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一種根據事先約定的事項進行支付的雙邊契約,其契約價格取決於或派生於原生金融工具的價格及其變化。金融衍生工具是相對於原生金融工具而言的。這些相關的或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債券、存單、貨幣等。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一種根據事先約定的事項進行支付的雙邊契約,其契約價格取決於或派生於原生金融工具的價格及其變化。金融衍生工具是相對於原生金融工具而言的。這些相關的或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債券存單貨幣等。

基本特徵

(圖)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
(1)金融衍生工具的價格取決於原生金融工具的價格。
(2)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以契約為基礎。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簽訂契約之日起便基本確定,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初始淨投資。
(3)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過程是在現在完成,而交割卻要在將來某一時刻才能履行或完成。
(4)金融衍生工具的收益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金融衍生工具所產生的收益,來自於標的物價值的變動,即約定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差額,將隨著未來利率、證券價格、商品價格、匯率或相應的指數變動而變動。
(5)強有力的財務槓桿作用和高度的金融風險相對應。在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交易時,只需按規定交納較低的佣金或保證金,就可從事大宗交易,投資者只需動用少量的資金便能控制大量的資源。一旦實際的變動趨勢與交易者預測的相一致,即可獲得豐厚的收益;但是,一旦預測有誤,就可能使投資者遭受嚴重損失。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馬惠明編)的解釋為:金融衍生工具英語為:derivatives;derivativefinancialinstruments;derivativeinstruments;derivativeproducts;financialderivatives。亦為:衍生工具。名。常用複數。這些工具的價值來源於對應金融資產價值的期權、期貨契約。所交易的金融資產包括股票、股票指數、固定利率債券、商品、貨幣等。期權交易所提供的交易產品如指數期貨和利率期貨都是典型的衍生產品。

分類

1.根據原生工具的分類。
根據原生工具大致可以分為股票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貨幣或匯率衍生工具。貨幣或匯率衍生工具包括遠期外匯契約、外匯期貨、外匯期權、貨幣互換等;利率衍生工具包括短期利率期貨、債券期貨、債券期權、利率互換、互換期權、遠期利率協定等;股票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權、股票價格指數期權股票價格指數期貨、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與股權相關的債券等。
2.按交易形式的分類。
按交易形式,即契約類型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互換四大類。
遠期契約和期貨契約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契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準化契約,對契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做出了統一規定。遠期契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契約。
期權交易定義見金融期權。
互換契約是一種為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契約。更為準確地說,互換契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的契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互換契約和貨幣互換契約。互換契約中規定的交換貨幣是同種貨幣,則為利率互換;是異種貨幣,則為貨幣互換。
3.根據交易方法的分類。
根據交易方法,即是否在交易所上市,可分為場內工具和場外工具。場內交易,又稱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進行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在場內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期貨和期權。場外交易指交易雙方直接成為交易對手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有許多形態,可以根據每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設計出不同內容的產品。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具體要求,出售衍生產品的金融機構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但是,由於每次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雙方相互負責進行的,場外交易參與者僅限於信用程度高的客戶。在場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遠期、期權和互換。互換交易和遠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櫃檯交易的衍生產品。

產生和發展

(圖)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自出現以來,發展迅速。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和迅速發展主要有以下原因:
1.70年代高通貨膨脹率以及普遍實行的浮動匯率制度,使規避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成為金融交易的一項重要需求。衍生工具能有效地轉移投資者某些不願承擔的風險給願意承擔者。
2.各國政府逐漸放鬆金融管制以及通訊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等有利條件促進衍生工具飛速發展。先進技術的出現,使實施套期保值、套利和其他風險管理策略的成本費用得以大大降低,從而也使衍生工具供給量大大增加。
3.金融業的競爭日益加劇促使金融機構不斷進行金融創新,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4.70年代以來期權定價模型等衍生工具估價模型和技術取得突破並有了長足的進展,這有利於投資者更為準確地對衍生工具進行估價、風險管理,有利於衍生工具的發行和使用,從而促進衍生工具的正常發展。

最新發展趨勢

1.日趨複雜化、多樣化並迅猛發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種日益複雜和多樣化。幾乎每個月都有一種新型的衍生工具產生。衍生工具也日見複雜,當今衍生工具所對應的基礎工具已經包括了衍生工具本身。同時衍生工具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衍生工具的發行量也呈高速增長。
2.利率衍生工具發展最快。就發行量而言,利率期貨、期權、互換比其他品種的衍生工具要高出很多,發展也最快。
3.銀行已成為主要使用者。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最終使用者,包括公司、政府、機構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等;另一類是經紀人,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以及高信譽的公司(比如能源公司)等。一個機構既可以是最終使用者也可作為經紀人。比如銀行在其資產負債管理中運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即為最終使用者,而為滿足客戶的需要運用衍生工具時則為經紀人。銀行在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業務中的業務量均占全球業務量的一半。
4.衍生工具交易地區相對集中。就全球有組織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而言,美國是較為集中的地區,占全球交易量的一半;其次是歐洲,占三分之一強;再次是日本,擁有10%左右的交易量。在場外交易市場中,英國是全世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最活躍的市場,日均交易總額為3510億美元,約占全球交易金額的30%;其次是美國,日均交易金額達到1640億美元,占1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