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原理

金融學原理

《金融學原理》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惠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金融學原理

第一篇主要論述,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國家和國家相互信任,而進行的交換活動,創造了貨幣和證券這類社會資本、社會財富,正是這種社會資本和社會財富的流通,帶動和促進了自然財富或者說實體財富增加,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說,是虛擬經濟決定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決定自然財富;是金融決定交換,決定生產。第二篇研究匯票、支票、短期證券、股票和債券這些傳統金融工具的定價理論,買賣和流通的方式、所發揮的經濟作用。以此說明經濟生活符號化。第三篇研究期貨、期權和其它新創造的金融工具的定價理論、流通方式、及其發揮的作用,進一步說明,經濟生活如何高度抽象化。第四篇總結性地研究金融經濟越發展,就越脫離實物生產和實物交換,所帶來的風險就越大,產生的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所有從金融活動個人、企業、銀行和政府必須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管理金融,以求共同發展。

圖書目錄

第1篇 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第l章 貨幣是信用符號

第2章 銀行是信用機構

第3章 貨幣通過信用轉化為資本

第4章 陶際收支狀況受信用所影響

第5章 金融危機是信用危機

第2篇 傳統的信用工具

第6章 外匯與匯率

第7章 外匯市場

第8章 貨幣市場

第9章 股票市場

第10章 債券市場

第3篇 創新的金融工具

第11章 期貨市場

第12章 期權市場

第13章 其他金融創新

第14章 電子貨幣

簡短的結束語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金融學入門教材,介紹了金融學研究領域的三個關鍵概念: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投資以及財務管理,並對資本結構、資產定價、證券組合、利率期限結構等理論以及金融中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等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套用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本書結構明晰,每章從“管理的視角”導入與該章相關的案例或背景知識,以“道德困境”結束學習和思考,同時用許多例題,案例和圖表來解釋和運用核心概念與方法,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金融學的內容和實質。

書中主要章節可供—學期教學使用,如果補充案例和課外讀物可供兩學期教學使用。這樣的編排使本書在內容上具有很大的彈性,教師可按需要自由安排各個章節的講授順序。

作者簡介

Scon Besley南佛羅里達大學副教授,2002年南部金融協會主席,同時在金融管理協會和東部金融協會任職。他於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投資。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金融學基本概念

第1章 金融學概述

第2章 金融資產(工具)

第3章 金融市場與投資銀行業務

第4章 金融中介與銀行體系

第5章 貨幣成本(利率)

第2部分 一般企業概念

第6章 企業組織與稅收環境

第7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8章 財務計畫和控制

第3部 分評價的基本原則

第9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第10章 估值

第11章 風險和收益率

第4部分 公司決策

第12章 資本成本

第13章 資本預算基礎

第14章 資本結構與股利政策決策

第15章 營運資本管理

第5部分 投資者決策

第16章 投資概念

第17章 證券估值和選擇

術語表

數學表

譯者後記

作者簡介

彭興韻,男,1972年生於重慶市雲陽縣。1994年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7年和200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工作。

出版有《金融發燕尾服的路徑依賴與金融自由化》,譯著有《外匯與貨幣市場導論》、《2002年的世界》等,現已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

內容簡介

本書從金融的基本功能出發,構造了一個有別於傳統貨幣銀行學的金融學新體系。本書立足於中國的實踐,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汪出地闡述了金融學的基本原理,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可讀性和前沿性等幾方面的突出特點,對推動中國金融學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嘗試。本書是大學本科學生、在職研究生班學員,金融從業人員以及想了想和掌握金融知識的一般讀者學習金融學的理想教材。

