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城傳媒獎

金長城傳媒獎

“金長城傳媒獎”是中國傳媒歷史上繼“范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之後,由學術界打造的又一個被稱為中國傳媒“奧斯卡”的傳媒獎項,旨在倡導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先進的傳媒理念,以推動中國傳媒業的發展。

簡介

吧
金長城獎含有一段真實的歷史見證,1937年,現《人民日報》的前身《晉察冀日報》在敵人的威嚴炮火聲中,由鄧拓社長帶領,全體報業人用金子般的心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長期艱苦地活動在河北金山嶺長城內外(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擔任過《挺進報》社社長、《晉察冀日報》社副總編輯的張致祥先生,今年99歲了,當談起金山嶺長城一帶辦報的艱苦裡程,他激動不已,象他一樣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戰地記者十幾位90多歲的新聞老前輩也特邀請到大會現場,將會為本屆大會金壁生輝,意義更加遠大,難以言表。為此,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別出心裁地推出中國傳媒大會·金長城終身貢獻獎和中國傳媒大會·金長城獎學金。同時,還將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以及“紀念改革開放30年、慶賀共和國成立60年”紅色報展活動及“金長城傳媒1+1”等系列公益活動。
基於中國傳媒業急需專業的新聞傳媒人才,特別是符合傳媒業發展方向、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創新型和複合型人才的原因,中國傳媒大會組委會聯合國內百家主流媒體設立了“金長城獎學金”,並主要針對對新聞傳播學院在校學習表現突出的大學生進行獎勵,鼓勵他們奮發有為,開拓創新、積極進取,成為一名適應當前市場經濟需求和傳媒業發展趨勢的複合型人才,為未來中國傳媒業的創新與發展打下牢固基礎,同時,大會還將之列為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金長城傳媒1+1”公益系列活動之一。更引起關注的是黃菊芳女士還還代表中國傳媒大會組委會邀請到了德高望重的、99歲的張致祥、92歲的甘惜分和陳春森等有著傑出貢獻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

含義

你
飽滿的金色,意味著金長城傳媒獎的尊貴和金子般的品質;圓形的絳紅底色,如旭日初升,寓意中國傳媒大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堅固的長城,標誌著中國傳媒維護的是正義,捍衛的是真理;構築的是精神的長城;延伸的烽火台,是傳播的象徵,意味著傳媒的任務是傳播資訊、發布信息、塑造品牌、打造產業鏈條。
由來:“金長城傳媒獎”是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首創的,是為中國新聞傳媒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媒體和個人特別設定的鼓勵性獎項,是中國傳媒歷史上繼“范長江新聞獎”、“鄒韜奮新聞獎”之後,由民間和學術界聯合打造的傳媒獎項,是對官設新聞獎項的完善和有益補充。
作為中國傳媒大會重要的組成部分,“金長城傳媒獎”充分體現了學術界獨立的評判眼光和價值標準。其組織和評選有著嚴格的制度和規定,不僅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原則,還有網路投票、評審會調研和回訪,專家評審團初評、複評、終評等程式,最終確定獲獎名單。
釋義: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體現的是中華民族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精神;對於媒體,則意味著中國傳媒維護的是正義,捍衛的是真理,構築的是精神;彰顯的是主權。這也正是中國傳媒人的責任和使命。
吧
長城,是歷史,是警示,更是精神源泉。這也表示當代的中國傳媒人不忘歷史,尊重歷史。只有尊重歷史,才會更加珍惜現在,創造未來。
長城,是厚重,包含的是古老的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對於媒體,意味著不但要傳承中國的文化,還要更好的傳播這種文化。
“如果中國傳媒是巍巍長城,那么每一個傳媒人就是其中一塊磚,每一家媒體就是築就長城的一座烽火台。”這正是中國傳媒大會獎項以“金長城”命名的緣由,非常形象地表達了品牌深層次的文化意蘊和價值內涵。

