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潮[2015年發行的郵票]

錢塘潮[2015年發行的郵票]

2015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四周年紀念日,中國郵政集團總公司在浙江海寧舉行《錢塘江大潮》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同日還發行首日封等。

郵票創作

“為增加畫面的靈動,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氣息,就幾隻小小的白鷺而言,其體貌特徵,飛翔身姿、方向等,每一個細節和特點都事先作充分了解和求證,絕不憑空亂畫。這大潮更是細究。”著名國畫家、當代浙派書畫院院長馬飛達先生展開他的《錢塘江大潮》郵票設計初稿,和記者說道。

馬飛達先生創作的《錢塘江大潮》,以國畫長卷的形式描繪了錢塘江最著名的“交叉潮”、“一線潮”和“回頭潮”磅礴、壯觀的氣勢,生動地體現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猛進如潮、勇立潮頭”的時代精神。

長捲入方寸,必然是國畫藝術和郵票藝術的完美融合。郵票創作有其自身特性,“小而精美”是其外貌特點,再者,郵票圖稿主題要明確;其次郵票知識性強,畫面內容豐富,所謂“方寸納乾坤;刻畫力求寫實,不可憑空臆造,因為郵票是國家名片;最後,要充分考慮不同印刷方法的藝術效果。

郵票欣賞

本套《錢塘江大潮》郵票為充分展示錢江潮磅礴的氣勢,採用了三聯票的形式,總尺寸為15CMx3CM,面值分1.2元和1.5元兩種。另外,為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採用的是雕刻製版技術,所以此套郵票被賦予了國畫和雕刻雙重的藝術魅力,畫面非常生動精美。

全畫採用了對比、誇張等手法,運用“S”型構圖,具有起承轉合的律動效應,給觀者一種柔和迂迴、婉轉起伏、流暢優雅的節奏感與韻律美感,三潮採用“三線交叉”和“錯構”的構圖方法來表現,力感效應與取勢感強烈,再加上巧妙轉換場景,三個不同時空交織在一起,畫面容量增加,視覺衝擊力提升。

為創作此次作品,作者多次趕赴海寧觀潮勝地採風寫生,在那裡候潮、聽潮、迎潮、賞潮、送潮,探尋涌潮的起因、規律、內涵和靈氣,作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收集與研究工作,綜合、取捨、提煉得此作品。

作者根據實景“前塘中潮後山”,選擇海寧大缺口至老鹽倉作為表現對象,以元代修建的安瀾塔作為切入點,從左至右依次用“交叉潮”、“一線潮”、“回頭潮”三個畫面,描繪了錢塘江潮超越歷史、超越時空、驚天動地、氣勢雄偉、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舞的天姿神韻。

其中,“一線潮"部分集中描繪了占鰲塔、鎮海鐵牛、海神廟、天風觀濤亭、毛澤東觀潮詩碑亭和魚鱗石塘等人文景觀。

馬飛達告訴記者,在他之前,已有五、六位知名畫家受邀創作,均告失敗,此幅作品創作難度很大。但自己的用心和實力最終成就了此作品的誕生。“藝術始終要和時代融合,和民族氣息融合,這樣才有生命力。自己也親身體驗與感悟,藝術從生活中來,也高於生活。”

“錢江潮的內里就像我們民族的凝聚力,蘊含著團結一致、奮力拚搏、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在哪個時代都是需要的,畫只是一個載體,我要通過畫來謳歌我們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馬飛達說道。

郵票詳情

錢塘潮[2015年發行的郵票] 錢塘潮[2015年發行的郵票]

郵政部門定於2015年7月1日發行《錢塘江大潮》特種郵票1套3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5-13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3-1)T 交叉潮   1.20元
(3-2)T 一線潮   1.20元
(3-3)T 回頭潮   1.50元
郵票規格:50×30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18枚 (6套,3枚連票)
整張規格:180×220毫米 
版 別:膠雕套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 計 者:馬飛達
雕 刻 者:趙川、尹海蓉、錢志敏
責任編輯:乾止戈
郵票印製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