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市之徵

關市之徵

中國古代國家對商業活動的徵稅制度,亦稱關市之賦,是中國工商稅收之始。關市之徵,以商人為納稅人,關稅征其貨物的出入。在夏、商,手工業和商業均屬官辦,故而無稅。到了周朝,在司徒系統下設立了司關,掌管稽查貨物、稅收和罰款,為關市之徵之始。對市廛坐商,沒有廛人專管列肆之稅等的徵收。

關市之徵

中國古代國家對商業活動的徵稅制度,亦稱關市之賦,是中國工商稅收之始。關市之徵,以商人為納稅人,關稅征其貨物的出入。在手工業和商業均屬官辦,故而無稅。到了周朝,在司徒系統下設立了司關,掌管稽查貨物、稅收和罰款,為關市之徵之始。對市廛坐商,沒有廛人專管列肆之稅等的徵收。周朝關市之徵的關稅屬於通過稅,稅負較輕。春秋戰國之後,商品經濟發展,關市之徵漸多。

廢除關稅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關稅。漢初進一步開放關市之禁。漢武帝時,出於財政和抑商政策的需要,重開關市之徵。宋代以後,關市之徵逐漸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