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從2000年4月開始,岩井花費三個月的時間,以網路論壇的人群交際為題材,寫下了名為《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長篇小說。據說岩井主要是從自己的主頁——“圓都”里得到的靈感,他經常在“圓都通信”這個BBS里化身普通ID參與並觀察著網路世界,小說的第一章到第六章,全部是用各個論壇的帖子組合而成,改編成電影時,岩井也大量使用了網路上的真實事件。《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是日本知名導演岩井俊二2001年的作品,曾以《豆蔻年華》為名在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放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性格內向的鄉村少年蓮見雄一,是莉莉周的忠實歌迷。他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了關於莉莉周的網頁,以菲利亞(philia)的網名主持歌迷聊天室。

雄一整天沉迷於莉莉周音樂的虛幻世界中;有時他也混跡於不良少年中,在郊區列車上和宇都宮車站音像店裡從事盜竊活動。

一天,和夥伴們在舊貨店銷贓時,雄一意外發現了一幅被丟棄的過期的莉莉周海報——莉莉周在橫濱,他如獲至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腳踏車把它運回家中。

電視裡報導著郊區列車上的少年盜竊案,雄一的父母哪裡知道,自己看上去循規蹈矩的兒子也參與其中。

最近雄一在網上交流最多的,是一個名叫青貓的網友,他似乎對莉莉周無所不知,對音樂的理解,和雄一也稱得上是英雄所見略同。

聽說莉莉周出版了新的CD,雄一迫不及待地來到熟悉的車站音像店。父親剛給他的零用錢被夥伴搶走了,身無分文的雄一不動聲色地把CD放入書包,不料在溜出商店時被店員抓獲。

雄一的級任老師小山內被通知來音像店領人,她替雄一買下了莉莉周的最新CD《呼吸》,在返回學校的途中,年輕的女老師和雄一一起,欣賞著其中的主打歌曲《阿拉古斯古》。

莉莉周空靈、悠揚的音樂,讓雄一立刻沉醉其中;《阿拉古斯古》那似曾相識的曲調,令他忘記了眼前的煩惱。

老師將雄一的母親找到學校,兒子的不良行為令母親無地自容。可是此刻雄一心中只有莉莉周亦真亦幻的歌聲,腦海里浮現出薄霧瀰漫的紫色天空,如此神秘,如此純淨,那是屬於莉莉周的天空,是雄一最後的淨土。

雄一騎著腳踏車穿過綠色的田野,帶母親回家,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有莉莉周的日子裡,雄一的心總能在天地間自由飛翔。

災難伴隨著夜色悄然降臨。晚上,雄一正在家欣賞音樂,突然被同學星野修介叫了出去,隨即遭到以星野為首的一夥同齡人的暴打,這些人都是雄一日間作案的夥伴。莉莉周的新CD被星野殘忍地掰成兩半,CD盒也被踩得支離破碎。雄一心中美妙的樂聲嘎然而止。他痛苦地回憶起自己和星野的友誼,那真是一段難忘的往事。

一年前,雄一和星野從同一所國小升入同一所中學。在開學典禮上,星野代表全體新生髮言。那時的星野,看上去朝氣蓬勃,對生活充滿希望。可是他的恃才傲物,得罪了學校高年級前輩和班上一群厲害的女生,常被她們集體圍攻。雄一總毫無保留地支持是星野。

有一次,雄一到星野家作客,見到他年輕漂亮的母親,受到了女主人的熱情款待。星野臥室里的一幅海報,引起雄一的注意。星野告訴他,海報上是莉莉周在橫濱。那是雄一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

後來雄一在網路聊天時告訴青貓,那是一段玫瑰色的日子。

在棒球場上,星野發現了自己的夢中情人久野,被她幽雅沉靜的氣質深深吸引。久野、雄一、星野是同班同學,球賽散場後,他們在車站邂逅,清高傲慢的久野。

那時星野還是同學們心目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經常受到一幫壞小子的嘲弄,他只是淡然處之,倒是幾個夥伴總為他打抱不平。

