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管組

長管組

長管組有五個品種: 無鱗蠅子草、道孚蠅子草、齒瓣蠅子草、鶴草、團傘蠅子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生物Vitae
真核域Eukarya
植物界Plantae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木蘭綱Magnoliopsida
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石竹亞科SubFam.Caryophylloideae
蠅子草族Trib.Sileneae
蠅子草屬Silene
長管組SileneSect.Longitubulosae

形態特徵

無鱗蠅子草無鱗蠅子草

1.無鱗蠅子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粗壯。莖疏叢生,直立,多分枝,被灰白色疏柔毛,上部分泌粘液。基生葉葉片匙狀倒披針形,早枯;莖生葉葉片倒披針形,長2-7厘米,寬5-11(-15)毫米,基部漸狹成柄狀或楔形,頂端急尖,上面無毛,粗糙,下面沿脈被短毛,邊緣具短緣毛,中脈明顯。花序圓錐狀,小聚傘花序對生,具1-3花,花梗細,長15-40毫米,分泌粘液;苞片草質,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3-8毫米,被微柔毛和緣毛;花萼筒狀,長12-15毫米,直徑2-3毫米,無毛,基部截形,果期上部微膨大,縱脈紫色,有時沿脈被疏短毛,萼齒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頂端圓,外面被微柔毛,邊緣膜質,具緣毛;雌雄蕊柄長約5毫米,無毛;花瓣淡紅色,長約15毫米,爪不露或微露出花萼,狹楔形,無毛,耳不明顯,瓣片輪廓倒卵形,長5-7毫米,深2裂,裂片近長圓形;副花冠片缺;雄蕊和花柱均外露,花絲無毛。蒴果長圓形,長10-13毫米;種子圓腎形,暗棕色,長約1毫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產雲南(大理、蘭坪、維西、德欽、中甸)、四川(鄉城、稻城)。生於海拔(1800-)2700-3250(-4000)米石質草坡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瀾滄江、怒江分水嶺。

2、道孚蠅子草(拉漢種子植物名稱)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粗壯,圓錐形。莖疏叢生,直立,不分枝或稀疏分枝,無毛或被疏短毛,上部分泌粘液。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5(-6)厘米,寬2-5毫米,基部楔形或漸狹,頂端漸尖或急尖,兩面和邊緣均無毛,中脈明顯。圓錐花序,小聚傘花序對生或互生,常減少為1花,花梗細,長2-4毫米,無毛,分泌粘液;苞片線形,長5-10毫米,具緣毛;花萼長筒狀,長25-30毫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基部臍形,果期膨大呈筒狀棒形,長30-35毫米,縱脈紫色,萼齒三角狀卵形,長約1.5毫米,頂端圓或鈍,外面被鱗片狀毛,邊緣膜質,具短緣毛;雌雄蕊柄無毛,長15-20毫米;花瓣淡紅色,長20-25毫米,爪微露出花萼,狹倒披針形,長10-15毫米,無毛和無耳,瓣片輪廓倒心形或倒卵形,長10-14毫米,淺2裂,裂片狹卵形;副花冠片缺;雄蕊外露。花絲無毛;花柱長10-13毫米,明顯外露。蒴果長圓形,長10-15毫米;種子腎形,微壓扁,暗褐色,長約1.2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產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生於海拔1400-3100米的草坡或岩壁。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道孚。
本種與無鱗蠅子草(S.esquamataW.W.Smith)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葉寬,倒披針形或匙狀倒披針形;花萼長12-15毫米,雌雄蕊柄長5毫米等。

3、齒瓣蠅子草(雲南植物研究)

齒瓣蠅子草齒瓣蠅子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稍粗壯。莖疏叢生,近直立,纖細,無毛,上部分泌粘液。基生葉葉片倒披針形,長5-8厘米,寬5-10(-12)毫米,基部漸狹成長柄狀,頂端漸尖,兩面無毛,微粗糙,有時邊緣基部具緣毛,中脈明顯;上部莖生葉漸小。圓錐花序,小聚傘花序對生,常具1-3花;花直徑約20(-25)毫米,花梗細,長10-25(-30)毫米,無毛或被疏短毛,分泌粘液;苞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具緣毛;花萼長筒狀,長約30毫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果期微膨大呈筒狀棒形,縱脈紫色,萼齒三角狀卵形,長1-2毫米,頂端鈍,邊緣膜質,具短緣毛;雌雄蕊柄無毛,果期長約20毫米;花瓣淡紅色,長約20毫米,爪楔狀倒披針形,無毛,耳不明顯,瓣片露出花萼,輪廓三角狀倒卵形,長10-15毫米,淺2裂,稀達瓣片的中部,裂片具缺刻狀齒;副花冠呈乳頭狀;雄蕊外露,花絲無毛;花柱外露。蒴果長圓狀卵形,長10-12毫米,比宿存萼短,稀近等長;種子圓腎形,紅褐色,長約1.5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產四川(東南)。生於海拔1700-1820米山地草坡岩石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南川。

