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赤扁谷盜

銹赤扁谷盜

銹赤扁谷盜,體長1.70~2.34mm,赤褐色,扁平,具光澤。頭部和前胸背板上的刻點少而稀。雄蟲觸角長約等於體長的1/2,雌蟲觸角略短。前胸背板兩側緣向基部方向顯著收縮,雄蟲更明顯;前角略突出。鞘翅長度為兩鞘翅總寬度的1.6~1.9倍;第一、第二行間各有4縱列剛毛。末齡幼蟲體長3~4mm,爬蟲式,扁長形。頭部赤褐色,腹末暗褐色,其餘淡黃白色。觸角3節,第一節寬短,第二、三節略等長並且長過第一節的2倍。頭部的骨化舌桿伸達頭部腹面後緣,骨化桿狀物近端部1/4處各有一分支伸向觸角基部。有單眼5對,位於頭部側緣觸角後方,排列成向腹面開口的缺環。前胸腹面中縱骨化紋明顯,其色澤遠較頭部色澤深而與骨化舌桿色澤接近。前胸腹面具絲腺1對,絲腺的端部位於前胸側角,膨大呈肩狀,與體癒合,其頂端有顯著的直剛毛,在背面能看見。腹末有臀叉,腹面有一中央開口的環肛骨片。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特徵

銹赤扁谷盜銹赤扁谷盜
體長1.70~2.34mm,赤褐色,扁平,具光澤。頭部和前胸背板上的刻點少而稀。雄蟲觸角長約等於體長的1/2,雌蟲觸角略短。前胸背板兩側緣向基部方向顯著收縮,雄蟲更明顯;前角略突出。鞘翅長度為兩鞘翅總寬度的1.6~1.9倍;第一、第二行間各有4縱列剛毛。

幼蟲特徵

末齡幼蟲體長3~4mm,爬蟲式,扁長形。頭部赤褐色,腹末暗褐色,其餘淡黃白色。觸角3節,第一節寬短,第二、三節略等長並且長過第一節的2倍。頭部的骨化舌桿伸達頭部腹面後緣,骨化桿狀物近端部1/4處各有一分支伸向觸角基部。有單眼5對,位於頭部側緣觸角後方,排列成向腹面開口的缺環。前胸腹面中縱骨化紋明顯,其色澤遠較頭部色澤深而與骨化舌桿色澤接近。前胸腹面具絲腺1對,絲腺的端部位於前胸側角,膨大呈肩狀,與體癒合,其頂端有顯著的直剛毛,在背面能看見。腹末有臀叉,腹面有一中央開口的環肛骨片。

生活習性

成蟲羽化後1~2d開始交尾。雌蟲產卵於糧粒裂隙或破損處,尤喜產於糧粒的胚部。在35℃、70%rh條件下,每雌產卵可多達423粒,平均產卵6粒/d。在32℃、60~90%RH條件下,卵期平均為3.8d,一齡幼蟲平均齡期4.1d,二齡幼蟲平均3.0d,三齡幼蟲平均3.5d,四齡幼蟲平均6.8d,蛹期平均4.3d,由卵孵化到成蟲羽化平均25.37d。在40℃與70%RH時,卵的孵化率只有50%。在21℃下雄蟲的壽命180d,雌蟲壽命214d;在32℃下雄蟲的壽命僅90d,雌蟲壽命僅134d。
銹赤扁谷盜的最適發育溫度為32~35℃,最適濕度為70~90%RH。在最適發育溫濕度條件下,1個月的增殖速率為60倍。在20~40℃、40~95%RH條件下,可順利完成發育和繁殖;在-20℃和10%RH條件下仍然可以存活。
銹赤扁谷盜不但可在小麥等食物上產卵發育,也經常發現於樹皮下、土壤內或植物性材料的堆放處。除取食植物性物質外,還可兼營捕食性生活,並具有同類相殘習性。

經濟意義

銹赤扁谷盜常發生於麵粉廠、米廠的加工車間、原料庫、成品庫,在酒廠存放酒麴的倉庫內發生也很嚴重,有時也發生於一些糧食倉庫中。銹赤扁谷盜的成蟲和幼蟲都可危害破碎和受損傷的原糧,如稻穀、麥類、油料、豆類多種農產品與其加工產品,也可危害豆餅大米、粉類、酒麴、糕點、乾菜、乾果、藥材等產品,其中以在粉類和油料類中發生最多。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國內各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