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or Over-Allotment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實際運用

國際市場幾乎每個新股發行都有綠鞋。在實際操作中,超額發售的數量由發行人與 主承銷商協商確定,一般在5%~15%範圍內,並且該 期權可以部分行使。 同時, 承銷商在什麼時間行使 超額配售權也存在一定變數。

行使 超額配售權,對於 上市公司來說可以多融入資金,對於 承銷商來說,則可以按比例多獲得承銷費,利於新股的成功發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者利益。因而是多贏的安排。

還有一個附加效果是,超額配售的股票一般會配售給與承銷團關係密切的投資者,由於配售價格與 發行價一致,並低於市場價,投資者有利可圖, 主承銷商也可藉此進一步鞏固與各財團的關係。

在許可賣空的情況下,如果超額配售未獲發行人許可,則被稱為"光腳鞋"(Bare Shoe),一旦股票上市後股價上漲,包銷商就必須以高於 發行價的價格購回其所超額配售的股份,從而遭受經濟損失。

我國市場

綠鞋機制對我國市場的積極作用

綠鞋機制的形成和運用,是市場化發行方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為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狀況而出現的,是發行人和主承銷商適當調節發行規模,減少新股上市波動而建立的一種技術安排,是對國內市場迅速變化的發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和補充。

首先,在股份上市後一定期間內對股票價格起到維護穩定作用。

股票上市後,當投資者熱捧,股價上揚,承銷商便可使用綠鞋機制,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股票供給量增加,平抑了多頭市場股價的持續上揚,甚至使股價下移,接近發行價。當投資者反映不佳,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又可動用綠鞋機制所籌的資金從二級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股票需求量增加,阻止了股價的持續下跌,甚至使價格上移,接近發行價。這樣使得一級市場發行的股票供給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增加了股票的市場流通性,從而使價格發現過程更加平穩,減小了新股上市後的波動,維護了股價的穩定。

其次,主承銷商的承銷風險會有所降低。

市場化發行使主承銷商暴露在更大風險下。發行價格是考驗主承銷定價水平的一項高智慧型工作,需要發行人與主承銷商適應市場的迅速變化。發行定價過高將導致主承銷商承受經濟損失。當運用綠鞋機制,在行使期內,若上市後供不應求,股價高漲,承銷商當然無須回購超額配售的股票;而若發行定價過高,市場出現認購不足,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則可用超額發售股票所獲資金,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中按不高於發行價的價格回購新股,發售給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使得股價上移,形成了對股價的一定支撐作用。因此大多數情況下股價會在接近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上運行,股價跌破發行價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就減少了主承銷商當初判斷失誤而可能造成的損失,使其承銷風險有所釋放,提高了主承銷商調控市場、抵禦發行風險的能力,維護了發行人及主承銷商形象,保證發行成功。

中國工商銀行A+H發行中國工商銀行A+H發行

再次,上市公司將獲得更多的籌資量。

目前我國股市一級市場新股發行供不應求,二級市場股價多數上揚。這種情況下,運用綠鞋機制,主承銷商便可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從而發行人可獲發行此部分新股所籌集的資金。這使發行人的融資數量彈性化,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會。

最後,抑制一級市場投機氣氛,減少二級市場波動。

目前我國巨額資金滯留囤積在一級市場進行新股申購,市場投機氣氛嚴重,不利於我國證券市場穩定發展。實施綠鞋機制的新股發行量可比沒有實施時多15%,這有利於承銷商根據市場具體情況,作出相應決策,或要求發行人增發新股,或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靈活性強,可逆性強。一方面,利於平抑二級市場股價漲跌,促使二級市場股價與一級市場新股發行價接軌,縮小一、二級市場的差價,對一級市場新股申購的資金起到一定疏導作用,客觀上起到了抑制一級市場投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於多頭及空頭市場股價的穩定,減小股指的波動,有利於大盤的穩定及股市的平穩發展。

現存弊端

現行市況下實施綠鞋機制存在的缺陷與弊端

綠鞋機制並不是十全十美,在對我國股市具有的積極作用下,它具有二重性質,它的運作存在著缺陷與弊端。

第一,誘導上市公司產生“投資饑渴症”,助長惡性圈錢之風。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大多存在“一股獨大”現象,控股股東利益與普通投資者利益不一致。為了追求控股股東利益,上市公司必然會最大限度從普通投資者手中募股籌資。而綠鞋機制給予了控股股東或其代理人一個更大的操縱工具。它的實施極可能被利用來在股票發行時,上市公司不惜違背誠信,不顧市場實際情況,盲目的儘可能使用最大限度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發售新股給認購的投資者,最大程度募集股金,從而引發上市公司“投資饑渴症”,助長其惡性圈錢行為。這個過程中受益最大的只有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高級管理層,普通投資者利益被削弱殆盡,對股市的良好平穩運行將是巨大打擊。