目錄

序 李 揚

前 言

第一篇

總 論

第1章 貨

學習目標

1. 1 貨幣的定義

1. 2 貨幣的職能

1. 2-1 交易媒介

1. 2-2 價值尺度

專欄 沒有貨幣的麻煩

1. 2-3 延期支付的標準

1. 2-4 價值貯藏

1. 3 貨幣的類型

1. 3-1 足值的實物貨幣

1. 3-2代用貨幣

1. 3-3 信用貨幣

1. 3-4 電子貨幣

1. 4 貨幣的度量與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與準貨幣

1. 4-1 貨幣的不同定義方法

1. 4-2 貨幣層次的劃分

1. 4-3 貨幣的結構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2章 金融系統

學習目標

2. 1 資金盈餘者與資金短缺者

2. 2 資金盈餘者與短缺者之間的聯繫機制

2. 3 金融體系的功能

2. 3-1 降低交易費用

2. 3-2 時間與空間轉換

2. 3-3 流動性與投資的連續性

2. 3-4 風險分攤

2. 3-5 清算支付

專欄 山西票號的金融創新與支付

2. 3-6 監督與激勵

專欄 對上市公司監督的智豬博弈

2. 4 金融工具

2. 4-1 金融工具與金融資產

2. 4-2 典型的金融工具

2. 4-3 金融工具的特性

2. 5 金融系統中的信息不對稱

2. 5-1 信息不對稱及其基本問題: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2. 5-2 信息不對稱的解決辦法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3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學習目標

3. 1 貨幣的時間價值及其計量

3. 1-1 什麼是貨幣的時間價值

3. 1-2 貨幣時間價值的計量

3. 2 複利與終值的計算

3. 2-1 複利與終值

3. 2-2 年金終值

3. 3 現值與年金現值

3. 3-1 現值與貼現

3. 3-2 年金現值

3. 3-3 永續年金的現值

3. 3-4 你的住房抵押貸款月供應該是多少

3. 4 年金現值與終值的結合:養老保險計畫

3. 5 通貨膨脹. 利息稅的影響

3. 5-1 通貨膨脹. 利息稅. 終值與儲蓄計畫

3. 5-2 通貨膨脹. 利息稅. 現值與儲蓄計畫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4章 資源的時間配置:儲蓄

與消費的選擇

學習目標

4. 1 儲蓄的性質及其形式

4. 1-1 儲蓄的性質

4. 1-2 儲蓄的形式

4. 2 儲蓄的動機

4. 2-1 交易動機

4. 2-2 謹慎動機

專欄 蟈蟈與螞蟻的故事預防性儲蓄的重要性

4. 2-3 投資動機

4. 3 儲蓄與消費的選擇

4. 3-1 可支配收入. 消費和儲蓄

4. 3-2 財富

4. 3-3 消費信用與儲蓄

4. 3-4 制度變遷. 不確定性與儲蓄

4. 3-5 降低利率一定會增加消費減少儲蓄嗎

4. 3-6 棘輪效應:消費與儲蓄的相對收入理論

4. 3-7 經濟之外的一些因素

4. 4 生命周期儲蓄計畫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5章 資金盈餘者的資產選擇

與風險管理

學習目標

5. 1 資產的類別及各自的屬性

5. 1-1 金融資產

5. 1-2 實物資產

5. 2 資產選擇的決定因素

5. 2-1 財富或收入

5. 2-2 預期收益率

5. 2-3 風險

5. 2-4 流動性

5. 3 資產風險及其管理

5. 3-1 風險概論

5. 3-2 多樣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5. 3-3 風險管理的其他方法

專欄 保險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吳老闆的故事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6章 資金短缺者的融資選擇

學習目標

6. 1 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6. 1-1 什麼是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6. 1-2 內源融資種種

6. 2 外源融資

6. 2-1 債務融資

專欄 當心陷入借債的財務危機

6. 2-2 權益融資

6. 2-3 債務融資與權益融資對公司的影響

6. 2-4 外源融資方式:私募與公募

6. 2-5 融資成本

6. 3 企業融資結構

6. 3-1 M-M定理

6. 3-2 有稅收差異時的企業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

6. 3-3 破產成本的影響

6. 3-4 企業優序融資

6. 4 政府融資

6. 4-1 向中央銀行借款或透支

6. 4-2 增加稅收

6. 4-3 發行政府債務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二篇

機構與市場

第7章 金融系統中的金融機構

學習目標

7. 1 商業銀行

7. 1-1 什麼是商業銀行

7. 1-2 商業銀行的組織模式

7. 1-3 中國的商業銀行體系

7. 2 政策性銀行

7. 2-1 什麼是政策性銀行

7. 2-2 中國的政策性銀行體系

7. 3 保險公司

7. 3-1 保險公司及其功能

7. 3-2 保險業務分類與保險機構體系

7. 4 資本市場金融機構

7. 4-1 證券公司

7. 4-2 基金管理公司

7. 4-3 證券交易所

7. 5 其他金融機構

7. 5-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7. 5-2 金融控股公司

7. 5-3 信託投資公司

7. 5-4 信用合作社

7. 6 政策與監管金融機構

7. 6-1 中國人民銀行

7. 6-2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7. 6-3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7. 6-4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7. 6-5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附錄:I 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及營業管理部分布圖