平淡無奇的一學期過去了,雄一他們在深受女生矚目的劍術比賽中毫無建樹,轉眼到了暑假,幾個男孩子決定到沖繩島旅行,尋求刺激。

星野以一次突如其來的搶劫,奠定了自己在夥伴中的地位。他們用搶劫來的錢,實現了到沖繩島旅行的夢想。

美麗的沖繩島是度假的天堂。風情萬種的導遊小姐,陪伴著幾個不諳世事的少年,白天在叢林探險,在海中戲水;夜晚在沙灘燃放煙花,尋找海龜的蹤跡。導遊小姐用民族樂器彈奏的《阿拉古斯古》,令星野神魂顛倒。

在這次旅行中,星野兩次險些送命。一次被鮪魚襲擊,受了輕傷;一次溺水,被陌生的旅遊者及時發現。當地司機告訴他,如果人們帶不吉利的東西來小島,就一定會在這裡受到懲罰,丟掉自己的靈魂。

星野把剩下的錢扔進大海,在離開沖繩的途中,大家目睹了一起車禍,受害人正是救了星野的那位孤獨的遊客。飛機像一道犀利的閃電,划過蒼青色的天空,沖繩島之行在大家心中留下了重重的陰影。

雄一後來在網路上告訴青貓,那年暑假後,世界變成了灰色。

又開學了,星野身上突然發生了令人震驚的變化。他在全班同學面前殘忍地懲罰了昔日的班級惡霸。目睹星野如此老練和毒辣的行為,雄一感到極端恐懼。遭到懲罰的壞小子被迫退學;決定退出團伙的雄一,也被星野他們毫不留情地打得鼻青臉腫。

雄一的內心世界,對現實徹底封閉了,莉莉周成為他唯一的精神寄託,沉默的雄一隻在網路上向青貓和網友吐露心聲。

星野仿佛受到某種邪惡力量的驅使,變本加厲地對所有人進行報復,甚至連同班女生也不放過。天真活潑的津田被迫向成年人提供性服務,少女的單純世界被星野摧毀。津田暗戀上默默陪伴她的雄一;而面對另一個男生佐佐木的真誠愛情,她卻不敢相信。最後,她終於帶著對現實世界的迷茫,墜塔自殺。

與此同時,才華出眾的女孩久野,被星野注意後也難逃厄運。雄一被迫將自己的夢中情人交給星野,女孩在一處廢棄的廠房中遭到星野手下的強暴。

教室里,面對津田桌上祭奠的鮮花,和被強暴後的久野自己剃成光頭,雄一受到嚴重刺激。他在網路上向青貓訴說內心的痛苦,請求他救救自己,帶帶自己離開這個混亂的世界。青貓鼓勵他為了莉莉周勇敢地生存下去。

雄一獨自在麥田裡傾聽莉莉周的聲音,那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和平的聲音,那是他和青貓心靈相約的地方,是他們最後的棲身之地。

雄一和青貓約定在莉莉周的演唱會上見面,接頭暗號是青貓手拿一隻青蘋果。

演唱會盛況空前,雄一在廣場上突然遇到了星野。星野強迫雄一去給自己買可樂,把一隻青蘋果塞給雄一,讓他替自己等人,自己卻奪走雄一的門票搶先進了大廳。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雄一絕望地在青蘋果上發現了青貓的名字,原來青貓就是星野。而此時星野正在大門內高舉雄一的入場券,讓雄一親眼看著自己將票揉成一團,扔在地上。

雄一的心被徹底擊碎,他緊緊握著青蘋果,在廣場大螢幕上觀看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莉莉周演唱會。

在散場的人潮中,突然響起雄一歇嘶底里的驚呼:莉莉,莉莉在那兒啊!她在招手,是莉莉啊!

人們瘋狂地向回涌動,雄一與人們反方向地走著,他擠到星野身邊,然後離開。

星野倒在了血泊中。

人們出現混亂,雄一離開了會場。

鐵道邊,雄一拿出了那個插著匕首的青蘋果。

雄一的世界平靜了。

其實世界一直很平靜。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Tabito,Takao 大澤隆夫 ----
Shimabukuro 市川實和子/Miwako,Ichikawa ----
Izumi ,Hoshino 稻森泉 ----
Yuichi's, friend 郭智博 ----
Kyota,Shimizu 笠原秀幸 ----
Sumika,Kanzaki 松田一沙 ----
School , girl 馬場喬子 ----
Terawaki,Shioske 勝地涼 ----
Kamino 伊藤友樹 ----
蓮見雄一 市原隼人 ----
星野修介 忍成修吾 ----
久野陽子 伊藤步 ----
津田詩織 蒼井優 揭凱 ,LilyHolic中文網站創始人