第二,弱化了主承銷商的風險意識,不利於其經營管理的改善。

綠鞋機制的實施,可使主承銷商糾正當初失誤的判斷,把可能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這將會大大弱化主承銷商的風險意識,其極可能不根據市場變化選擇承銷方式,不對中長期趨勢作正確的判斷和預測,而是過度依賴綠鞋機制使用的無風險或低風險,追求多獲承銷費。主承銷商將繼續在低水平低風險層次上進行競爭,不利於其風險意識的樹立,不利於其落後的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從長期看,也將阻礙資本市場的發展,損害各方參與者利益。

第三,造成市場的不平等競爭,滋生投機和腐敗。

一方面,由於配售部分絕大多數為重倉,能夠進行超額配售選擇權認購的幾乎只能為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因資金實力限制被排除在外,造成了市場參與者的不平等競爭。另一方面,綠鞋機制實則一種股票期貨交易方式的演變,其規範與監管難度極大。機構投資者因其自身強大的資金實力及信息獲取能力等各方面優勢,在配售選擇權行使時,極易與承銷商聯手,導致關聯方的暗箱操作,甚至進行違法違規操作,這就為投機與腐敗的產生提供了機會。

中國工商銀行A股H股發行中國工商銀行A股H股發行

第四,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自律能力與市場公信力將經受嚴峻考驗。

市場監管機構的職責是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和原則,保護投資者利益。若投資者認購超額配售的新股後,市場表現不佳,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惡性事件頻頻發生,那么監管機構的各方面能力都將受到強大衝擊。

案例

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綠鞋農業銀行綠鞋

農業銀行“綠鞋”機制已實施

總計募集資金達到221億美元,約合1503億元人民幣,創全球有史以來最大IPO

羊城晚報今天訊息 記者陳道報導:農業銀行(601288)今日公告稱,公司A股已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在初始發行222.35億股A股的基礎上超額發行33.35億股A股,占本次發行初始發行規模的15%。統計顯示,在“綠鞋”行使完畢後,農行總計募集資金達到221億美元,約合1503億元人民幣,創全球有史以來最大IPO。

工商銀行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第一次將綠鞋機制引入A股市場並大獲全勝,使得人們對該制度在發揮穩定股價的作用方面寄予了厚望。隨後在2010年上市的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中,綠鞋機制再次起到了維穩的作用。

Facebook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登入納斯達克,作為Facebook主承銷商的摩根史坦利採取了“綠鞋機制”,摩根史坦利獲得了最多15%的超額配售。

中新網7月3日電 按照發行時間表,在7月7日(T+1日)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驗資後,農行將與聯席主承銷商將根據網上、網下的認購情況,適時啟動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又稱超額配售選擇權,最早由華爾街銀行家設計,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用以穩定股價,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破發,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A股市場至今唯一一單引入綠鞋機制的IPO為工商銀行。

時隔四年,境內資本市場有望因農行IPO再現綠鞋機制。據農行公告顯示,農行本次計畫A股初始發行規模為222億股,授權A股聯席主承銷商可按本次發行價格向投資者超額配售不超過初始發行規模15%的股票,若此次農行全額行使“綠鞋”之後,發行規模將放大至255億股。

超額配售面對的是網上申購對象,採取向戰略投資者延期支付的方式進行。若農行按如前公布的價格區間2.52-2.68元/股上限發行,且綠鞋全額行使,A股融資額有望達到680億。儘管從絕對值上看,農行的“天量發行”使得投資者不得不擔心市場的承受能力。但分析人士指出,農行向戰略投資者配售A股“綠鞋”後的總股本的40%,即約有100億股農行新股已經被戰投提前攬入懷中,且按照戰投與農行簽訂的協定,其中50%的戰略配售股鎖定期為12個月,其餘50%鎖定期為18個月,短期內幾乎不會對農行股價形成任何影響。戰略配售後剩餘的部分,方才進行網上網下發行,其中網下發行不超過48億股,其餘在網上發行。農行看似龐大的發行規模,拆分開來細看,對市場實際投放的發行量遠低於市場預期。

社會經濟術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