II 國際金融機構簡介

第8章商業銀行業務與管理

學習目標

8. 1 商業銀行業務

8. 1-1 表內業務

8. 1-2 表外業務

8. 2商業銀行業務管理

8. 2-1 資產與負債管理

8. 2-2 流動性管理

8. 2-3 信用風險管理

8. 2-4 利率風險管理

8. 2-5 資產證券化與銀行風險管理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9章 長期資本市場

學習目標

9. 1 什麼是長期資本市場

9. 2 長期資本市場工具

9. 2-1 債券

9. 2-2 股票與存托憑證

9. 2-3 證券投資基金

9. 3 長期資本市場工具的發行與交易

9. 3-1 長期資本市場工具的發行

9. 3-2 二級市場交易

9. 3-3 資本市場價格指數

9. 4 資本市場債券價值評估

9. 4-1 貼現債券與附息債券

9. 4-2 貼現債券的價值評估

9. 4-3 附息債券的價值評估

9. 5股票價值評估

9. 5-1 市盈率評估

9. 5-2 股利貼現模型

9. 6 市場有效性與市場的過度反應

9. 6-1 市場有效性

9. 6-2 股票市場的過度反應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0章 短期貨幣市場

學習目標

10. 1 同業拆借市場

10. 1-1 什麼是同業拆借市場

10. 1-2 同業拆借市場的特徵

10. 1-3 同業拆借的種類

10. 1-4 同業拆借的結算方式

10. 1-5同業拆借市場利率

10. 2 票據貼現市場

10. 2-1 什麼是票據

10. 2-2 票據貼現. 轉貼現與再貼現

10. 2-3 票據貼現的性質

10. 2-4 票據貼現市場的功能

10. 2-5 票據評估

10. 3 國庫券與國債回購市場

10. 3-1國庫券市場

10. 3-2 國債回購市場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1章 外匯市場

學習目標

11. 1 外匯與匯率

11. 1-1 什麼是外匯與外匯市場

11. 1-2 匯率的標價方法

11. 1-3 匯率的種類

11. 2 外匯交易

11. 2-1 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

11. 2-2 套利與套匯

11. 3 匯率風險及其管理

11. 3-1 什麼是匯率風險

11. 3-2 匯率風險管理策略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2章 金融衍生品市場

學習目標

12. 1 遠期交易

12. 1-1遠期利率協定

12. 1-2 遠期外匯交易

12. 2 期貨

12. 2-1 什麼是期貨與期貨交易

12. 2-2 期貨市場的功能

12. 2-3 期貨市場上的套期保值與投機

12. 2-4 期貨契約的主要內容

專欄 長眠於衍生品下的巴林銀行

12. 2-5 金融期貨:利率. 外匯與股指期貨

12. 3 期權

12. 3-1 什麼是期權

12. 3-2 買人期權與賣出期權

12. 3-3 期權交易平衡點

12. 3-4 期權的價值

12. 3-5 金融期權

12. 4 互換

12. 4-1 什麼是互換

12. 4-2 貨幣互換

12. 4-3 利率互換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三篇

金融調控

第13章 貨幣供給

學習目標

13. 1 基礎貨幣與基礎貨幣方程式

13. 1-1 什麼是基礎貨幣

13. 1-2 基礎貨幣方程式

13. 1-3 中央銀行資產對基礎貨幣的影響

專欄 中國近年來基礎貨幣供給渠道和結構

13. 1-4 中央銀行負債對基礎貨幣的影響

13. 2 銀行體系派生存款的創造

13. 2-1 10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與100%提取現金

13. 2-2部分準備金與不提取通貨時的存款創造

13. 2-3 貨幣創造中的漏損

13. 3 貨幣乘數

13. 3-1 貨幣乘數值模型的推導

13. 3-2 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13. 4 決定貨幣乘數值因子的背後因素