4、鶴草(植物名實圖考)蠅子草(華北經濟植物志要),蚊子草(陝西關中),野蚊子草(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
SilenefortuneiVis.inLinnaea24:181.1851,descr.;Rohrb.,Monogr.Silene222.1868;Franch.,Pl.David.1:47.1884;ForbesetHemsl.inJourn.Linn.Soc.Bot.23:65.1886;Maxim.inAct.Hort.Petrop.11:66.1889;F.Vill.inCurtis'sBot.Mag.125:tab.7469.1899;WilliamsinJourn.Linn.Soc.Bot.34:429.1899;E.Pritz.inEng

鶴草鶴草

l.'sBot.Jahrb.29:318.1901;Loes.inBeih.Bot.Centr.37(11):118.1919;Limpr.inFedde,Repert.Sp.Nov.Beih.12:364.1922;Hand.-Mazz.,Symb.Sin.7:203.1929;C.P'eiinContr.Biol.Lab.Sci.Soc.Chin.Bot.ser.8(2):97.1932;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263.圖412.1959;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640.圖1280.1972;秦嶺植物志1(2):213.圖128.1974;台灣植物志2:340.pl.322.1976.——S.fissipetalaTurcz.inBull.Soc.Nat.Moscou27:371.1854.——S.argyiLevl.inBull.Acad.Geogr.Bot.28:292.1914.——S.kiruninsularisMasamuneinJourn.Soc.Trop.Agr.6:570.1934.
多年生草本,高50-80(-100)厘米。根粗壯,木質化。莖叢生,直立,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分泌粘液。基生葉葉片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8厘米,寬7-12(-15)毫米,基部漸狹,下延成柄狀,頂端急尖,兩面無毛或早期被微柔毛,邊緣具緣毛,中脈明顯。聚傘狀圓錐花序,小聚傘花序對生,具1-3花,有粘質,花梗細,長3-12(-15)毫米;苞片線形,長5-10毫米,被微柔毛;花萼長筒狀,長(22-)25(-30)毫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基部截形,果期上部微膨大呈筒狀棒形,長25-30毫米,縱脈紫色,萼齒三角狀卵形,長1.5-2毫米,頂端圓鈍,邊緣膜質,具短緣毛;雌雄蕊柄無毛,果期長10-15(-17)毫米;花瓣淡紅色,爪微露出花萼,倒披針形,長10-15毫米,無毛,瓣片平展,輪廓楔狀倒卵形,長約15毫米,2裂達瓣片的1/2或更深,裂片呈撕裂狀條裂副花冠片小,舌狀;雄蕊微外露,花絲無毛;花柱微外露。蒴果長圓形,長12-15毫米,直徑約4毫米,比宿存萼短或近等長;種子圓腎形,微側扁,深褐色,長約1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產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南部,東達福建、台灣,西至四川和甘肅東南部,北抵山東、河北、山西和陝西南部,生於平原或低山草坡或灌叢草地。模式標本采自浙江舟山。全草入藥,治痢疾、腸炎、蝮蛇咬傷、挫傷、扭傷等。

5、團傘蠅子草(雲南植物研究)

團傘蠅子草團傘蠅子草

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粗壯。莖疏叢生,直立,分枝,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莖生葉葉片倒披針形或近匙形,長2-6厘米,寬5-13毫米,基部漸狹成柄狀,頂端漸尖,兩面被微柔毛,稀近無毛,邊緣具短緣毛,中脈明顯。花序呈團傘狀或近頭狀,花梗細,長5-18毫米,近無毛;苞片線形,長2-3毫米,具疏緣毛;花萼長筒狀,長15-20毫米,直徑約2毫米,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果期膨大成筒狀棒形,縱脈紫色或綠色,萼齒三角狀卵形,長約1.5毫米,頂端圓或鈍,邊緣膜質,無毛或具短毛;雌雄蕊柄無毛,長10-12毫米;花瓣紫色,長約22毫米,爪狹倒披針形,無毛,耳不明顯,瓣片露出花萼,2裂達瓣片的中部或更深,裂片長圓形,近全緣或具2-3缺刻狀齒;副花冠片披針形,具缺刻;雄蕊外露,花絲無毛;花柱外露。蒴果長圓形,長8-10毫米,比宿存萼短;種子三角狀腎形,灰褐色,長約1毫米,側面耳狀凹。花期6-7月,果期7-8月。
陝西(平利、鎮平)和四川(城口)。生於海拔620-1300米的山地草坡或灌叢岩石上。模式標本采自陝西平利。

石竹科·蠅子草屬的亞屬和組

蠅子草屬(Silene L.), 石竹科,約500種,分布於北溫帶,地中海地區尤盛,中國有112種2亞種17變種,廣布長江流域和北部各省區,以西北和西南地區較多,有些供觀賞用;有些藥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