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紋折背陸龜

鍾紋折背陸龜

鍾紋折背陸龜,所屬動物界,屬龜科,分布在中非以南各國,除北非外,分布遍及整個非洲及非洲海島。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dd

中 文 名: 鍾紋折背陸龜
俗名別名: 鍾紋陸龜婁費爾德折背陸龜
英 文 名: Bells/Lowveld Hinge-back tortoise
拉丁學名: Kinixys belliana
品種 Kinixys belliana belliana - Eastern Bell's Hinge-back Tortoise 東部鍾紋折背陸龜
Kinixys belliana nogueyi - Western Bell's Hingeback Tortoise 西部鍾紋折背陸龜
Kinixys belliana zombensis – Southeastern Bell's Hingeback 東南部鍾紋折背陸龜

地理分布

中非洲南各國,除北非外,分布遍及整個非洲及非洲海島

鍾紋折背陸龜鍾紋折背陸龜

瀕危狀態 瀕臨絕種 ( CITES 附錄二/IUCN 易受傷害 )
繁殖方式 卵生。通常在每年7至11月交配,5月產卵,它們喜歡在比較潮濕的天氣才產卵,每次會產下2至4隻蛋,而蛋的大小通常為 (41-45) x (28-38) 毫米,事實上大小是根據母體的大小來決定,通常母體越大,蛋就會越大。孵化期通常需要 148 至 172 天和套用攝氏29度來孵化,太高的溫度會令到孵出的小龜畸形,而剛剛孵化的小龜大小通常為45至47毫米。

食性

雜食性。在野外主食牧草、青草、葉、花和果實等,但也會吃蝸牛、一些小型昆蟲和動物的屍體等。

亞種

鍾紋陸龜共有三個亞種,分布區各不相連。
Kinixysbellianabelliana稱為東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東部各國;
Kinixysbelliananogueyi稱為西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西部各國;
Kinixysbellianazombensis稱為南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南部各國和馬達加斯加島上。
這三個亞種又以西部鍾紋陸龜最為普遍。三種亞種棲息區雖然並未重疊,但是有時也不容易區分,稍加說明:
Kinixysbellianabelliana東部鍾紋陸龜:前腳通常有五趾,背甲甲盾為深色框線,有黃棕色斑紋。
Kinixysbelliananogueyi西部鍾紋陸龜:前腳通常只有四趾,背甲為一體土黃色,甲盾有棕色外框,及少許淺色斑紋。
Kinixysbellianazombensis南部鍾紋陸龜:前腳通常只有四趾,背甲為淺黃底色,布滿寬大的黑色放射斑紋。

形態特徵  

折背龜屬的六個種類中,鍾紋陸龜的體型是比較大的。 它們的背甲後半部有典型折背龜的關節可以折合。鍾紋陸龜也是折背龜中分布最廣數量也最大的一種,算是折背龜屬的代表龜種。 
鍾紋陸龜共有三個亞種,分布區各不相連。

鍾紋折背陸龜鍾紋折背陸龜
Kinixys belliana belliana稱為東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東部各國;
Kinixys belliana nogueyi稱為西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西部各國;
Kinixys belliana zombensis稱為南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南部各國和馬達加斯加島上。
這三個亞種又以西部鍾紋陸龜最為普遍。三種亞種棲息區雖然並未重疊,但是有時也不容易區分,稍加說明:  
Kinixys belliana belliana 東部鍾紋陸龜: 前腳通常有五趾,背甲甲盾為深色框線,有黃棕色斑紋。
Kinixys belliana nogueyi 西部鍾紋陸龜: 前腳通常只有四趾,背甲為一體土黃色,甲盾有棕色外框,及少許淺色斑紋。
Kinixys belliana zombensis 南部鍾紋陸龜: 前腳通常只有四趾,背甲為淺黃底色,布滿寬大的黑色放射斑紋。
在2001年美國公告禁止野生蘇卡達,豹龜和鍾紋陸龜的進口,因為這三種非洲龜類身上帶有扁虱的比例偏高,而扁虱又是家畜水心症病毒的帶原者
鍾紋陸龜是少數的雜食性陸龜類,在野外主要以落果如香蕉,芒果等以及雜草,菇類,蝸牛,昆蟲等為食。食性其實是比較偏蟲食性的,與箱龜類很相似。在人工環境下可以陸龜飼料,水果類和蟋蟀麵包蟲為主食。此外它們屬於草原型的陸龜,也會出現在灌木林區,需要比較高的濕度和水份。溫度也需要比較高。不過對光照的強度的要求倒並不像一般非洲龜類那么的高,所以不需要使用太強的燈照。
雌雄性的區別一樣是以尾巴為主,雄性尾巴粗大,雌性短小,雄性的腹甲有凹陷。鍾紋陸龜雄性的領域性比較強,所以最好只養一隻雄龜,否則在繁殖期會出現比較激烈的對撞衝突。雌性每胎可以生產4-8顆蛋。在30度的孵化溫度下,約90-120天可以孵化。如果餵食足夠,雌龜每年可以生產2次。
鍾紋陸龜雖然不屬於主流龜種,但是久養的個體還是可以展現與飼主良好的互動和個性。它們的優點當然是只有欣賞它們的人才能體會的。