職員表

▪製作人: 前田浩子/Koko Maeda

▪導演:岩井俊二

▪編劇:岩井俊二

▪攝影:筱田升

▪配樂:小林武史

▪剪輯: Yoshiharu Nakagami

▪藝術指導: Noboru Ishida

▪發行:東寶

角色介紹

莉莉周

一個女歌手,為許多人所喜愛,其程度不是老太太愛京劇,而是青少年的那種極度崇拜,但也許不盲目,因為喜歡中有自己的理由,並真誠地在一個由philia當站長的論壇里討論著,這個論壇是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關鍵字“lily”,“ether”。

蓮見雄一

網名是什麼有爭議,我傾向於認為不是philia,因為philia似乎是與莉莉周有關的一個樂隊的領導者,但是不排除他借用這個名字,而在片首蓮見更是在屋子裡用蘋果機對青貓說歡迎加入論壇,加入這裡的唯一條件是喜歡lily。所以我的傾向認為基本出錯。同學說最後lily演唱會時蓮見握著星野代表青貓的青蘋果,眼光呆滯,恐怕他才忽然明白過去的星野始終在那個可怕的人的身體裡,只是遁跡於遙遙的網路中。雄一和星野都是典型的柔弱形象,有一剎那覺得蓮見甚至像花澤類,所以可以想像出那樣默無聲息的一個人。但是日本的無論什麼藝術形式里都給最柔弱的人一個反撲的形象,所以星野注定要變得猙獰,蓮見注定要爆發,謀殺星野:在星野背後出現的蓮見的臉沒有任何異常,他的刀子不知從何而來,因為擁擠和混亂,星野有了忽然回頭的必要,他們的對視好像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星野的脖子一下子變得那么長,有些惶惶,終於有一刻人還是會害怕,會變得易碎。人群像蓮花狀蔓延開去,但人群不是裙瓣,中心,星野死於不知名的兇手手中。蓮見,這個媽媽眼中都不染髮的乖孩子,已經完全越出了常規,比之片首劫持火車的少年更甚,原來瘋狂是這樣種植的。蓮見終於染了發,並且沒有死,並且立在久野的身後聽德彪西。想起整部片子從沖繩之旅後就總是一線末日的陽光,而豆蔻年華里從那一天開始全都是灰色。關鍵字“lily”“星野”“久野”“津田”。關於雄一的網名,其實兩個都是他的,後來的莉莉周的網站的管理員和之前的philia都是他,書裡面有清清楚楚寫有蓮見自己有在心理面說:“satie在這裡,philia也在這裡”的。

星野

網名青貓(blue cat)。星野曾經是很乖的孩子,因為成績好又乖而被選為學生代表發言,導演為了說明他的天真,說了一件事情,劍道課上,女生因為崇拜一個叫“池田”的傢伙而大叫大喊,星野和蓮見課後約見那三個女生(其實是被學長叫去的,書裡面也有寫),希望她們退出劍道課,結果畢恭畢敬的星野被女生輪流嘲笑了三個回合,尤其是對那次年級發言,星野的反應叫我大跌眼鏡,他對蓮見說“發言又不是我要去的。”呵呵,很,很,嗯……嗯印象深刻,因為很熟悉的話,高中以後我基本放棄說這樣孩子氣的話了。因為一本刊物,也因為愛lily的歌,星野、蓮見和另一些人憧憬著去沖繩,錢太少,搶!那次搶錢真是憧憬得快無畏了。沖繩真是好地方,水表面看是綠的,跳進去是藍的,各種層次的藍和各種層次的綠帶著透明的水紋一遍遍沖刷鏡頭,我要說那個天藍得鄉氣,如果在衣服上或紙媒體上,可是在片子裡真好看,忽然想起我們網站的藍。沖繩之旅是星野變化的轉折點,在那裡他想游到和lily歌名很相像的那個小島上,結果差點淹死,然後目睹一個落魄旅人被撞死,其實是自殺,那個人之前在海灘上對他說,自然界同樣充滿了和人類一樣的邪惡和競爭,只是在我們人類看來她是自然而不是邪惡罷了。我不理解星野的變化,這是太過不正常的東西,超出我的經驗,反正之後他變得狠心,辣手,把人當畜生,把錢當玩笑,無所畏和無所謂的人最可畏,所有的人都服貼了。

