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諾夫人

阿基諾夫人

科拉松·阿基諾(1933——2009)全名瑪莉亞˙科拉松˙“柯莉”˙柯峻科˙阿基諾(Maria Corazon "Cory" Cojuangco Aquino,1933年1月25日-2009年8月1日),菲律賓第11任總統,亦是菲律賓及亞洲首位女總統,於1986年至1992年在位。祖籍中國福建省龍海縣鴻漸村。

人物介紹

科拉松·阿基諾(按:以下稱阿基諾夫人)從一名不顧政治險惡的家庭主婦,成為凝聚在野陣營的核心人物,領導不流血革命成為亞洲第一位女性國家元首,之後又在七場兵變的風暴中安然完成任期,被視為菲律賓民主象徵的阿基諾夫人,以柔性力量寫下傳奇。
1933年1月25日,阿基諾夫人生於菲律賓馬尼拉市,祖籍中國福建。她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出身於菲律賓中呂宋打拉省有名望的許寰哥家族(按:該家族一世祖許尚志,原籍福建漳州,亦稱何塞·許寰哥一世),是第四代華裔。阿基諾夫人早年曾在馬尼拉女子學校接受教育,13歲隨父母前往美國。1953年,她畢業於紐約的聖·文森特山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84年又獲聖·文森特山學院和斯通希爾學院名譽博士學位。
1954年,阿基諾夫人同《馬尼拉時報》記者貝尼尼奧·阿基諾結為伉儷,生育了5個子女。阿基諾後來棄文從政,曾擔任參議員和菲律賓自由黨總書記,成為菲前總統馬科斯的政敵。1980年,他前往美國進行心臟手術。1983年,他決定回國,準備聯合各反對派參加總統競選。當年8月21日,阿基諾在馬尼拉國際機場遭槍擊身亡。
丈夫被暗殺後,阿基諾夫人登上政治舞台,積極投身並領導了反對馬科斯政權的政治運動。1985年12月,她作為反對黨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得到各階層選民的廣泛支持。1986年2月16日,她組織數十萬人集會,抗議執政黨選舉舞弊。22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恩里萊等人宣布脫離馬科斯政權,轉而支持阿基諾夫人,這為加速馬科斯政權的倒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25日,阿基諾夫人在國家電視台發表講話,宣布正式接管全國權力,成為菲律賓和亞洲國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阿基諾夫人生性文靜、柔和,在家是一位賢妻良母。擔任總統後,她一直保持廉潔和正直的形象,深得菲律賓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菲律賓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採取一系列穩妥措施,極大地改善了國家所面臨的嚴峻局面。1988年2月,阿基諾夫人表示不謀求連任。1992年卸任後,她出任首都銀行基金會名譽會長。
1988年4月,阿基諾夫人曾以總統身份訪問中國。
2009年8月1日,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當天清晨在馬尼拉醫院因病去世,享年76歲。

繼承丈夫遺志

阿基諾夫人1933年1月25日生菲律賓馬尼拉市,祖籍中國福建,祖輩是客家人。她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出身於菲律賓中呂宋打拉省有名望的許寰哥家族,是第四代華裔。
阿基諾夫人早年曾在馬尼拉女子學校接受教育,13歲隨父母前往美國。1953年,她畢業於紐約的聖·文森特山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1984年又獲聖·文森特山學院和斯通希爾學院名譽博士學位。
1954年,阿基諾夫人同《馬尼拉時報》記者貝尼尼奧·阿基諾結為伉儷,並生育了5個子女。阿基諾先生後來棄文從政,曾擔任參議員和菲律賓自由黨總書記,成為菲前獨裁總統馬科斯的政敵。1980年,他前往美國進行心臟手術。1983年,他決定回國,準備聯合各反對派參加總統競選。當年8月21日,阿基諾先生在馬尼拉國際機場遭槍擊身亡。
丈夫被暗殺後,阿基諾夫人登上政治舞台,積極投身並領導了反對馬科斯政權的政治運動。1985年12月,她作為反對黨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得到各階層選民的廣泛支持。

