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福

簡介

金香福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40年6月出生,四川開江人。中共黨員。1963年畢業於四川石油學院(今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專業。曾任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華北局第三普查勘探大隊總工程師。現任職於中國新星公司華北局三普。1963年他來到地礦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隊(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華北局第三普查勘探大隊的前身),這是建國後國家最早組建的專門從事鄂爾多斯石油普查勘探的隊伍。數十年來,他一直跟隨這支隊伍,守候在鑽機旁,穿梭於叢山峻岭間,深入到大沙漠腹地中,風餐露宿,孤燈伏案,足跡踏遍東起太行山、西到敦煌、南越大巴山、北抵中蒙邊界約100萬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把整個身心交給了鄂爾多斯油氣勘探。挫折時,為新的立項而吶喊而奔波;順利時,興奮異常,期盼它更輝煌。多年的勘探開發研究,使他對鄂爾多斯油氣條件、成藏規律及其分布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摸索出一套經濟而有效的勘探方法,堅定了尋找大油大氣的信心和決心,現有的油氣成果只是一個好的開端,在鄂爾多斯還有許多有利地區尚未耕耘,還有不少很有潛力的新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他深信,明天比今天更輝煌!套用這些認識和方法,他們很快發現了一批油氣田。其中陝西志丹縣石油勘探開發的碩果是讓他最激動、最難忘的。根據中央扶助老少邊貧的精神,應志丹縣人民政府的要求,90年代初期,他受命幫助開展"石油富縣"工作。他深知,一個年財政收入不足200萬元的貧困縣,要搞投資巨大的石油勘探開發書縣長們需要下多大的決心,冒多大的風險,克服多大的困難,全縣數十萬人民抱多大的期望。這對他又是何等巨大的壓力、肩負多大的責任,更何況面對的是一個勘探程度很低而又不為人所看好的地區。雖如此,他沒有退路,也不想退。他相信他的認識,相信風險與機遇並存。在仔細分析研究的基礎上,他制定了永寧侏羅系起步、主攻雙河延長組的"志丹縣中生界"八五"石油勘探開發規劃",並深入現場勘定每一口井位,分析每口井的岩電資料,確定射孔壓裂層位,制定壓裂方案和採油措施,使志丹迅速進入科學、合理開發石油軌道,原油產量一年一個台階(1992年上萬噸,1996年過10萬噸,1999年達到30萬噸),發現一大一小兩個油田,初步實現"石油富縣"目標。"六五"以來,他多次參與、主持國家、部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先後完成國家部局級科研成果20餘份,多次獲得地礦部科技成果三、四等獎。也發表過一些論文,對鄂爾多斯石炭系有一些新發現、新認識。

金姓名人盤點

盤點金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