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阿爾巴尼亞無產階級政黨。前身是阿爾巴尼亞共產黨,成立於1941年11月8日,由科爾察、斯庫台和地拉那等地的共產主義小組合併而成,選出E.霍查主持臨時中央委員會的工作。黨成立後,領導人民進行反對義大利法西斯占領者的鬥爭。1942年9月召開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代表會議,確認了黨在民族解放戰爭中的領導地位,建立了民族解放戰線。

政黨歷史

建國前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標誌

1941年11月8日成立,初名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建黨會議提出為爭取阿爾巴尼亞人民的民族

獨立和建立人民政府而鬥爭的戰略任務,選出臨時中央委員會,E.霍查主持臨時黨中央的工作。

阿爾巴尼亞共產黨成立以後,立即領導人民進行反對義大利、 德國法西斯占領者的武裝鬥爭。

1942年9月16日在佩薩召開有黨外民族主義者參加的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代表會議,通過民族解放戰爭綱領,選出最高民族解放會議,並決定在全國各地建立民族解放會議,作為人民政權機關。

1943年 3 月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召開第一次代表會議 ,選舉霍查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54年7月起改稱第一書記)。同年7月10日宣布建立民族解放軍總

司令部。

1944年5月24日在佩爾梅特召開第一次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會,選出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作為阿爾巴尼亞最高的立法機關和執行機關。5月28日, 民族解放軍發動解放阿爾巴尼亞的總攻勢。 10月在培拉特召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會議第2次會議 , 決定將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為阿爾巴尼亞民主政府,霍查被任命為主席。1944年11月29日全國解放。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946年1月11日,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8 年11月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黨章和黨綱,把黨名改為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基礎的綱領 。 1961年2月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宣布阿爾巴尼亞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進入完全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階段。1976年 ,國名改為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該黨認為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文化思想方面的問題,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禁止外國經濟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阿爾巴尼亞境內活動,反對引進外資。

喪失政權

1985年4月霍查逝世, R.阿利雅任中央第一書記。1990年12月,勞動黨九屆十三中全會決定實行多黨制。

1991年3月, 阿爾巴尼亞第一次議會自由選舉 , 勞動黨獲勝,阿利雅當選為總統 ,勞動黨單獨組閣 。1991年 6月4日 ,執政僅 22 天的勞動黨政府因國內局勢惡化而辭職 。1991 年 6 月10~13日召開了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阿爾巴尼亞社會黨,通過新黨綱和黨章,選舉F.納諾為社會黨領導委員會主席。 1992年3月阿爾巴尼亞進行第二次議會大選, 社會黨失利,成為在野黨。1992年6月社會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15人的中央領導委員會主席團,納諾當選為主席。

機關報及理論刊物

機關報是《人民之聲報》,理論刊物是《黨的道路》。

歷屆領導人

1941-1985恩維爾·霍查

1985-1991拉米茲·阿利雅

阿爾巴尼亞簡介

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部,面積為2.87萬平方公里。北部和東北部分別與塞爾維亞和黑山及馬其頓接壤,南部與希臘為鄰,西臨亞德里亞海,隔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海岸線長472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3/4,西部沿海為平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