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量控制系統

是熱工自動化套用當中使用的一種程式控制系統,具有各種不同的工作方式。

系統介紹

開關量控制系統的發展概況

一、50年代初:單機容量小,運行參數低,母管制系統,採用就地手動控制。

.母管制:發電廠所有鍋爐的蒸汽引至一根蒸汽母管,再由母管分別引導汽輪機和其他用汽處

優點:分散控制,靈活性高,控制及時,故障分散,投資少。

缺點:控制分散,協調不及時,管道長,閥門多,系統複雜

二、60年代:中間再熱機組—單元制機組

單元制系統:由一台或兩台鍋爐直接向配用的汽輪機供汽,組成一個單元,各單元之間無橫向聯繫的母管。

優點:系統簡單,便於機爐控制,壓力散熱損失小。

缺點:各單元間不能切換運行,單元中任一設備出現故障,整個單元被迫停運,運行靈活性差。

被控對象的發展及特點

機組的容量越來越大,系統越來越複雜,參數越來越高。·例如:一台500MW發電機組的主機控制設備約1600個,從啟動到併網開關量操作有400~600個,監視動作500~700次。緊張時每5分鐘要完成40多個動作。·假設事故中,第一分鐘,出現28個報警點,接著5分鐘內又出現50個報警點。使運行人員難以判斷。

系統的分類

按系統構成方式分類

開環工作方式:不需要回報信號。例如:化學水處理程式,閥門的開閉,水泵的啟停通常是按照時間順序操作,不需要閥位或者過程參數等回報信號。

閉環工作方式:需要回報信號

按程式步轉換條件分類

按時間轉換:根據時間進行程式步轉換。(開環)不需反饋信號。

按條件轉換:要求有回報信號反饋到施控系統。(閉環)

混合式轉換:時間和條件均有的控制。有時某步是兩者均要,有時是只要其一。

例如:鍋爐吹灰控制程式。

按邏輯控制原理分類

時間程式式: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順序控制,每一程式有嚴格的固定時間。

基本邏輯式:採用基本的“與”“或”“非”門。觸發電路等邏輯電路構成。當輸入信號符合預定的邏輯運算關係時,相應的輸出信號成立。

步進式:整個控制電路分成若干程式步電路,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程式步工作。

按程式可變性分類

固定程式式:根據預定的控制程式將固態邏輯元件等用硬接線方式連線。僅適用於操作規律不變的程控系統,控制裝置專用。

矩陣式可變程式方式:利用二極體矩陣接線方式。

可程式序方式:使用軟體編程,將程式裝入微機或PLC。

按使用邏輯器件分類

繼電器邏輯:用於構成繼電器式程控裝置。

電晶體邏輯器件:以電晶體分立元件數字邏輯電路為主而構成的程控裝置。

積體電路邏輯器件:以集成化數字電路為主而構成的程控裝置。

可程式邏輯器件:控制邏輯以軟體實現,主要的硬體由積體電路和微機(plc)構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