津田

沒想到,這部片子居然能讓我多了一個最喜歡的角色。對她的喜歡或許是始於同情,但最終是花火的美。對自由的渴望,對命運的抗爭,雖然無力但堅定! 正值豆蔻的她,卻慘遭摧殘(被強姦並錄像,且以此被挾賣淫。這從以後久野的遭遇可以看出),她對命運不甘的屈服讓人心痛。對喜歡自己的人強顏歡笑的拒絕(餐廳里說自己不是開朗型的,並強顏歡笑。心痛!),對自己喜歡的人默默的關心(這是我自己認為的,餐廳里無意的說:有你在保護我啊!之後尷尬的掩飾。心疼!臨別時還安慰蓮見說久野會沒事的),這或許是她打動我的開始。“你覺得如果我變胖,他會放了我嗎?啊!對了,或者變成禿頭……”餐廳里,一句玩笑話透出了對自由的渴望與面對命運不甘的屈服,也鋪墊了她最後的美。嫖客追來時抱頭叫:“慘了……”,還遞上單據讓嫖客買單,調皮的可愛! 終於,當堅強的久野頂著坑坑窪窪的光頭來上課時,她的心劇烈的震盪著 、掙扎著……最後,她抬起滿是淚痕的臉,緊抿了一下嘴唇,目光堅定的望向遠方!樓頂上,一雙飛翔的手帶著靈魂飛越命運的禁錮。她凝望著天空,白色的尾跡雲穿越藍天,紅底白間的風箏在黑色的高塔前飛舞,太陽七彩的光暈宛如天路,這一刻是美的極致! 放風箏時的歡笑、天真、可愛、無瑕原本就應該屬於她!這時看著她,有種想哭的感覺。“我真想坐在風箏上……”“我想在天上飛!”風箏在天空盤鏇,高塔下的她已經自由……

久野

長發,在有陽光漏進來的教室里彈德彪西的女孩子,安靜,乾淨,隱忍,還有少言寡語,和足夠的才氣。星野喜歡她,蓮見喜歡她,漂亮出挑的女生天生討厭她。久野的過去在論壇的青貓嘴裡,她的現在毀在星野手裡。長發變成了光頭,坑坑挖挖的,驚異的難看,以後一直戴著黑帽子,那些女生都平靜了,久野像野草一樣地生活著,在有陽光漏進來的教室里彈鋼琴,蓮見,站在同一間屋子裡聽,這是第一次不在屋外的牆壁邊聽,這是殺了星野的蓮見了。

原聲資料

電影原聲《All About Lily Chou-Chou O.S.T.》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發行時間:2001年曲目列表:

01. Sight

02. Dulcim

03. 月の光

04. Chamberlin

05. Under the leaf

06. エーテルの知恵 - 翼をください

07. 夏の風の神

08. Pulse

09. Mermaid

10. Rumble Fish

11. 夢

12. 前奏曲

13. アラベスクのうた(越城節)

14. 亜麻色の髪の乙女

15. Detune

16. Proton

17. Ether tune

18. アラベスク第1番

《Breath (呼吸)》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發行時間:2001年

曲目列表:

01.アラベスク

02.愛の実験

03.エロティック

04.飛行船

05.回復する傷

06.飽和

07.飛べない翼

08.共鳴(空虛な石)

09.グライド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人 獲獎情況 備註
2002-06-17 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獲獎
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 小林武史
2002-02-05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 特別提及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劇照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劇照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是岩井俊二根據他本人描寫互連網路世界的長篇小說而改編的電影。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以普通遊客的身份在網路論壇中進行觀察與親自網友進行交流,收集的不少素材被用到了該片中。岩井導演一向擅長挖掘人們沉眠於內心中的那些細節,在該部電影中,人心的悲喜以及時代的面貌亦得到了細緻深刻地描繪。主人公是一群14歲的少年,但欺負同齡人、援助交際等種種冷漠殘酷的現象如家常便飯般地出現於他們的生活中,在片中美麗的田園風光的反襯下這一切更顯得令人觸目驚心。而從網路這個虛擬世界裡得到慰籍的少年最終面臨的卻是現實的殘酷。

