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八里河

阜陽八里河

到了清朝,人們熟知的河已是八里河了。

景區介紹

景區介紹

美麗的八里河美麗的八里河

景區位於潁上縣八里河鎮東側,北距縣城6公里,西北至阜陽60公里,是潁上縣的一個天然內湖,稱“南湖”,處在潁、淮兩河交匯處,水面積1.8萬畝。也稱“南湖公園”,主要景點有世界風光、錦繡中華、水上動物園、遊樂場等,占地面積3600畝。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交通方便,信息快捷,賓館山莊,設施齊全,娛樂休閒,服務一流。恰似桃源聖地,猶如蓬萊仙境。享有"天下第一農民公園"之美稱。真可謂物華天寶禪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佳聲震歐美之邦。 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國家AAAA級八里河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潁上縣南部的八里河鎮,南臨淮水,東瀕潁河,北距潁城8公里,西迄阜陽60公里,東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該風景區是在多年建設的基礎上,1991年特大洪水後充分利用低湖沼澤窪地,綜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對外開放,主園區“世界風光”、“錦繡中華”、“鳥語林”、“碧波遊覽區”,占地3600畝,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交通便捷,設施齊全。享有“天下第一農民公園”之美稱。

景區榮譽

八里河的環保成就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淮北明珠八里河》、《漁鄉新貌》、《璀璨明珠譽中華》、《風景這邊獨好》等多部風光片、專題片在美國熊貓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國內主流媒體都已播放,日本《朝日新聞》曾以《奔騰的中國》為題熱情洋溢地稱讚八里河。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臨視察和鼓勵更使八里河聲名鵲起。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在開園後第三天就親臨視察,欣然題詞“大災促大變、奮發建家園”,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回良玉、喬石、田紀雲、鄒家華、司馬義.艾買提等先後到此視察。

主要景點介紹

主園區 “世界風光”園內微縮了法國凱旋門、聖心教堂、希臘宙斯廟、荷蘭風車、德國鄉村教堂、美國大峽谷等著名建築。中西建築交相輝映,創意精妙,布局嚴整,美不勝收。尤其是美國大峽谷昏暗、幽深,充滿了神秘感,無論是瀑布還是奇特的石頭,都值得觀賞。石頭被瀑布沖洗後,顯得格外美好、潔淨,呈現出迷人的風姿,好像沐浴後的少女席地而坐梳理著飄逸的長髮。我駐足在岩石上,閉上眼睛,傾聽著潺潺的水聲,忘掉了一切思慮,身體也仿佛消散在空氣里一樣,與天地萬物融合。沒想到遊玩的樂趣,如此美妙、神奇!

迷人的八里河迷人的八里河

“錦繡中華園”集東方建築藝術之特色,融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蘇式園林,小巧奇絕,古色古香,白雀寺廟殿宇軒昂,古樸厚重,九天瀑布飛簾濺玉,氣勢磅礴,百龍亭下,綠柳掩映,清蓮濯水,人民豐碑,高聳入雲,氣勢雄偉,張公山上,長城逶迤,曲徑通幽,登頂望遠,景區全貌盡收眼底;天鵝湖碧波蕩漾,魚歡鳥鳴;湖心書畫長廊雕工精細,玲瓏剔透;柳堤綠柳飄逸,婀娥多姿,一派江南水鄉的旖旎風光。座落在“世界風光”園西側的“遊樂場”設施齊全,可讓人充分品味或驚險或舒適愜意的多種意境。游泳池深淺各異,跳台高低不等,任你選用;“驚險刺激,極具挑戰魅力;兒童樂園幾十種電動玩具,讓兒童樂不思返。“碧波遊覽區”占地3000畝,你可過長城,走鐵索長橋,登臨湖中群島,觀河馬、鱷魚,逗群猴嬉戲,看神龜蟒蛇,同時還能觀賞到蒙古野驢、新疆野馬、蒙古駱駝、海豹、狗熊、長頸鹿、黑天鵝等眾多珍稀野生動物。漢民族文化村,截取了漢民族在歷史文化進程中的片段,集中展現了當地漢民族六十年代以前栩栩如生的生產生活畫面,一定會使你驚訝不已。湖中湖北側白塔南面的百米天然浴場,是你展示游技、沐浴陽光的天然樂園。
鳥語林”堪稱華夏第一,百種萬隻鳥類在自由的天地里鼓譟爭鳴,孩子們追逐嬉戲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令遊人樂而忘返,陶醉其中。 九曲橋、玉帶橋、蜿蜒曲折,錯落有致。河面碧波蕩漾,船家的歌聲、同事的笛聲、人們的歡笑聲,融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高大的柳樹成排地分立在堤的兩旁,柳梢在風中散開,裊娜多姿;一派江南水鄉的旖旎風光。木屋和鐵皮房也別具特色,風格迥異,分布在湖中柳堤上,置身其間如有隔世之感,恍入蓬萊仙境。原省委書記盧榮景稱讚八里河“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八里河的傳說

