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學院大學

關東學院大學

關東學院大學(日語:かんとうがくいんだいがく、英語:Kanto Gakuin University,KGU)是設立在神奈川縣橫濱市金澤區六浦的日本私立大學。大學簡稱是關東學大、關學院大、關東、KGU。分別在橫浜市金沢區的六浦和釜利谷及小田原市設立三個校區。 關東學院大學最早是美國北部浸禮同盟的傳教士阿爾伯特・阿諾德・班尼特於1884年(明治17年)在橫濱市山手創立的橫濱浸禮神學校。1919年(大正18年)在橫濱市三春台創立私立中學關東學院。1949年學制改革,成為現在的關東學院大學。關東學院大學現有13個學部,5個大學院研究科,1個專門大學院研究科,10個研究所,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基本信息

校園文化

校訓

關東學院大學 關東學院大學

關東學院大學的校訓為“Be a Man, Serve the World(成為有用之人,奉獻世界)”。是由首任關東學院長坂田佑所提倡的。建學精神則是以基督教為基礎而得來的。

校徽

校徽是由橄欖色的三片葉子組成。在舊約聖書中,橄欖色的三片葉子是和平與繁榮的象徵(創世紀11章8節)。

校風

關東學院大學的校風非常自由,作為學生的特色來說就是個性非常獨特的學生較多。

文化節

校園文化節有每年11月上旬舉辦的平瀉文化節和6月上旬的創造文化節(都在金澤八景校區舉辦)。

歷史沿革

關東學院大學最早是美國北部浸禮同盟的傳教士阿爾伯特・阿諾德・班尼特於1884年(明治17年)在橫濱市山手創立的橫濱浸禮神學校。1919年(大正18年)在橫濱市三春台創立私立中學關東學院。經過戰後學制改革,成為現在的關東學院大學。

1884年(明治17年) - 傳教士阿爾伯特・阿諾德・班尼特在橫濱市山手創立橫濱浸禮神學校

1895年(明治28年) - 創立東京中學院

1910年(明治43年) - 創立日本浸禮神學校

1946年(昭和21年) - 創立關東學院經濟專門學校

關東學院大學 關東學院大學

1968年(昭和43年) - 開設文學部

1986年(昭和61年) - 創立金澤文庫校區

1991年(平成 3年) - 開設法學部,創立小田原校區

2002年(平成14年) - 改制女子短期大學,開設人類環境學部

2004年(平成16年) - 設立法科研究生院

2011年(平成23年) - 金澤文庫站 - 金澤文庫校區的免費校車開始運行

組織機構

學部

文學部:現代社會學科

國際文化學部:①英語文化學科②比較文化學科

社會學部:現代社會學科

法學部:法學科

經濟學部:經濟學科

經營學部:經營學科

工學部:①機械工學科②電器電子情報工學科③情報網路・媒體工學科④建築學科⑤社會環境系統學科⑥物質

理工學部:理工學科

人類環境學部:①現代交流學科②人類環境設計學科③健康營養學科④人類發達學科

人間共生學部:①傳播學科②共生設計學科

教育學部:兒童發達學科

營養學部:管理營養學科

看護學部:看護學科

大學院

①文學研究科②經濟學研究科③法學研究科④工學研究科⑤看護學研究科

專門職大學院

法務研究科

附屬機關

圖書館

研究所

基督教和文化研究所

人文科學研究所

經濟經營研究所

法學研究所

工學綜合研究所

大澤紀念建築設備工學研究所

人環境研究所

環境共生技術國境

高科技調查中心

材料·表面工學研究所

海外付屬機關

牛津大學研究中心(牛津大學校內)

金澤八景:經濟學部、工學部、人類環境學部

京急本線、京急逗子線、金澤海岸線的金澤八景站或京急本線的追浜站步行約15分鐘

金澤文庫:文學部

京急本線的金澤文庫站乘免費校車約10分鐘,乘開往關東學院大學金澤文庫校區的公車約10分鐘,乘開往野村住宅中心的公車約15分鐘

小田原:法學部

小田原站步行約18分鐘,乘公車約7分鐘

KGU 媒體中心

JR線的關內站北口步行約5分鐘或地下鐵的關內站1號口步行約5分鐘

歷屆名人

飯島洋一 - 帆船選手,北京奧運會參賽

富澤慎 - 帆船選手,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參賽

小泉進次郎 - 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次子,政治家

伊藤愛子 - 女演員

常盤貴子 - 女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