發行信息

上映歸家、地區 上映時間、細節
日本 2001年10月6日
中國香港 2002年12月19日
加拿大 2001年9月7日【多倫多電影節】
德國 2002年2月【柏林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02年6月6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中國 2002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
捷克 2002年7月6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美國 2002年7月12日【限定上映】
英國 2002年8月30日
中國香港 2002年12月12日
土耳其
2003年1月19日【AFM國際獨立電影節】
泰國
2005年2月10日【限定上映】
韓國 2005年6月23日

影片評價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出色到位的音樂,令人更加揪著心的難受與壓抑,也讓人幾乎有點憤恨岩井俊二的殘忍,他將人性中最醜陋的一面推向了我們,暴力、自慰,肉體交易。年少的孩子就好象滿身是傷,卻依舊露著凶光的小獸——掙扎、猙獰。影片在這些情節的描述中不時穿插著黑底白字的網路BBS的對白,象零亂的思緒被抖落,疲憊不堪與害怕是看完電影后的感受。影片中所表現的年輕男孩、女孩的生活狀態其實並不是只有日本才有,全世界的青少年都會面對這樣的成長過程。無論從電影的表現力還是感染力上,導演的風格都表露無遺,發人深思。(《東方新聞》評)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就像一場青春的映畫。沒有劇本,沒有解釋,只有無法演說的解讀,被書寫在身體內層。(郭敬明評)

通過話題的談論來接近事實的核心,靜靜描述論壇的興盛和荒涼,人情的凝聚和散去,小說和電影都有不露聲色,讓觀者在最後凌空而起的特點。為了照顧已看過小說的觀眾,岩井改變了電影裡的事態發展,從而使影片具有了更大的故事性。(網易網評)

相關信息

形式體裁

小說中,實際對話內容是前面6章,而後面的6章則全部是Satie的獨白。

網路上對小說體裁有很多爭議,很多人甚至看不懂小說的內容,認為這僅僅是摘錄的BBS上的對話。

實際上,要通過閱讀他們的對話,再現一個真實完整的故事情節與畫面,產生共鳴,深入呼吸。而,前面六節只是故事的部分,後面6章Satie(揭K 蓮見雄一)的獨白完整的敘述了當中發生的事情。再加上看完電影版本,你就會被這部作品深深吸引。

“以太”概念

以太是希臘語,原意為上層的空氣,指在天上的神所呼吸的空氣。在宇宙學中,是假想的光等電磁波的傳播介質,後被實驗證明不存在(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傳播介質是電磁場不是以太),以太理論隨即被拋棄。

以太這個詞在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裡面,被賦予新的定義。

以太被認為是莉莉周賦予大家的空間,無處不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以太內心世界。

德彪西音樂

什麼是印象主義?有一天我突然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

繪畫,雕塑,或者,德彪西的音樂。

但是我想不出一個可以轉變成文字的具體概念。於是去查書,書上也沒有概念可給,只是籠統地說,色彩、光線、音響、音色,追求在疾馳的瞬間印象中刺激感覺,滿足感覺並使之陶醉。

最近看到有一張DVD,叫《關於莉莉周的一切》(ALL ABOUT LILY CHOU),是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作品。去年大概這個時候他曾經帶著這部電影參加了上海國際電影節;而當時我在太原,在一個封閉的地方生活,隨身帶著幾本書和一盤包的CD,其中有一個雙張的鋼琴CD,就是米開朗切利演奏的德彪西的兩部前奏曲、幻想曲和兒童園地,唱片說明書的封面是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本人和她的女兒埃瑪.德彪西。這張唱片當中的“兒童園地”就是德彪西為她的女兒而作的。德彪西說他的這個作品——“this was not music about children,or music for children,but children’s music”。藝術家可能都有自信說自己可以優遊於各種各樣的精神世界,甚至是最純真混沌的童年世界或者最為朦朧變幻不定的少年世界。

