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拉

寧波人即“阿拉”,“阿拉”即寧波人。這“阿拉”兩個字已可代表寧波人。故寧波人叫起人來,都以“阿”字上前,如“阿哥”、“阿弟”、“阿妹”、“阿大”、“阿二”、“阿三”……都熟極而流,脫口而出。“阿拉”長、“阿拉”短、“阿拉舍希”尤為寧波人的口頭禪,只消聽見某人談話中夾入“阿拉”兩字,就可以知道他是的的括括、十足地道的寧波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拉”,又可以譯為是“安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是“主”、“主宰”、“神”、“真主”、“真神”的意思,和英語中的“GOD”是一個譯意
伊斯蘭教只相信安拉一個主,他獨一無二至高無上,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的主宰或是神。他從不以任何形象示人,以免人們把真主人性化,因為人是不能和主相比擬的,因此伊斯蘭不同於任何一個宗教,他們不向任何形象跪拜,只向一個安拉在經典中所指定的方向——麥加祈禱。

歷史

安拉(Allah)伊斯蘭教所信仰的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主宰的名稱。阿拉伯語音譯。通用波斯語、烏爾都語和突厥語的穆斯林稱之為“胡達”(意為“自有者”),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在沿用安拉、胡達稱呼的同時,還將其譯稱為“真宰”、“真主”等。安拉一詞的來源,一說是古代閃米特人對造物主的尊稱;一說是由阿拉伯語中意為神的Ilah加冠詞a1組合而成的。根據《古蘭經》記述,伊斯蘭教興起前,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有經人”都用安拉一詞稱呼所信奉的最高神,他們相信安拉是“天地的創造者,日月星辰的支配者”,是“人類生計的賜予者,災難的解救者”。但他們在信仰和崇拜安拉的同時,還為安拉樹立了名目不同的配神,並加以崇拜。伊斯蘭教興起時,先知穆罕默德根據啟示宣布“你們所應當崇拜的是唯一的受崇拜者”(16:22),“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2:163),否定了當時人們除安拉之外所崇信的所有神像和聖物的神性,肯定了安拉是創造並主宰宇宙萬物的唯一真宰。並通過宣布啟示,向人們指出,安拉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是絕對獨一的,“既無匹配”,“又無對手”,“也無子嗣”,“既不生物,也非物所生”,“任何東西都不與他相似”,並說:“除真主外,假若天地間還有許多神明,那末,天地必定破壞了”(21:22)。故相信安拉的唯一是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和基礎。還說安拉“前無始,後無終,是表(極顯著的),也是里(極隱微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聽、無所不能、洞察一切的,一切大權均屬他有,天地萬物皆是他存在和偉大的“跡象”,“萬物皆朽滅,唯安拉的本體則永存不滅”。一切美好的讚頌皆歸於他,他有許多美好的名稱,可用安拉、“拉赫曼”(大仁者)或其他美好的名字稱呼他。
後來伊斯蘭教教義學家們根據《古蘭經》和聖訓中有關對安拉的表述,對安拉的認識更加系統化。他們提出安拉是本體存在者,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人們的主觀臆想,人們的理智和思維只是達到認識安拉的一種媒介。安拉創造了萬物,而又超絕於萬物,不依賴於萬物,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約而主宰“眾世界”,小則如人類世界、精靈世界、動物世界、植物世界,大則如宇宙變化、天體銀河系統的運行等。不論是巨觀世界或微觀世界、物質世界或精神世界,均在安拉的意志與掌握之中。安拉造化了人類,賦予人類以理智,使之具有思維、判斷與行為的自由,人類的一切也超不出安拉的旨意和予定。因而伊斯蘭教要求人們不僅要順從安拉的旨意,應相信他的仁慈和對人類的恩德而感激他,崇拜他,同時要相信他的威嚴和懲罰而敬畏他,對他的命令和禁誡不能違反。
中國清代伊斯蘭教學者劉智按照蘇菲主義哲學觀點,作了如下表述:安拉乃“冥冥不可得而見之中的真一”,“隱然無象,確然實有”,“其本然有體有用有為。寂然無著謂之體,其覺察無遺者謂之曰用,其分數不爽者謂之曰為”;“體立於二氣未肇之先,用著於萬象既形之後”,“其體,隱寂難知;其用,微妙難測;其為,則依稀可見也”。安拉不單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綱維數理,掌握天人”的皇皇主宰,而且是“天地人物之本原”,“主萬化而不化,莫非其化;妙萬跡,而無跡,孰非其跡”,“作焉而不待,化焉而不窮,育焉而不遺,予焉而不竭”;是“一切理氣之所資始,亦一切理氣之歸宿”。“所謂盡人合天者合於此也,所謂歸根復命者,復於此也”。有些伊斯蘭教的神哲學家也稱安拉為“第一因”、“本來當有者”、“絕對存在”或“絕對真理”,而將安拉的旨意稱之為“自然規律”等。(王洪武)
在中國上海寧波等地方言中為“我”的意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