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共兩座,一座位於山東省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公園內,於1995年8月建成;另一座坐落在微山島風景區,於1996年8月建成。兩座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建設雄偉壯觀,真實再現了當年鐵道游擊隊抗擊日寇的英勇業跡。

基本信息

簡介

鐵道游擊隊紀念碑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於1996年8月建成,此碑坐落在微山島風景區,碑名由已故國家副主席王震提寫。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建設雄偉壯觀,真實再現了當年鐵道游擊隊抗擊日寇的英勇業跡。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占地3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方米,總投資300萬元。此碑的建成使人們進一步了解歷史,緬懷英雄,勿忘國恥,激勵人們奮發進取。微山湖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其主要內容為兩個部分:紀念碑和紀念館。紀念碑的高度為37、77米,象徵的是1937年的7、7事變。鐵道游擊隊於1940年2月成立於棗莊。有洪振海王志勝任正副大隊長,杜季偉任政委。後來,洪振海於黃埠莊作戰中犧牲,改由劉金山繼任大隊長。劉知俠同志在《鐵道游擊隊》中把兩任大隊長的姓組合成劉洪這一英雄形象。

紀念碑

工程於1994年3月奠基,到1995年4月主體工程完成。1995年8月6日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舉行了盛大的落成揭幕儀式。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的碑體是由帆船、人物形狀所組成。帆高30米,船長20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紅白花崗石貼面。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為紀念碑題寫碑名:“鐵道游擊隊紀念碑”。背面為原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題詞:“微湖大隊、運河支隊、鐵道游擊隊英名永存”。字跡採用24k金箔鑲嵌。三尊銅鑄鐵道游擊隊隊員塑像身高3米,有的懷報琵琶,有的持槍站立,表現的是他們在執行任務後勝利歸來,一種太陽快要落山的閒適安謐的氛圍。

紀念館

分東西兩館,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該館根據微山湖區的革命鬥爭史實,運用簡潔、生動、明快、樸實、形象的藝術語言;採取全景式壁畫、大型雕塑、革命文物、圖片資料、現代數碼,聲、光、電造型藝術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全方位、廣角度地再現了當年的場景,塑造了眾多感人至深的鬥爭場面。裡邊既有驚心動魄的炮火硝煙、戰鬥場景,又有喜怒哀樂的生活浪花、浪漫情懷;既有革命志士搏擊於政治舞台的雄姿風采,也有優美風光“微山湖上靜悄悄”的詩情畫意。在英雄的群像中,有我黨我軍叱吒風雲的領袖人物,有默默奉獻的普通民眾。有思想敏銳,立場堅定的知識分子,有勤勞善良的貧苦漁民,有臨危不懼,智勇雙全的漁家婦女。從不同的側面烘托出革命前輩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英勇獻身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整座紀念園現已被命名為:濟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碑文

《鐵道游擊隊》隊員舞台形象《鐵道游擊隊》隊員舞台形象
鐵道游擊隊創建於1940年12月,後隸屬八路軍115師蘇魯支隊,編入魯南軍區獨立支隊。首任政委杜季偉,大隊長洪振海,副大隊長王志勝,繼任政委文立征、楊廣立、趙若華、張洪義、鄭惕,繼任大隊長劉金山。鐵道游擊隊以微山湖為依託,戰鬥在津浦、臨棗百里的鐵道線上,闖火車、炸橋樑,多次切斷日軍交通運輸線。同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配合八路軍主力與日軍戰鬥數百次,威震敵膽,屢建奇功,開闢保衛了微山湖區抗日根據地和華中山東通往延安的湖上交通線。曾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朱瑞肖華等我黨政軍領導人安全過往湖區,譜寫出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重要貢獻,鐵道游擊隊的英雄業績與日月同輝,殉難的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微山縣委員會

微山縣人民政府敬立

公元一九九四年十月

紀念碑

紀念碑是為紀念已故人物或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抑或為慶祝戰爭勝利的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