系列獎項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林炎志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林炎志
2011年1月17日—19日,“中國傳媒大會•2010年會”在廈門開幕。來自兩岸四地的傳媒學界、業界和企業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嘉賓300餘人出席。這次年會以“文化大發展,傳媒新機遇”為主題,總結了2010年乃至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傳媒業的發展歷程,展望了2011年乃至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傳媒業發展的新趨勢,並頒發了“金長城傳媒獎”系列獎項。
本屆年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十所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以及中國新聞史學會聯合主辦,由中國報業網、《中國傳媒觀察》聯合承辦。出席這次年會的主要領導和嘉賓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林炎志,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會長、經濟日報原總編輯馮並,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程曼麗,十所大學新聞學院的領導喻國明、范以錦、張昆、羅以澄、黃星民、董天策、丁柏銓劉海貴,湖北日報報業集團社長江作蘇,央視CTR市場研究中心總經理姚林、世紀美人酒莊總裁史德峰、馥春茶業總經理高金飄、單仁資訊總裁劉宏等。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
本屆年會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召開,為此,大會精心組織策劃了內容豐富的主題論壇和圓桌對話。傳媒學界與業界的面對面交流成為大會一大亮點。業界精英與學界專家都認為,國家將促進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必定會給大眾傳媒所帶來新的機遇。林炎志認為,傳媒首先要解決文化宣傳的主鏇律與市場經濟基本規律之間的矛盾。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則提出,構建中國傳媒新型產業鏈的最佳途徑是進行跨界整合,全媒體將成為未來十年的關鍵字。復旦大學的朱春陽教授則拿出了從2001到2010年十年間的中國傳媒創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全媒體的嘗試、高層次的開發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本屆大會輪值主席單位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黃星民副院長則強調,要形成一個和諧的媒體生態環境,不僅媒體本身,包括新聞傳媒教育都應立足於為國家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市場服務。說到傳統媒體的發展,湖北日報報業集團社長江作蘇對未來很有信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報業完全可以實現可延續性發展。”
“金長城傳媒獎”頒獎盛典是本次年會又一大亮點。這次獎項設計獨具匠心,除了傳統的獎項設定外,為總結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傳媒取得的成績,也特設了“2001-2010中國傳媒十年領軍傳媒獎”“2001-2010中國傳媒十年領軍人物”等獎項。尤其值得一提的,評選了三屆“金長城傳媒獎•優秀學子獎”今年將範圍擴大到全國100多所新聞傳播院系,共500多位優秀學子參與評選。除了學有所長,評選專家特彆強調參評學生的新聞實戰經驗。“金長城傳媒獎•優秀學子獎”傳媒業界對在校學子的扶持與獎掖,體現了業界胸懷世界、放眼未來的精神境界和社會責任感,為新聞學子的成長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資助機制。
中國報業網總裁黃菊芳致辭中國報業網總裁黃菊芳致辭
中國傳媒大會是中國傳媒界唯一集產、學、研三方權威力量共同搭建的立體交流平台,也是中國傳媒界唯一集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路、新媒體、出版等各種高端媒體及知名廣告公司、品牌企業共同探討研究的傳媒盛會,集學術性、思想性、實戰性於一體。中國傳媒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相關領導曾兩次到年會現場講話,對大會給予了高度支持和肯定。本屆年會是一次超越歷史的創新大會,她將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和國家“十二五”開局之年獻上一份濃濃的厚禮!
大會最後一個亮點,是讓老總當一回攝影記者。組委會組織了各大媒體老總開展“視覺先鋒•魅力土樓”攝影大賽,近200位媒體領導與專家前往永定,沿著胡錦濤主席2010年春節訪問土樓的足跡,對永定土樓的歷史、結構、功能,進行了考察及攝影採風,留下了精美的影像作品。
這次年會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媒體的大力支持,新浪微博、新浪傳媒、新浪廈門、台海網、中國報業網等進行了現場直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