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傑哈德遇刺事件

阿布傑哈德遇刺事件

1988年4月16日,正值全世界億萬穆斯林虔誠地剛進入一年一度的齋月,突尼西亞首都北部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第二號領導人阿布傑哈德在自己的寓所內慘遭暗害。

事件介紹

阿布·傑哈德阿布·傑哈德

1988年4月16日,正值全世界億萬穆斯林虔誠地剛進入一年一度的齋月,突尼西亞首都北部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第二號領導人阿布傑哈德在自己的寓所內慘遭暗害。實施者是以色列。

儘管傑哈德在巴解中是第二號人物,但其對以色列的威脅,從某種程度上超過了阿拉法特。特別是自從巴解內部有四個組織因與阿拉法特有路線分歧而分裂出去之後,傑哈德一直在各派之間斡鏇調解,幾乎成了核心人物。一旦這些組織重新集結於阿拉法特的旗幟下,憑傑哈德傑出的軍事才能,絕對會讓以色列以後的軍事進攻更加困難。

人物介紹

阿布·傑哈德,生於1936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與阿拉法特等人秘密籌建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及其軍事組織“暴風”突擊隊,後擔任巴勒斯坦武裝力量副總司令。阿布·傑哈德是巴解組織的第一號軍事指揮官,僅次於阿拉法特主席的第二號領袖人物。他長期指揮巴解武裝力量與以色列當局進行鬥爭。他是當時被占領土巴勒斯坦人民反以鬥爭浪潮的中心人物。

1988年4月16日凌晨1點45分,一夥由8男1女組成的以色列暗殺小組衝進阿布·傑哈德在城北郊的辦公駐地,殺死警衛後向阿布·傑哈德射出100多顆子彈,使其當場死亡。

刺殺計畫

1988年3月,3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一家核工廠附近劫持了一輛運送工人上下班的大客車。後來,以色列保全部隊強行衝上汽車,交戰當中造成6人死亡,其中有3名是以色列人。以色列政府以傑哈德要對這次事件負責為藉口,召開了一次秘密內閣會議,通過了刺殺傑哈德的決定。

為使這一刺殺計畫做到萬無一失,以色列當局對此作出了極為周密的安排,決定由以色列軍隊總參謀長親自掛帥,副總參謀長任行動總指揮,軍事情報局長和總理特別行動顧問參與協助。這次刺殺行動由以色列海軍蛙人部隊、野小子特種部隊和“摩薩德”共同負責執行,這3個部門精選了30多名精通阿拉伯語,擅長射擊、格鬥、化裝和跟蹤的行動人員組成了一支精悍突擊隊,準備潛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的所在地突尼西亞執行這一暗殺計畫。

行動準備

摩薩德標誌摩薩德標誌

從1983年開始,“摩薩德”就開始監視傑哈德的行蹤,他的一舉一動,從日常安排到生活習慣,“摩薩德”均有詳細的記錄。之前,為了實現除掉傑哈德的計畫,以色列軍事情報局派出了3名特工人員,持假護照進入突尼西亞收集傑哈德的情報。

這三名特工中,組長是一名女特工,化名阿伊莎·薩麗迪。她年輕漂亮,黑頭髮,東方人的臉,能講流利的法語和阿拉伯語,也能用純正的英語開玩笑。阿伊莎來到突尼西亞後,自稱是某大報的專欄記者。此次來突尼西亞,是為了採訪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的鬥爭。

通過巴解新聞部門,她獲準採訪巴解軍事領導人阿布·傑哈德。採訪地點就是傑哈德的別墅。在採訪過程中,阿伊莎仔細地觀察了傑哈德別墅的內外結構和警衛措施。採訪結束後,她親自提出了行動方案,並建議將這次行動定名為“阿伊莎行動”。為了掩人耳目,為行動製造有利條件,此後,她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主動同傑哈德談話,請教一些政治問題,並多次登門拜訪傑哈德,以使別墅的警衛對她習以為常。

與此同時,“摩薩德”制訂了一個周密的行動計畫。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地完成任務,“摩薩德”在海法港附近的一個訓練基地搭蓋了一棟與突尼西亞傑哈德寓所一模一樣的模型屋,供模擬攻擊演練之用。據說就連抽水馬桶的牌子也與傑哈德寓所的一模一樣。經過訓練後,特別行動部隊從攻擊發起到完成撤退僅需22秒!

現在他們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一次傑哈德待在寓所的機會。

事件經過

阿布·傑哈德阿布·傑哈德

1988年4月16日凌晨1時許,夜幕籠罩下的突尼西亞首都仍在沉睡。一艘國籍不明的輪船在地中海風浪的顛簸下由遠而近,借著蒼茫的夜色偷偷地向海岸靠攏。接著,一隻登入小艇從船舷一側輕輕滑入水面,隨即悄無聲息地駛抵預定地點,須臾之間,20名全副武裝的黑影從小艇上一躍而起。3名早已潛伏在此並窺探多時的大漢立即迎上前去接應。

不一會兒,這夥人換上了突尼西亞國民軍的制服,分乘兩輛西德大眾牌小型麵包車和一輛標緻牌305小臥車,朝突尼西亞城北郊風馳電掣般駛去。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大陸北端,首都也叫突尼西亞。它瀕臨地中海,是一座新興的美麗城市。在遠離市中心15公里的北郊賽迪布賽義德,突尼西亞政府為一些外國使節專門辟有一片住宅區。那裡樹木蔥蘢,花草芳香,環境恬靜而寧謐。