13. 4-1 影響通貨比率的因素

13. 4-2 影響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比率的因素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4章 貨幣需求

學習目標

14. 1古典貨幣數量論

14. 1-1費雪方程

14. 1-2 劍橋方程式

14. 2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14. 2-1貨幣需求動機

14. 2-2 完整的凱恩斯貨幣需求函式

14. 3 凱恩斯主義對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14. 3-1 交易需求

14. 3-2 惠倫的謹慎性貨幣需求

14. 3-3 托賓的投機性貨幣需求

14. 4 現代貨幣數量論

14. 4-1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基本內容

14. 4-2 現代貨幣數量論與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差異

14. 5 開放經濟中的貨幣需求:貨幣替代與資產替代

14. 5-1 什麼是貨幣替代與資產替代

14. 5-2 貨幣替代與貨幣需求

14. 6 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的迷失

14. 6-1 貨幣的迷失

14. 6-2 貨幣迷失探源:貨幣流通速度的

下降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5章 利率水平與利率結構

學習目標

15. 1 利率總水平的決定

15. 1-1 古典利率決定理論:儲蓄與投資

15. 1-2 流動性偏好分析

15. 1-3 可貸資金分析

15. 1-4 物價水平與利率:吉布遜謎團

15. 2利率的風險結構

15. 2-1 違約風險

15. 2-2 流動性風險

專欄 中國的國債利率為什麼會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15. 3 利率期限結構

15. 3-1 預期假說

15. 3-2分割市場理論

15. 3-3 期限選擇與流動性升水理論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6章 物價水平:通貨膨脹與

通貨緊縮

學習目標

16. 1 物價總水平及其衡量

16. 1-1 物價指數

16. 1-2 物價指數的波動形態: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16. 2 物價水平波動的經濟影響

16. 2-1 財富再分配效應

16. 2-2收入再分配效應

16. 2-3 物價波動與資源配置效率

16. 2-4 對金融體系的影響

16. 2-5 選單成本

16. 3 物價水平與就業:菲利普斯曲線

16. 4 物價水平波動的原因:總需求與總供給分析

16. 4-1 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

16. 4-2 物價水平的波動: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16. 4-3 物價水平的波動:總供給曲線的移動

16. 4-4 物價水平的波動: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綜合

16. 5 物價穩定政策

16. 5-1 財政政策

16. 5-2 貨幣政策

16. 5-3 收入與價格管制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7章 匯率的決定與匯率制度

學習目標

17. 1 匯率波動的經濟影響

17. 1-1 匯率與進出口活動

17. 1-2 匯率與金融市場的穩定

專欄 本幣升值的災難:日本的金融敗戰

17. 1-3 匯率與國內經濟

17. 2 匯率的決定

17. 2-1 一價定律與購買力平價理論

17. 2-2 匯率決定的供求分析

17. 3 匯率制度

17. 3-1 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

17. 3-2釘住匯率. 貨幣局與匯率目標區制

17. 3-3 影響匯率制度選擇的因素

17. 4 最優貨幣區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8章 國際收支

學習目標

18. 1 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18. 1-1 什麼是國際收支

18. 1-2 國際收支平衡表

18. 2 國際收支失衡

18. 2-1 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18. 2-2 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

18. 3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18. 3-1 國際收支失衡的自動調整機制

18. 3-2 國際收支調節政策

18. 4 匯率在國際收支調節中的作用

18. 4-1 本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彈性分析

18. 4-2 本幣貶值對國際收支影響的時間軌跡:J曲線效應

18. 5 內外均衡的衝突與政策搭配

18. 5-1 內外均衡的衝突

18. 5-2 開放經濟中的政策搭配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19章 國民收入與產出的決定:

IS-LM模型

學習目標

19. 1 總產出的決定

19. 2 商品市場的均衡:IS曲線

19. 2-1 IS曲線的推導

19. 2-2 影響IS曲線斜率的因素

19. 2-3 導致IS曲線發生位移的因素

19. 3 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19. 3-1 LM曲線的推導

19. 3-2 導致LM曲線發生位移的因素

19. 3-3 影響LM曲線斜率的因素

19. 4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與自動調整機制

19. 4-1 IS-LM分析中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

19. 4-2 國民收入恢復均衡的自動調整機制

19. 5 IS-LM模型中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19. 5-1 財政政策

19. 5-2 貨幣政策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20章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

