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1171~1250),是由埃及和敘利亞地區庫德人建立的伊斯蘭教王朝。一譯“艾優卜王朝”。王朝的創建者為庫德人薩拉丁·優素福·本·阿尤布(1138~1193)。薩拉丁原在贊吉王朝任軍事將領並在其叔父希爾庫麾下供職。1169年任法蒂瑪王朝首相,執掌埃及軍政大權。1171年,在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迪德病危之機,薩拉丁宣布廢除什葉派的哈里發,自立為蘇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統治整個埃及、今伊拉克北部、敘利亞大部和葉門。薩拉丁對十字軍進行“聖戰”,1187年收復耶路撒冷。統一漢志、巴勒斯坦、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薩拉丁注意發展灌溉事業,鼓勵對外貿易。阿尤布王朝與威尼斯結成同盟,發展同威尼斯等義大利各城市的貿易關係,從中獲得巨大收益。

基本信息

王朝簡介

(圖)阿尤布王朝阿尤布王朝地圖

埃及和敘利亞地區庫德人建立的伊斯蘭教王朝。一譯“艾優卜王朝”。王朝的創建者為庫德人薩拉丁·優素福·本·阿尤布(1138~1193)。薩拉丁原在贊吉王朝任軍事將領並在其叔父希爾庫麾下供職。1164和1168年兩次應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請援,奉努爾丁之命,隨希爾庫率軍迎戰十字軍,榮立戰功。1169年任法蒂瑪王朝首相,執掌埃及軍政大權。1171年,在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迪德病危之機,薩拉丁宣布廢除什葉派的哈里發,自立為素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不久他即命令開羅及大馬士革各清真寺在主麻聚禮的呼圖白中恢復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祝福,後在錢幣上再次鑄上哈里發的稱號,從此埃及重歸伊斯蘭教遜尼派的統治。但仍臣屬於努爾丁。1174年,趁贊吉王朝素丹努爾丁暴卒統兵北上,宣布阿尤布王朝獨立。1175年,薩拉丁重申效忠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哈里發穆斯坦綏爾冊封薩拉丁為“埃及、敘利亞、馬格里布、希賈茲及葉門素丹”稱號。遷都大馬士革。

歷史發展

(圖)6-9 公元13世紀埃及阿尤布王朝時期的星盤,航海時用於測量星體仰角,幫助水手確定唯獨,星盤直徑24.8厘米,黃銅製造,盤上刻有開羅和亞歷山大城的緯度公元13世紀埃及阿尤布王朝時期的星盤,航海時用於測量星體仰角,幫助水手確定唯獨,星盤直徑24.8厘米,黃銅製造,盤上刻有開羅和亞歷山大城的緯度

王朝的創建者為庫德人薩拉丁·優素福·本·阿尤布(1138~1193)。薩拉丁原在贊吉王朝任軍事將領並在其叔父希爾庫麾下供職。1164和1168年兩次應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請援,奉努爾丁之命,隨希爾庫率軍迎戰十字軍,榮立戰功。1169年任法蒂瑪王朝首相,執掌埃及軍政大權。

1171年,在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迪德病危之機,薩拉丁宣布廢除什葉派的哈里發,自立為素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不久他即命令開羅及大馬士革各清真寺在主麻聚禮的呼圖白中恢復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祝福,後在錢幣上再次鑄上哈里發的稱號,從此埃及重歸伊斯蘭教遜尼派的統治。但仍臣屬於努爾丁。

1174年,趁贊吉王朝素丹努爾丁暴卒統兵北上,宣布阿尤布王朝獨立。

1175年,薩拉丁重申效忠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哈里發穆斯坦綏爾冊封薩拉丁為“埃及、敘利亞、馬格里布、希賈茲及葉門素丹”稱號。遷都大馬士革。1183年攻占阿勒頗,滅贊吉王朝。

1185年攻克摩蘇爾,實現了埃及、敘利亞、蘇丹、伊拉克北部、巴勒斯坦、希賈茲和葉門的政治統一,形成了對十字軍各公國的包圍,成為竭力抵抗十字軍入侵的唯一穆斯林王朝。

1187年,薩拉丁率阿拉伯聯軍6萬人向耶路撒冷王國發起“聖戰”,在哈丁戰役大敗十字軍,俘虜耶路撒冷國王,乘勝進占地中海東部沿海要塞及內陸諸城鎮,最後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後又多次打敗十字軍的進攻,迫其簽訂和約。他完善行政和司法制度,重建軍隊和防禦工程,發展經濟和教育文化,是王朝強盛時期。薩拉丁生前將領土分封給他的3個兒子及其弟統轄。其長子麥利克,艾弗達勒以大馬士革為中心,領有敘利亞南部地區;次子阿齊茲以開羅為中心,領有埃及;三子扎希爾以阿勒頗為中心,領有敘利亞北部地區;薩拉丁之弟阿迪勒領有卡拉克和邵伯克。1193年薩拉丁去世後,諸子爭位,互相傾軋,阿尤布王朝陷於分裂。