自從1982年9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從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遷至突尼西亞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一些重要領導人也大都住在這一帶。在錯落有致的眾多別墅中,有一幢用兩米高牆衛護著的乳白色雙層樓房,它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武裝力量副總司令阿布傑哈德的住所。儘管此時已是深夜,周圍萬籟俱寂,但從樓上房間的窗簾中依然透出融融燈光。半個小時前,阿布傑哈德剛結束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政治部主任卡杜米等人的會議,乘車回到住地。在院子裡,阿布傑哈德和司機、警衛分手時,再次叮囑他們不要忘記:3時離開別墅趕赴機場,4時飛往巴格達。

走進寓所,傑哈德顧不得休息,就同妻子烏姆傑哈德和14歲的女兒哈娜一起,觀看由他帶來的被占領土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鬥爭的錄像帶。錄像顯示的被占領土人民的前仆後繼、英勇鬥爭的各種場面和鏡頭,使傑哈德心潮起伏,熱血沸騰。約30分鐘後錄像放完,烏姆和哈娜各自回到自己的臥室去睡了。傑哈德則走上二樓的辦公室,繼續伏案工作,聚精會神地批閱著反以鬥爭的檔案。此時此刻,日夜為巴勒斯坦事業嘔心瀝血的傑哈德萬萬沒想到,一張充滿血腥味的罪惡黑網正在向他張開。

1 時30分左右,遠處傳來一陣汽車引擎聲,但不久便戛然而止。別墅周圍依然一片寧靜。突然,從那3輛來自海濱的汽車上下來一個個黑影,迅疾向別墅的大門逼近。這時,整個賽迪布賽義德地區的通訊設備全部失靈,傑哈德寓所和當地警察當局的電話線也被切斷。通常,傑哈德所住的別墅由一名巴勒斯坦老人看門,除非樓內給他一個綠色信號,否則不許任何人進入。而現在這套保全設施不起作用了。9名歹徒頭戴只露兩隻眼睛的風帽,像餓狼撲食一般破門而入。他們首先用裝有消音器的衝鋒鎗擊斃了看門老人,繼而打死兩名發覺有情況但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的值班警衛,然後直向樓上衝去。一向警惕性很高的阿布傑哈德聽到樓下有異樣聲響,馬上警覺地伸手去摸手槍,快速跑出房門,正好碰到已衝上樓來的幾名蒙面刺客,便揚手打了一槍,歹徒們立刻進行瘋狂的射擊,9支衝鋒鎗一齊朝傑哈德噴出火舌。

聽到聲音後,傑哈德的妻子烏姆衝出房門,只見阿布傑哈德已倒在樓梯的拐角處。

發生了什麼事?烏姆吃驚地喊道。

阿布傑哈德沒有回答,4名兇手對準阿布傑哈德輪番掃射,直到他們各自的槍膛打空。

烏姆轉過臉去,面向牆壁,等待著炙熱的子彈射向自己。然而,她聽到的是女兒哈娜跑出臥室的腳步聲。

站到你媽媽那裡去!一個男人用阿拉伯語呵斥哈娜。烏姆和哈娜被兇手用槍逼到牆邊,不能動彈。

4 個歹徒跑向樓上阿布傑哈德的辦公室,將全部檔案洗劫一空。爾後,他們又闖入正在酣睡的傑哈德兩歲的小兒子尼達爾的臥室,用槍向牆壁和天花板狂射一番。兇手們在退回前廳時,仍不罷休,又對倒在血泊中的阿布傑哈德補了一陣亂槍,然後才下樓同在別墅內外擔任警戒和搜查任務的20餘名同夥匆匆離去。在直接行刺的8男1女歹徒中,那名女殺手還攜帶了攝像機拍下了謀殺傑哈德的整個過程。半個小時後,這幫兇手在距離現場大約30公里的拉烏德海灘上,登上一艘等候在那裡的高速摩托橡皮艇,在朦朦晨霧的掩護下,飛快地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歹徒逃走後,堅強的烏姆立即撲向丈夫身邊。她抓起話筒向外撥電話,但線路不通,便急忙下樓去喊警衛,這才發現兩名警衛也已犧牲。她只好在院中大聲呼救。幸好另一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委阿布馬贊的司機聞聲趕來幫忙,烏姆和他一起把阿布傑哈德抬上汽車,送往醫院搶救。在半路上,阿布傑哈德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阿布傑哈德共中彈70餘枚,右手臂已被打斷,渾身被打得如同馬蜂窩一般,其狀慘不忍睹。 

聖戰之父

阿布傑哈德真名叫哈利勒瓦齊爾。阿布傑哈德是化名,意思是聖戰之父。1960年,他結識了在科威特擔任工程師的阿拉法特。1965年,傑哈德親自指揮巴勒斯坦游擊隊戰士在約旦河西岸被占領土上成功地發動了一次武裝襲擊,向以色列侵略者打響了第一槍,大大鼓舞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鬥志。多年來,傑哈德一直在進行反對以色列的英勇鬥爭。因運籌帷幄有方,屢獲卓著戰功,傑哈德被人們譽為聖戰之鷹。

世界著名刺殺事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