歷史就像一條長河,有淵源、有流程。八里河也同樣,從日月星辰的演變中,流過洪荒時代,穿過文明時期,經過無數次的變遷,一步一步地走向今天。

風景旖旎的八里河風景旖旎的八里河

八里河與其說是一條河,不如說是皖北一個大湖泊,現有水面1.8萬畝。歷史上“河”與“湖”的爭論還引起了一場官司呢。 相傳明朝嘉靖43年,鳳台縣有一漁民儲德成,聞知八里河盛產魚蝦,而且魚質細嫩甘甜味美可口,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就想去捕魚捉蝦。去前找到了本族族長,問能否前往捕魚,族長答應道:“去吧!有什麼問題與我講一聲是了。”儲德成便攜帶家小來到八里河南岸居下捕魚。
南岸有一王姓家族,族長是個當地秀才,能說善辯。河下有人逮魚,自然有人向族長回報。王姓族長得知後就去阻止捕撈,雙方發生了爭執。 一方講八里河是河,河裡行船、捕魚不受限制,為什麼不叫捕呢?一個說八里河是湖,湖裡有地,地被水淹了,百姓自然有山用柴,有河吃魚這是自然。雙方爭執不下,發生衝突,毆打起來,各不相讓。儲德成回家稟報了族長,儲姓族長告到官府,王姓族長也作了充分準備。兩姓族長都寫好了狀紙,呈到了潁州府。 不久,潁州府傳令,要在三天內開庭審理。 三天到了,府官坐堂審問:“你們雙方的狀紙都提到河和湖的問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告先講。”儲氏族長說:“八里河是官河不是他姓王的,它不屬於哪一個人,所謂河,它是從一個源頭流向它的一個盡頭,任何船隻和漁民都有行駛和捕魚的自由。”大堂上王氏族長也擺了八里湖的理由:“所謂湖,是由低洼地內澇形成的水面,它是局部的,短時的大面積積水,更不能長年行船,水落後,農民便可耕種,八里湖周圍的百姓在有水時捕魚,無水時耕種,便是祖業。” 官府認為雙方有理,無法判決,只好暫且把官司擱置了。
王、儲兩姓見沒有結果,雙方仍不甘心。二年後,官老爺見拖不下去,便說:“得本府實地看後才作決斷。”不久來到八里湖,看了源頭和流向,查了河床和耕地,方知是湖泊。王姓族長的官司終於打贏了。
既然是湖,為什麼至今仍叫八里河呢?這是歷史造成的。一是明末幾次大水,淮河洪水的到來,湖水面積擴大,受災嚴重,水後又進行堵口,從此形成了八里湖終年積水成河;二是外地行人經過這裡望見湖水浩淼,呈帶狀分布,又無盡頭,總認為是河,出於習慣的叫法,便叫出了八里河這個名來。 一開始並不叫八里河。很古很古以前,由於地殼變動,它與戴家湖同時形成,構成東西走向的一條很長的夾溝和若干個支流。後來,在夾溝兩邊自然生成茂密的柳樹,若干年後,人類為了生存,尋找著自己賴以生活的自然環境。他們來到這裡,就在這稍有坡度的黃土地上耕種、生息。從此,人們就叫這條夾溝為柳溝,至今它的上游仍叫柳溝。後來溝邊有一小鎮,就叫柳溝鎮。
柳溝位於淮河的左側,與戴家湖相通,戴家湖又與淮河相通,洪水上漲,必至柳溝河。柳溝河的下游,地勢低洼,上有百里路長的源頭,下有淮河可瀉。大禹治水時,淮河兩岸人民也曾築堤防洪。柳溝河幾度與淮河相隔,致使柳溝河水無處可瀉,泛濫成災。 到隋唐時期,也曾修閘控制柳溝河水,後來被特大洪水衝垮而又直瀉淮河。這時,只好就勢疏導,柳溝河便成了淮河的避風港。來往船隻往往小泊數日,商賈涉足柳溝鎮時,這裡便成了水陸交通的繁華重鎮了。柳溝河經過無數次的洪水衝擊,河床淤平,河面拓寬,形成了低湖窪地,柳溝的面貌已不復存了。 到了元末明初,由於戰爭頻繁,洪水泛濫,柳溝河無人問津,肆虐的洪水直衝柳溝鎮和白雀寺,一場大的災難降在柳溝河兩岸。良田淹沒,房屋倒塌,百姓逃離,這裡便成了一片荒涼的澤國。然而,卻給後人留下了神奇而富有情趣的傳說和古蹟。諸如:妙三姐出家、思望台、歪嘴井、九女墳、小孤洲、磨盤崗、童子灘、九龍奪珠碑、文龍橋以及古廟等。
明洪武十八年,八里河白雀寺已毀十年。這時百姓生活較為改善,佛處於盛行時期,由於香客居士甚多,由當地名流紳士牽頭,先後在河的兩岸,建起了北岸的高皇廟、南岸的潘家廟,均系小廟,時有僧人十幾人。