學習目標

20. 1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20. 1-1 經濟成長

20. 1-2 物價穩定

20. 1-3 充分就業

20. 1-4 國際收支平衡

20. 1-5 金融市場的穩定

20. 1-6 目標之間的衝突

20. 2 貨幣政策操作工具

20. 2-1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專欄 全球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趨勢

20. 2-2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20. 3 貨幣政策的手段變數與中介目標

20. 3-1 什麼是手段變數與中介目標

20. 3-2 手段變數與中介目標的選擇標準

20. 3-3 貨幣政策手段變數

20. 3-4 潛在的中介目標變數

20. 4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20. 4-1 投資渠道

20. 4-2 消費者支出渠道

20. 4-3 國際貿易渠道

20. 5 貨幣政策效果

20. 5-1 貨幣政策時滯

20. 5-2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有效性與貨幣政策效果

20. 5-3中央銀行獨立性與貨幣政策效果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四篇

金融發展與穩定

第21章 金融發展與金融結構

學習目標

21. 1 金融發展

21. 1-1 什麼是金融發展

21. 1-2 金融發展與創新的動因

21. 2 金融發展中的金融相關比率

21. 3 金融發展的路徑

21. 3-1 需求尾隨型與供給引導型的金融發展

21. 3-2 內生金融發展理論

專欄 為什麼中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正式建立證券交易所

21. 4 現代金融結構

21. 4-1 現代世界金融結構的基本特徵

21. 4-2 現代金融結構為什麼呈現這樣的特徵

21. 5 金融發展中的金融全球化

21. 5-1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全球化

21. 5-2 推動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因素

21. 5-3 金融全球化未來的發展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22章 金融深化與金融自由化學習目標

22. 1 開發中國家金融制度的特徵及金融抑制

22. 1-1 開發中國家金融體系的特徵

22. 1-2 開發中國家的金融抑制及其手段

22. 2 貨幣與資本的互補性. 儲蓄與增長的良性循環

22. 2-1 貨幣與資本的互補性

22. 2-2 儲蓄與增長的良性循環

22. 3 金融自由化

22. 3-1 金融自由化的好處

22. 3-2 金融自由化的內容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23章 金融危機

學習目標

23. 1 什麼是金融危機

23. 2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泡沫

23. 2-1 銀行的脆弱性

23. 2-2 金融市場的脆弱性

專欄 狂熱的悲劇--荷蘭鬱金香泡沫

23. 3 金融不穩定模型與金融危機的形成過程

23. 3-1 費雪的債務-緊縮理論

23. 3-2 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模型

23. 3-3 金德爾伯格的金融危機形成過程

專欄 蓬齊:其人其事

23. 4 貨幣危機理論

23. 4-1 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

23. 4-2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

23. 4-3第三代貨幣危機理論

23. 5 金融危機的防範

23. 5-1 健全的巨觀經濟環境

23. 5-2 建立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

23. 5-3 選擇合理的匯率制度和資本項目開放

23. 5-4 有效的金融監管

23. 5-5 完善金融機構的內控制度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第24章 金融監管

學習目標

24. 1 為什麼需要金融監管

24. 1-1 外部性

24. 1-2 信息不對稱

24. 2 銀行業的監管

24. 2-1 進入管制

24. 2-2 業務管制與分業. 混業經營

24. 2-3 資本充足性與《巴塞爾協定》

24. 2-4 清償能力與風險集中監管

24. 2-5 審查

24. 3 資本市場監管

24. 3-1 發行審核

24. 3-2 信息披露

24. 3-3 內幕交易與價格操縱

24. 3-4 對資本市場機構的監管

24. 4 保險監管

24. 4-1 對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監管

24. 4-2 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

24. 4-3 對保險保障基金的監管

24. 5 金融監管體制:歷史與未來的發展

24. 5-1 有效金融監管體制的標準

24. 5-2 分業監管與統一監管

24. 5-3 機構型監管與功能型監管

小結

關鍵概念

思考練習題

術語表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