“2000年,十四歲,灰色年代”,四個少年,如同四種鏇律,四個色塊,在100分鐘內平行,交錯。在光暈中,岩井俊二所偏愛的,精緻的麥田中的少年,帶著象徵封閉的耳機,心靈在所謂的“蒼穹”中遊蕩,“我想飛,我想飛”,十四歲少年的輕盈的軀體和靈魂像風箏一樣,最後,“下墮!下墮!下墮!”少女的血浸紅泥土,幻化成裊裊殘煙中的晚霞。扎在青蘋果上的刀則是最後希望的破滅。“對我來說只有莉莉是真實,只有蒼穹是自由”。少年眼中的真實與自由不過是遮蔽殘酷現實的幻鏡被打破之後的困頓與逃亡,暴戾、軟弱、自殘、死亡,不同的選擇,相同的困惑。仿佛與成年人的世界隔絕,又與那裡息息相關,沒有《大逃殺》般的戲謔與露骨,成年人只是些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客氣的口吻的人,不是漠不關心,只是不得要領,只能任由他們自生自滅。那么,岩井俊二拍攝的這部電影是youngster’s movie嗎?

“德彪西的鋼琴音樂作為一種人性,一種不是總是沉溺於情緒的波浪中的聲音,而是消失在它誕生的那一刻”。“他的音樂是半封閉的,關於內心的作品”。我剛開始聽德彪西的時候,感覺那鋼琴聲都是色塊,一個個的音。別的鋼琴都是鏇律的流水,可德彪西卻像下的雨,滴到這裡一些,那裡一些。在空曠的原野中細雨的冥想。印象主義的音樂本身是輕視輪廓、消解結構的,但是音符最終還是需要連線。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電影中的連線是通過莉莉周,一個虛擬的人物,是她把四個少年緊緊地連線在一起,就像一個固定的鏇律變幻在四種節奏中,這樣才能在現在、過去、現實、網路中充分展開故事。莉莉周本身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電影提供了一個“謎”。結構對電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完全沒有順序和重點。《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簡單說是三段式的結構,現在—過去—現在。若論結構,《情書》比《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更加複雜,不同空間同不同時間的並行發展。但是《情書》比《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容易理解地多。這和這個故事本身具有更多的多義性和模糊性有關。和情書清晰的發展不同,在這部電影裡面,導演似乎有意識地在將人物的輪廓模糊化。電影很多時候是在描述這個人物瞬間的狀態,描述反覆出現的麥田,閃動的電子螢幕,群鳥,風箏。在節奏變化上,空寂與嘈雜相互動,靜止與運動相更迭,緩慢的第一部分發展,表現出主人公灰色時代的痛苦。而中間回憶部分的發展,明顯快於前後兩塊的“灰色時代”部分,體現“桃紅色”時代的歡快與輕鬆。而重要的中間沖繩一段當中,是全DV拍攝,用粗糙的手法抓取細節,用突兀昭示人物性格的重大變化,古老的日本民歌,詭異的曲調象徵了不可抗拒的命運的力量。後來倉庫施暴一段的DV運用把整個情緒激發到頂點。在後來少女津田自殺的一段,多景別富於流動性的切換,把死進展到只餘悽美而無憤怒的境地。

電影的開始提到德彪西的《芭蕾舞姿》,他的音樂的標題通常在它們完成之後被加上去的,對於對它們的鑑賞並不總是必要的,你只需要關注顏色和有韻律的時間。在少女津田忍受屈辱之後,向蓮見發泄的時候,德彪西第一部前奏曲的第八首的鋼琴曲響起,“古老的音響像水晶般的詩”,少女沖入河中,音樂仿佛在一旁默然地旁觀,無奈而略帶惆悵的心緒,悲天憫人。童聲合唱有兩段,第一段表現追憶中的美麗,第二段則是於美麗當中的殘酷。而在倉庫施暴一場中,綿密晶瑩的鋼琴聲更同暴戾的噪音當中得到更大的張力,如同喚醒每個人體內埋藏的少年時代的憤怒和絕望。

鋼琴是岩井俊二最常用的配樂手段,在他重要的作品從《PICNIC》,《情書》,《四月物語》,鋼琴音樂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最近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鋼琴和德彪西更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在影片的最後,少女久野帶著帽子和傷痕坐在鋼琴前,忘我地彈奏德彪西的時候,仿佛也在絕望地昭示:惟有音樂真實。我不能說岩井俊二的電影是印象派的電影,但是我相信岩井俊二一定認為他的作品同德彪西的音樂存在著某種聯繫,也許就在於他們共同的一種冥想式的創造吧,都同時向夢幻般的世界尋求題材,德彪西向著《午後牧神》這樣的詩,岩井俊二向著詩一般的少年世界。德彪西用音符來表現出光線、色彩、流動,岩井俊二則用光線、色彩、運動、音響當然還有音樂來試圖達到同與德彪西同樣的境界。