到了清朝,人們熟知的河已是八里河了。 八里河在近百年來,遭受的災害是觸目驚心的。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在黃河花園口製造了決堤事件,形成了黃水南泛,由潁河決堤進入了八里河,泛濫成災,河床升高,水面拓寬,良田淹沒,房屋倒塌,周圍民眾外逃求生,實屬可憐。
《潁上縣誌》記載:“眾水所瀦,故汪洋浩瀚,其勢特大,南北相距八華里許,故曰八里河。”它的東西長度也達30多華里,歷史上南來北往的人僅靠幾隻破船渡河,當地有民謠形容過河難:“ 八里河,河難過, 一條破船載滿客, 站在岸邊等啊等, 搖搖擺擺到日落。 風雨天,難過河, 行人到此無著落, 忍飢受凍又挨餓, 荒湖無蔽任折磨。”。 若有病人急需到縣城醫院診治,不僅是對岸呼船難,就是在船上一櫓一櫓地搖過去也得兩個小時,耽擱了病情;馬店渡口在民國三十三年冬天,一個王姓家辦喜事,新娘乘坐的船被冰劃破,浸水下沉,掉進冰窟里,從此再沒有上來。類似事件每年都有發生,令人心酸。
八里河,這個養育兩岸人民的河,留給人們既有恩惠,也有痛苦的記憶。
沿河兩岸百姓,多以農業為主,以漁為副,在這裡繁衍生息。落後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未能使八里河的面貌得到改觀。在老年人的記憶中,八里河的水常年浩淼,水鳥成群,菱藕、蕎麥布滿湖汊,即使是乾旱之年,交通也不便利。在宋、明兩代,柳溝河的上游修建了徐橋和馬磚橋,到清代末期又被洪水沖毀。至民國時期,這兩座橋僅由幾塊石條搭成簡易的小橋了。只要一到夏季,湖水上漲,小橋沒入水中,這兩處僅有兩隻渡船勉強維持南北交通。尤湖小橋更是簡陋,只能在秋冬少雨季節通行。
解放初期,對八里河未能及時進行改造利用,一九五四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把八里河兩岸洗劫一空。潁、霍兩縣已成澤國,潁淮兩河見面,八里河、戴家湖、邱家湖、姜家湖、城西湖、唐垛湖六大湖泊匯合,成了浩瀚無際的海洋。五四年冬至五五年春,政府安排了大批災民北移生產自救。秋後,開始了淮河堵口和八里河的改道工程。淮河北岸的沿崗大堤破土動工,截流了八里河水入淮的通道;同時開通了八里河水入潁河的流徑,並建閘截流。從此,八里河成了潁河的支流。
一九五八年,八里河成立了漁場,但對大湖面沒有實行投放和管理,只是單一地魚苗生產。在三年困難時期,特別是六零年,兩岸人民下河摸哈蜊、撈菱角、捕魚蝦、割雜草充飢,八里河幫助兩岸百姓度過了難關。一九七二年,潁上縣委、縣政府為了開發八里河,集中了常年飄泊在外的全縣漁民定居這裡,成立了漁業公社,開始了八里河的治理。  一九七六年,史方軍任漁業公社黨委書記,是年開始了治理,先後開發了勝天圩、沖天圩、尤湖圩、稻香圩四個大圩,重建了徐橋、馬磚橋,溝通了半崗、關屯與潁城的交通。  一九七八年,對八里河大湖面開始了魚苗投放和湖面管理。這時已奏響了開發八里河,向八里河要財富的前奏曲。 一九八二年,八里河已經引起縣、省、中央三級政府的重視,認為八里河的開發前景是可觀的。於是,便由中央水產公司、省水產公司、縣農牧漁業局三家聯合投資193萬元,成立了“國營潁上縣八里河聯營漁場”,完成了勝天圩1500畝精養魚塘的開挖任務。
 一九八九年元月六日,張家旺帶著縣委的囑託,到八里河任黨委書記。他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針對湖面管理混亂,農業生產因循守舊和人民生活水平極為低下的狀況,他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強烈事業心,不辜負縣委囑托、人民的希冀,作規劃,制藍圖。他訂下三年三大步的構想,得到了全區人民的擁護。第一步,抓湖管,整漁風,開挖低湖窪地,建成旱澇保收田,奠定經濟基礎;第二步,新建一所從幼稚園到職業高中,一條龍教學的淮望教育中心,讓孩子都能受到初等教育;第三步,自已設計建造一個橋壩結合的大橋,溝通南北交通。

