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中毒

鉻中毒

鉻中毒是鉻或其化合物接觸或進入人體引起的毒性作用。多見於工業生產部門。鉻有2價﹑3價和6價三種化合物。

概述

或其化合物接觸或進入人體引起的毒性作用。多見於工業生產部門。鉻有2價﹑3價和6價三種化合物。3價鉻存在於生物體內﹐6價鉻毒性大。

鉻的生理需要和代謝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鉻參與體內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與蛋白質的合成可能有關。實驗證明缺鉻時血內脂肪及類脂含量增加﹐動物易產生動脈粥樣硬化。

成人每天從食物中平均攝入鉻約50~600ug。鉻及其化合物主要經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體內﹐其吸收率因價數不同而有明顯差異。3價鉻口服吸收率明顯低於六價鉻。3價和6價鉻均可經呼吸道吸入﹐另外6價鉻尚可少量經皮膚吸收。

進入血液中的鉻代謝很快﹐可迅速從血液中消失﹐組織中鉻的濃度高於血液10~100倍。主要分布在肺﹑氣管﹑大小腸中。鉻經腎臟由尿中迅速排出﹐無明顯的蓄積作用﹐注射進入體內的鉻約80%由尿排出﹐其餘經糞便排出﹐乳汁中可排出微量。正常人尿鉻含量為4~5 ug/l﹐血鉻為2~3ug/l﹐毛髮鉻為150ug/g。

毒理

鉻的毒性與其存在形式有關。金屬鉻毒性最小﹐2價和3價鉻的毒性其次﹐6價鉻毒性最大。鉻可參與和干擾的活性。3價鉻和鎂離子一起可激活磷酸葡萄糖變位酶﹑細胞色素酶系﹑琥珀酸脫氧酶凝乳酶胰蛋白酶。6價鉻可抑制尿素酶活性及阻止半胱氨酸酶的氧化作用。當6價鉻還原成3價鉻時可抑制谷胱苷肽還原酶的活性﹐從而使正鐵血紅蛋白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的能力。過量的鉻還可沉澱核酸核蛋白﹐使蛋白質變性。

鉻及其化合物在高濃度時具有明顯的局部刺激和腐蝕作用﹐低濃度時有致敏作用﹐可產生哮喘過敏性皮炎

中毒表現

鉻中毒嘔吐物呈黃綠色鉻中毒嘔吐物呈黃綠色
急性中毒多由於誤服6價鉻化合物引起。口服重鉻酸鹽的成人致死量為3g。進食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出現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血便。嚴重者可產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無尿﹑黃疸和肝損害﹐可因尿毒症而致死。

工業生產中一般無急性鉻中毒。鉻的慢性職業性損害主要表現在皮膚和黏膜。手腕﹑前臂等直接接觸部位可發生皮炎。皮炎呈紅斑﹑丘疹或斑疹﹐有鱗屑﹐也可表現為濕疹﹐有明顯的瘙癢感。鉻酸鹽和重鉻酸鹽可引起皮膚潰瘍(鉻潰瘍)﹐其特點為形狀酷似鳥眼﹐癒合緩慢﹐癒合期長達數月﹐癒合後留有圓形萎縮瘢痕。鉻酸酸霧及鉻酸鹽粉塵吸入可引起咽喉炎和支氣管炎。長期接觸鉻化合物者易患消化道潰瘍﹑消化功能紊亂﹑神經衰弱﹑輕度的腎臟損害。對鉻過敏者可發生支氣管哮喘。

治療 急性口服中毒時應立即用1%亞硫酸鈉溶液或溫水洗胃﹐輸液以保持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保護肝腎功能﹐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生。發生嚴重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應進行透析治療。靜脈注射硫代硫酸鈉﹐或肌注二胇基丙磺酸鈉﹐均可促使鉻的排出﹐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若發生皮炎可採用膚輕鬆軟膏或5%硫代硫酸鈉軟膏局部塗抹。鉻潰瘍可先用10%抗壞血酸溶液濕敷﹐然後用5%硫代硫酸鈉或5%二胇基丙醇軟膏塗抹局部。

預防 生產和使用鉻及鉻化物的車間工廠應改進設備和操作方法﹐儘量減少接觸機會。電鍍槽應安裝槽旁抽風裝置﹐酸液面上可放置液體石蠟﹑泡沫塑膠小球等以阻留酸霧逸散。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操作時應穿防護服﹐使用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有嚴重的咽喉炎﹑支氣管炎﹑哮喘﹑皮膚病和肝腎功能不良者均不宜從事鉻化物的作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