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菌綱

鏽菌綱

鏽菌綱(Uredinomycetes)真菌一般稱作鏽菌,主要為害植物莖、葉,大都引起局部侵染,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稱作銹狀物的病徵,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稱為鏽病,常引起農作物的嚴重損失。已知約7000個種。其寄生在綠色微管束植物上,全球廣布。該類真菌人工培養很少能獲得成功,自然界所有的種都專性寄生於活體植物上,引起植物鏽病。

基本信息

鏽菌綱特徵

無擔子果。冬孢子萌發產生的先菌絲內產生橫隔特化為擔子;擔子有4個細胞,每個細胞上產生1個小梗.小梗上著生單胞、無色的擔孢子;擔孢子釋放時可以強力彈射。通常認為鏽菌是專性寄生的,
鏽菌鏽菌
但是已有少數鏽菌如禾柄鏽菌小麥專化型(Pucciniagraminisf.sp.tritici)等10多種鏽菌可以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鏽菌有兩種營養菌絲體,即單核的初生菌絲體和雙核的次生菌絲體,有些鏽菌兩種菌絲體都能侵染寄主植物並以無性繁殖的方式分別產生單核的和雙核的孢子,如禾柄鏽菌(Pucciniagraminis)。鏽菌的雙核菌絲體很少有鎖狀聯合。寄生在寄主細胞間的菌絲體一般都形成吸器伸入寄主細胞內。 有的鏽菌是單主寄生的,即在一種寄主植物上生活就可以完成生活史;有的是轉主寄生的,生活史的不同階段需要在兩種不同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許多鏽菌具有明顯的多型現象,一個完整的生活史最多的可以產生5種類型的孢子,如禾柄鏽菌

鏽菌多型現象

性孢子(pycniospore):性孢子單細胞,單核,產生在性孢子器內,其作用是與受精絲進行交配。性孢子器(pycnium)是由擔孢子萌發形成的單核菌絲體侵染寄主形成的一種有孔口、近球形的結構,性孢子器中產生性孢子和受精絲。
銹孢子(aeciospore):銹孢子雙核,單細胞,產生在銹孢子器內。銹孢子器(aecium)和銹孢子是由性孢子器中的性孢子與受精絲交配後形成的雙核菌絲體產生的,因此銹孢子器和銹孢子一般是與性孢子器和性孢子伴隨產生。
夏孢子(urediospore):夏孢子是雙核菌絲體產生的成堆的雙核孢子,夏孢子萌發形成雙核菌絲可以繼續侵染寄主,在生長季節中可連續產生多次,作用與分生孢子相似,但兩者性質不同。許多夏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夏孢子堆(uredium)。冬孢子(teliospore):冬孢子是雙核菌絲體產生的厚壁雙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長後期形成的休眠孢子。冬孢子是鏽菌雙核進行核配的場所。許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telium)。
擔孢子:冬孢子萌發形成先菌絲,先菌絲轉化為有隔擔子,擔子的小梗上產生擔孢子。冬孢子是原擔子,先菌絲是後擔子。鏽菌的擔孢子一般稱作小孢子,是經過減數分裂後形成的單核孢子

真菌盤點(一)

真菌門(Eumycota;Mycobionta)真菌界的一門。通常所稱的真菌即指該門菌。營養體大多為分枝繁茂的發達菌絲體,少數菌絲體不發達,一些低等種類為單細胞,真菌的菌絲有三種:氣生菌絲、營養菌絲、直立菌絲。它主要依靠營養菌絲來吸收營養物質。本任務主要盤點真菌門中得種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