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萼裂黃耆

長萼裂黃耆

長萼裂黃耆(學名:Astragalus longilobus)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甘肅、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700米至4,3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或溪旁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科學分類

中國植物志原版墨線圖中國植物志原版墨線圖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未分級)I類真薔薇分支eurosidsI
目:豆目Fabales
科:豆科Fabaceae
屬:黃芪屬Astragalus
種:長萼裂黃耆A.longilobus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木質。莖單一或數個叢生,高30-60厘米,帶紫色,具棱,散生或被較密的白色柔毛,上部並混有黑色毛。羽狀複葉有5-11片小葉,長5-10厘米;葉柄長1-3厘米,向上逐漸變短;托葉離生,膜質,基部多少連合,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15毫米,先端尖,邊緣具緣毛,基部常有褐色腺體;小葉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5-10毫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具短柄,上面無毛或貼生短毛,下面毛較密。短總狀花序有多數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苞片膜質,反折,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被黑色或混有白色柔毛,基部常有腺體,無小苞片;花梗短,連同花序軸密生黑色或混生白色柔毛;花萼鍾狀,長約12毫米,被稍密、白色柔毛,萼齒線形,與萼筒近等長;花冠黃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形,長約15毫米,最寬處約5毫米,先端微凹,中部以下漸狹成柄;翼瓣較旗瓣略短,長約13毫米,瓣片長圓形,具短耳,瓣柄較瓣片稍長;子房密被絹毛,有長子房柄,花柱短。莢果披針形,長20-22毫米,先端尖,具短喙,外面密生黑色毛,果頸與萼筒近等長,1室。種子4-6顆。花期7-8月。

產地分布

產甘肅東南部(通渭、舟曲、迭部)及四川西北部。生於海拔2700-4300米的山坡及溪旁草地。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迭部。

豆目百科

豆目(Fab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單葉或複葉,互生,有托葉,葉枕發達。

阿拉伯金合歡

阿拉伯膠樹

矮合歡

鞍葉羊蹄甲

阿拉套黃耆

阿賴山黃耆

阿拉善黃耆

阿克蘇黃耆

濱豇豆

白花紫藤

白花羊蹄甲

矮沙冬青

薄葉羊蹄甲

薄莢羊蹄甲

棒花羊蹄甲

白枝羊蹄甲

白花華山黃耆

波密黃耆

變異黃耆

巴塘黃耆

白花甘青黃耆

背扁黃耆

筆直黃耆

長葉豇豆

刺果蘇木

長豇豆

赤豆

柴胡葉鏈莢豆

垂絲紫荊

長毛莢黃耆

長果頸黃耆

長萼裂黃耆

長莢黃耆

粗毛黃耆

昌都黃耆

長喙黃耆

側扁黃耆

橙黃花黃耆

刺葉柄黃耆

蟲豆

長角豆

翅莢決明

長萼豬屎豆

長果豬屎豆

川滇雀兒豆

楚雄野扁豆

多疣豬屎豆

碟腺棋子豆

大托葉豬屎豆

粉葉羊蹄甲

緋紅羊蹄甲

粉被金合歡

粉葉蘇木

粉葉腫莢豆

貴州土圞兒

光葉金合歡

灌叢黃耆

格爾木黃耆

瓜兒豆

甘肅旱雀豆

廣東蝶豆

高山鏇花豆

鴿仔豆

光葉棋子豆

瓜兒豆屬

光萼豬屎豆

耿馬豬屎豆

海紅豆屬

紅背葉羊蹄甲

布河黃耆

扁序黃耆

杯萼黃耆

白枝黃耆

白序黃耆

斑果黃耆

邊塞黃耆

白蟲豆

扁豆

白蔓草蟲豆

柄腺山扁豆

巴豆藤

巴豆藤屬

白背野扁豆

白花魚藤

合萌屬

黃花羊蹄甲

褐毛羊蹄甲

海紅豆

哈巴山黃耆

海刀豆

長葉棋子豆

長柄野扁豆

糙毛假地豆

長圓葉山黑豆

短絨野大豆

大豆屬

大葉雲實

大豆

多花黃耆

大花雀兒豆

大花蟲豆

刀豆屬

蝶豆

蝶豆屬

單節假木豆

華麗豆

回回豆

旱雀豆屬

鶴慶豬屎豆

褐毛豬屎豆

海南鐮扁豆

黃毛野扁豆

海南豬屎豆

豇豆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