“克勞德.德彪西是一代深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而後又破壞顛復它的作曲家,詩、視覺藝術、音樂被他融入到一種新的綜合體中。”德彪西的音樂“崇尚和聲進行和色彩效果,消滅了鏇律”。如辛豐年所說,德彪西是新鮮的,一百年之後仍然是新鮮的,因為從他的音樂當中得到的詩意和無窮的思緒。岩井俊二的電影有美麗的光,他在抒情的空鏡頭與輕靈的運動鏡頭之間自在地優遊。他的敘事鏡頭充滿與眾不同的跳躍、搖晃、同景別切換,但是卻讓人感覺非常的流暢、洗鍊,他有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那種自信與感覺;他的電影在群體戲處理的時候非常有特點,同期音響的運用、鏡頭的運動和場面的調度將氣氛烘托地恰倒好處。

那天我又看了一遍《情書》,以前看的都是VCD,這次看的是DVD,感覺缺少從前於粗糙畫質中的一種享受,多了從優良畫質當中的一種冷靜,是的,光線、節奏精確,一個橋段的機位變換相當地多,相同鏇律的鋼琴和小提琴頻繁運用,甚至感到演員們在表演上有些淺顯甚或誇張。但是當我看到普魯斯特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被少女放回到書架上的時候,我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感動。《情書》我看過不下十遍,但是對我來說它仍然是新鮮的。

一年多以前,我住在太原,住的地方對面就是一面丘陵。那天下午我坐在窗前聽德彪西的《兒童園地》,在窗外看到一幅油畫,雲、霞、光,染成黃色的房屋,搖曳的樹,迅即光線從橙黃變成了橙紅,一面丘陵都變得火紅,音樂是美的,眼前這幅油畫是美的,自然即藝術。感動是任何藝術、任何主義的最終目的。

莉莉周帶給我們的藍色以太,不僅僅是一種虛擬的空洞的發泄感,而是一種可捉摸的情調。任何東西都有它給人的目的,是的,就是如此。

莉莉周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發現,在很多的時候,虛擬的cyberspace,也是我們,可以停駐,寄託情感的地方。

相關符號

莉莉周的真正符號是「Ç䲁」

現在網路上的偽符號是「ç+」

*將兩個符號復下來,貼上在word上並將其放大,對比一下原圖就會明白的*

關於現實

為莉莉周代唱的歌手,在電影中的設定本名為鈴木圭子,事實上本名為森綾子,歌手出道後通用藝名為Salyu。

很小便開始學習鋼琴 從此和音樂有了聯繫。

同時,她加入了合唱團,演唱一些以HEINE為代表的讚美詩和兒歌,並且彈奏一些改編的近代作曲家的作品,如Debussy的作品等等。她在空閒的時候,有時會去LIVE HOUSE看朋友所在樂隊的表演,而且不時上台演唱,於是她的天賦在1998年被小林武史發現,並且被邀請參與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她在電影中扮演一位名為莉莉周的歌手。電影的放映結束後,Salyu開始了她的Live活動。

看過《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人就會知道,Salyu就是裡面的莉莉周。Salyu的唱法融合了pop和美聲。她以前是唱詩班的,如果你仔細看她唱歌,你會發現她的嘴張得很大,那是美聲發音的正確口型和運氣方法,唱慣了再轉唱pop有可能很難再改吧,也算是Salyu的獨特風格之一。Salyu的聲音略微有些沙啞,混合著一種奇妙的母性的呼喚。簡單的來說就是'懶洋洋'的頹廢美。她的特點就是很多音會拖得很長,綿綿不斷,又有點new age治療系特點。就讓聽者在虛無縹緲的天籟之音中自己品味吧。Salyu是有名的音樂製作人小林武史 一手提拔的。在拍《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時,小林武史看了Salyu的demo帶子,馬上就確定了她的潛能,此後他負責寫Salyu所有的歌和大部分填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