飼養要點 

合適溫度: 27 - 30 °C 24 - 26°C 20 - 22 °C 。野生個體有夏眠習慣,因此溫度不要太高,不要超過攝氏 35 度或以上,晚上可以降至 20 度,但進食前後也應保持最少27度來幫助消化吃了食物。

鍾紋折背陸龜鍾紋折背陸龜
相對濕度: 60 - 85 % 由於分布廣泛,而且當地有明顯的潮的季節,所以它們可以適應廣闊的濕度範圍。雖然鍾紋陸龜沒有像 K. erosa 和 K. homeana 在濕度上要求那么濕,但從分布地點來看,鍾紋陸龜似乎比較喜愛潮濕環境,在飼養箱內最好還是保持 75 - 85 % 相對濕度來飼養,而且也可以增添水碟來給龜只調節溫度。
食物: 在野外主食牧草、青草、葉、花和果實等,但也會吃蝸牛、一些小型昆蟲和動物的屍體等。人工飼養下應提供的食物包括:
主要餵飼 ( >90% ): 深綠色多葉的植物 ( 例如:菜心、芥蘭、馬齒莧、蒲公英、車前草、苜蓿、野芥菜、牧草、菊花、茼萵、桑葉、大紅花和葉等 )
間中可餵 ( <10% ): 蚯蚓、蛞蝓、田螺、蚱蜢、超級麥皮蟲、蟋蟀等。 仙人掌類植物、蘆薈、無花果、紅蘿蔔、蘋果連皮、桃、各種莓類、奇異果、番瓜、豆、豌豆、杏仁、菌類食物、營養均衡及高質的人造龜糧等。
不應餵飼 ( 0% ): 過份多汁的蔬果、西紅柿、蕉、生菜、椰菜、椰菜花、捲心菜、白菜、黃瓜、大黃 (rhubarb)、球花甘藍 (Broccoli)
重點:高纖維、高鈣、低磷、適當的蛋白質。 
食慾:非常好;但大多數是野生個體,所以最初會偏食甚至拒食,這點要注要。
活動時間:最活躍的時候往往是開始下雨的時候,但在天氣酷熱的時候,會在已乾涸的水窪上挖洞來隱藏自己,目的是令自己少失去水份來維持生命,之後再等待另一場雨的來臨。在不太嚴熱的天氣下,鍾紋陸龜在黎明和黃昏時會開始找尋食物。
性情:害羞 ,但活躍; 它們不太喜歡強烈的光線,在飼養箱內可以不用聚焦燈,反而用紅燈或陶瓷燈加 UVB 光管較為適合,而且還可加遮蔽處。
體形尺寸 成年體型:殼長通常不會超過20cm,但也有個別長到22cm。初生體型:殼長3.5~5.0cm

習性

主要居住在草原、稀樹大平原,有時也會出現在近海邊的樹林。那些地方有些時間會長期乾旱,當溫度上升,鍾紋陸龜就會夏眠,當下雨出現的時候,即使正在夏眠中的鐘紋陸龜也會開始活躍,之後會安靜下來找尋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