1196~1199年間,阿迪勒利用這種混亂局面,奪取了埃及、敘利亞大部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權,自立為素丹。1218年阿迪勒去世後,王朝進一步瓦解,阿迪勒的後裔卡米勒等分別統治埃及、大馬士革和美索不達米亞;薩拉丁的後裔支系則控制霍姆斯、葉門和哈馬。法蘭克人利用王朝的分裂和內亂,重又奪回貝魯特、薩費德、太巴列、阿什克倫等城市。此時,十字軍在埃及本土登入。

1229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統治者卡米勒(1218~1238在位)與十字軍締結和約,將耶路撒冷及阿卡走廊割讓給十字軍。

薩拉丁薩拉丁

1244年,卡米勒的第二繼任者麥利克,薩利赫·奈季姆丁(1242~1249在位)藉助中亞花刺子模突厥人的力量,收復了耶路撒冷。

1249年11月,薩利赫逝世,其寵妾謝杰萊·杜爾秘不發喪。3個月後,薩利赫前妻之子穆阿扎姆·突蘭沙從美索不達米亞率軍返回開羅後繼其父位。突蘭沙的軍隊俘虜法王路易九世,將十字軍趕出埃及。

1250年,王朝的馬穆魯克衛隊首領艾伊貝克與謝杰萊·杜爾合謀,將突蘭沙殺害,馬穆魯克首領掌握軍政大權,從此阿尤布王朝名存實亡,後被馬穆魯克王朝所取代。

國家體制

阿尤布王朝素丹是行政和軍事的最高領袖。在薩拉丁執政時,國家政令統一。王朝設大臣會議及政府各部,協助素丹掌管政務和軍務。中央設最高司法機構,素丹任命總法官(大卡迪),並授命管理全國教法的實施和地方法官。

王朝建有強大的正規軍(包括步兵、騎兵和艦隊)和宮廷近衛軍,由素丹直接統率和調遣,高級將領由素丹任命。

宗教文化

在宗教上,以伊斯蘭教遜尼派教義為國教,素丹均自稱為伊斯蘭教的捍衛者,尊崇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宗教領袖地位,修葺和保護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的宗教建築,由國庫撥付巨額宗教基金,資助聖地的宗教活動。為弘揚遜尼派教義和學說,薩拉丁曾下令在各地清真寺派遜尼派長老主持教務,在愛資哈爾大學及其他宗教學校傳授遜尼派教義和四大法學派的學說。在全國各地建立濟貧院、里巴特(扎維亞)等,接待遊方的蘇菲派苦行者,供蘇菲派傳教師講經布道,培養門徒,並給各道堂賜予瓦克夫土地。對埃及和敘利亞的基督教徒採取寬容政策,允許其修建教堂和進行正常宗教活動。在開羅、大馬士革、希賈茲、葉門等地創建獨立的或由清真寺附設的伊斯蘭大學,免費提供食宿,僅大馬士革就有高等學校20所,以開羅的沙斐希葉學校最為有名。愛資哈爾大學得到擴建和發展,成為遜尼派的教育學術中心。阿尤布王朝捍衛了古埃及的文明和伊斯蘭文化。

人物相關

薩拉丁,全名是薩拉丁·優素福·本·阿尤布·本·沙迪·本·馬爾旺·艾勒-阿尤比(阿拉伯語:صلاحالدييوسفبنأيوببنشاديبنمروانالأيوبي‎,拉丁化:Ṣalāḥ-al-DīnYūsufbnAyūbbnShādībnMarwānal-Ayūbī,1137年或1138年-1193年),或簡稱阿尤布的薩拉丁(阿拉伯語:صلاحالدينالأيوبي‎,拉丁化:Ṣalāḥ-al-Dīnal-Ayūbī;庫爾德語:سه‌لاحه‌دينێئه‌يووبى或SilhedînêEyûbî),他的名字中文的意思是“世界的繁榮和信仰”。是埃及阿尤布王朝開國君主(稱蘇丹,1174年-1193年在位),他也因在阿拉伯人抗擊十字軍東征中表現出的卓越領袖風範,騎士風度的軍事才能而聞名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在埃及歷史上被稱為民族英雄。

阿拉伯民族歷史

阿拉伯人,曾經是住在中東、北非、中亞和小亞細亞的世界性民族。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占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等國,有2.3億人(2006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