八里河地圖八里河地圖

橋,是關係到人民生產、生活的大事,是八里河人民世代的夢想!
一九九零年春,張家旺在黨政聯席會上擲地有聲地說:“橋一定要修,今年一定要修成。我們修橋符合全區人民的願望,只要與人民有益的事情,我們就要大膽地乾,水利工程隊要兩年才能建成這個橋,我們不能等啊!”就這樣當年五月十日破土動工,九月底拱橋部分建成,十一月二日土壩工程開工,出動六千多名民工,一千三百輛架車,奮戰五十六天,六百多米長的過河大壩與橋合攏建成。橋壩結合的構想終於實現了。一條巨龍似的大壩橫臥在八里河上,兩岸人民歡呼雀躍,從此結束了過河難的歷史。
張家旺帶領全鎮人民建大橋、築大壩、抓農業、促湖管、改窪地、造梯田、立教育、修公園,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以實幹家的膽略,櫛風沐雨,奮戰了幾個年頭,終於喚醒了沉睡千年的八里河,給這塊僵土帶來了無限生機。
今天的八里河得到了治理與開發,河水清澈,魚質優美,年產百萬斤以上。在乾旱年景確保了農田用水,內澇時河水可排於潁河,農作物仍可獲得收成。正如九十四歲的老農黃俊生讚頌的:“九龍傳珠地,八里魚米鄉”。
現在的過河橋壩燈火輝煌,鎮河寶塔巍峨凌空,望淮玉亭,巍然屹立,南湖公園偎依在八里河的懷抱;融水產、園林、景觀為一體的旅遊農業,填補了淮北平原上的空白。八里河已向人們展示著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新面貌,這在它的歷史上將要留下光輝的一頁。
原安徽省委書記回良玉指出:“我們的八里河所看到的旅遊農業,別具一格,它沒有那個優勢,但創造了那個優勢,創造了新的景觀,為農業的開發提供了一個新的值得研究的命題。”李鵬、胡錦濤、田紀雲、鄒家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這裡視察,予以很高的評價。 八里河風景區自駕車路線:
六安——312國道——姚李出口到周集方向——105國道——南照大橋——八里河
上海——瀘嘉高速——上海繞城高速——瀋海高速——沿江高速——寧宣高速——繞城高速——三橋高速——寧合高速—瀘陝高速——蚌合高速——滁新高速——景區需時:9-10小時
南京——瀘蓉高速——三橋高速——寧合高速——瀘陝高速——蚌合高速——滁新高速——景區需時:5-6小時
徐州——連霍高速——濟廣高速——毫阜高速——滁新高速——景區需時:3-4小時
八里河風景區搭乘車路線:
為各地旅遊散客更加方便的來景區參觀遊覽,八里河風景區先期開通旅遊直通車,線路如下:
南線:合肥——六安——八里河
中線:蚌埠——淮南——八里河
北線:宿州——蒙城——利辛——八里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