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袍馬褂

長袍馬褂

長袍馬褂,男性服飾名,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民國元年,北洋政府頒布的《服制案》中將其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

簡介

長袍馬褂長袍馬褂
中國清代官服。馬褂加於長袍的外面,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屬於滿族服裝,並非漢族服裝,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馬褂清初僅是八旗士兵穿,後來八旗子弟為表示勇武也多身著馬褂。雍正以後,社會普遍流行,漸有禮服的性質。辛亥革命後及民國時期,馬褂仍為男子的傳統服式。

特點

長袍與馬褂均為盤領、窄袖。長袍為大襟。馬褂是對襟,大都有馬蹄袖。馬褂以直貢呢、黑花綢緞為多,與藍色、朱青色、灰色長袍配套,顯得莊重大方。也有馬褂、長袍相連的“兩接頭”形式,這種形式的長袍只有下半截,用扣子扣在馬褂的下擺內,酷似戰國時流行的“深衣”。夏季流行斜襟道袖式直綴,是一種寬袍大袖式的長袍,穿起來令人有飄逸、灑脫、清爽、舒適的感覺。

搭配

長袍馬褂長袍馬褂
長袍馬褂為清代滿族男子最常用的服飾之一,與之搭配的是布靴和瓜皮帽。滿族青年女子著旗裝,其坎肩為一字式,中年婦女著旗袍。漢族婦女的服裝組配,一般是襖、褂、裙和披風。詩書禮儀之家,小姑娘長到13歲必須穿裙子。只穿褲不穿裙者,一般是侍婢和鄉下勞動婦女,此外,* 是不穿裙子的,只穿褲子,這是良家婦女與青樓女子在服飾上的根本區別。

歷史

1644年清兵入關後,在全國實行極為嚴厲的剃髮政策,滿族的服飾風俗藉助軍事與政治的力量,被強加給民族。在封建社會,服飾緊密聯繫著每個人的身份與社會等級。服裝的式樣、顏色、質地必須符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貴賤。清代男子的服裝,以袍、褂、襖、衫、褲為主。皇室、百官和黎民百姓在袍服上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擺開衩的數目上。皇室用四衩,官員開兩衩,百姓不開衩。服飾的穿用時間和場合也有嚴格的規定,如五品以上官員穿貂裘,必須於每年的冬至月(農曆十一月)初一統一換穿,俗稱“翻褂子”。每年農曆三月百官換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屆時要由禮部奏請,皇帝降旨一律換戴。
19世紀,帝國主義的炮艦強行打開了清朝國門,為了“變法圖強”,大量中國青年留學歐美和日本,從此,近代西方思想與科學技術大量傳到中國。作為一種社會思潮的直接表現,在中國的社會上層和占風氣之先的學界,首先出現了服飾改革行動。1898年,光緒皇帝實行“新政”。康有為等人提出的變法主張中,就包括改變傳統服裝和滿式髮型的內容,即所謂“斷髮易服”。變法失敗了,服飾改革也就流產了。有人甚至認為,變法失敗的原因是沒有首先剪辮子。在他們心裡,服飾的變化是革命的開始。

紳士

長袍馬褂長袍馬褂
清代,士紳一般著長袍,有單袍、夾袍、棉袍、罩袍之分,都從領下沿右側開襟,訂一串布扣,古稱“右衽”。外出罩馬褂,戴緞帽,所謂長袍馬褂紳士風。

皇馬褂介紹

清代皇帝對特別恩寵之人有時賞穿黃馬褂。黃馬褂為清代馬褂的一種,因其衣色為明黃色,故名。黃馬褂主要是皇帝穿用,也是重要的賞賜物品,被賞者有極大榮耀。受其影響,其他顏色的馬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

盤點民族服飾

生長在亞洲這篇廣闊的土地上的女人們,因種族的不同而展現出來的魅力也是不一樣的,一個國家一個風情,一個地方一個誘惑,亞洲各國的新娘向我們展現出婀娜的身姿。蒙古的女人和奔放,除了遼闊的草原的培養,更多的是通過蒙古族的服飾所體現出來,蒙古族的服飾大氣而且有著動靜之美的結合。當蒙古女人跨上馬背的時候,就是一種豪放的姿態,當她們靜靜的立坐的時候,又有一種恬靜之美。

清朝的服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