重要勞動工具,輕易不忍下刀宰割。所謂“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中才有了一段“以羊易牛”的故事。而廣東受西方影響頗大,百年來吃牛肉以成習慣。
不過宋代時民間吃牛肉極其普遍。《水滸傳》幾乎隨處可見。二十二回中說那武松,動不動就讓店家切二三斤牛肉下酒。武松好吃牛肉,可能暗示好吃牛肉的人力大如牛。
從營養學角度看,牛肉能增長氣力,培補中氣。如果作為補品,應該以牛肉燉汁,比較有益。虛弱病患者,以及病後或老年體力衰弱、貧血萎黃者,常飲此湯,補力極大。
阿膠牛肉相配伍熬製成湯,可以相得益彰,補力更大。因為阿膠補血止血,牛肉健脾養血,配伍後溫中補血。
製作原料為
阿膠15克,牛肉100克,米酒20毫升,生薑10克。牛肉須去筋切片後與生薑、米酒一起放入沙鍋。然後加水適量,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阿膠記憶調料,溶解即可。
此方滋陰養血,溫中健脾,適用於頭昏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萎黃者。至於婦女則適用於月經不調、經期延後以及胎動不安者。
因為阿膠補血止血,牛肉健脾養血,配伍後溫中補血,加入的生薑、米酒,更增健脾和胃之功。因此凡脾虛、氣血不足者,都可採用此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