領導人民革命

1986年2月15日,總統選舉結果公布,阿基諾夫人敗選。
1986年2月16日,她組織數十萬人集會,抗議執政黨選舉舞弊。22日,在軍方和教會支持下,數百萬民眾走上街頭反對獨裁統治,之後包圍總統府。以阿基諾夫人為首的反對派發動政變,推翻了前總統馬科斯長達20年的獨裁統治。這在菲律賓歷史上被稱為“二月革命”或“第一次人民力量”,它同時開創了菲律賓兵變頻發的歷史。22日當天,菲國防部長恩里萊等人宣布脫離馬科斯政權,轉而支持阿基諾夫人,這為加速馬科斯政權的倒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這場“不流血的人民力量革命”,讓阿基諾夫人於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雖然未能得獎,但仍被菲律賓人視為民主的象徵,地位崇高,深得各方敬重。
2月25日,阿基諾夫人在國家電視台發表講話,宣布正式接管全國權力,成為菲律賓和亞洲國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馬科斯當日也宣誓就任菲律賓共和國第11任總統,但馬科斯當晚就在美國的安排下以直升機載到夏威夷,開始流亡生活。

任內困難重重

阿基諾夫人生性文靜、柔和,在家是一位賢妻良母。擔任總統後,她一直保持廉潔和正直的形象,深得菲律賓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菲律賓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採取一系列穩妥措施,極大地改善了國家所面臨的嚴峻局面。
阿基諾夫人在1986-1992年擔任總統期間,主導推行多項改革,包括廢國家立法院,改立參議院與眾議院,重組最高法院,制定及落實新憲法、家庭法、民法、行政法、地方政府法,以及土地改革法等。1991年,阿基諾夫人終止菲美軍事基地協定,撤除美國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克拉克空軍基地。
面對諸多人禍與天災,阿基諾夫人在總統任期內的日子並不平靜,1986-1987年間的6場、1989年的1場兵變,導致152人死亡、770人受傷。此外,1990年的大地震奪走1600條人命,次年火山爆發導致300人喪生,同年一場超級颱風更造成6000人死亡。

曾到福建尋根

阿基諾夫人小名柯莉(Cory),1933年1月25日出生於呂宋島中部丹轆省的富有家庭。她的曾祖父生於中國福建龍海縣鴻漸村,是客家人。她的曾祖父原名許尚志,1861年自福建南渡菲律賓經商。阿基諾夫人及其近親始終未忘記自己祖先的故土和鄉親,數度委託朋友或宗親協會到中國尋根。阿基諾夫人擔任總統以後更是數次派遣特使訪問鴻漸村,尋根問祖。
阿基諾夫人曾表示對中國有著深厚感情,她本人還會做北京烤鴨。而她本人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許多菲律賓人實際上是華人的後裔,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對自己具有中國的淵源而感到很自豪,我想,不少菲律賓人也是如此。我很想親自到中國去尋根。我希望,菲中兩國更加密切合作,互相幫助。”
1988年,阿基諾夫人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她就任總統後首次訪華。當時,我國曾安排她回福建尋根謁祖。

鄧小平會見時與她認親

1988年4月16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健步走上去與來訪的阿基諾夫人握手,並說:“歡迎你,我很高興見到你。”鄧小平問總統:“你的女兒呢?”總統女兒來到鄧小平面前,鄧小平高興地同她們握手,說:“你們可以不可以叫我爺爺?”總統女兒向鄧小平躬身施禮:“謝謝鄧爺爺。”鄧小平高興地對總統說:“我們就認親了。”
雙方入座後,鄧小平說:“我抽菸啦。”阿基諾夫人說:“我不能對您說不能抽,因為我不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但在菲律賓,我們內閣開會,不許抽菸。”鄧小平說:“這次人大我違反了一個規則,我習慣地拿起一支煙來,就有一個代表遞條子,提出批評,只好馬上接受,沒有辦法。”說完,雙方都爽朗地笑了。
阿基諾夫人於1992年因憲法限制未再競選連任,她所支持的、時任國防部長的拉莫斯接替了她的位置,繼續解決她所留下來的嚴重缺電、經濟疲弱、土地改革未能貫徹以及清剿叛軍成效不佳等問題。
卸任後,阿基諾夫人回歸平民生活,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拉拔中小企業及倡導廉政,但未完全脫離政治,2001年推翻埃斯特拉達的第2場人民力量革命,她就扮演了重要角色;2004年,阿羅約總統競選舞弊疑雲爆發,她也參與了多場民間反貪污示威集會。
如今,阿基諾夫人走入歷史,但她以柔性力量創造的傳奇,會繼續流傳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