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漢語詞語]

金融[漢語詞語]

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 (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在金本位時代,黃金是世人公認的最好價值代表。金,指的是金子,融,最早指固體融化變成液體,也有融通的意思,所以,金融就是將黃金融化分開交易流通,即價值的流通。如今黃金已很大程度上被更易流通的紙幣、電子貨幣等所取代,但是黃金作為價值的流通並沒有變。離開了價值流通,金融就成為“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同許多其它學科一樣,金融學的本質是研究探索金融的客觀規律,然而由於人類進入金融社會的時間還非常短,因此人類仍處在金融洪荒時代,距發現金融規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因如此,金融危機頻發!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金融金融

1、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胡適《國際的中國》:“我們更想想這幾年國內的資產階級,為了貪圖高利債的利益,拚命的借債給中國政府,不但苟延了惡政府的命運,並且破壞了全國的金融。”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許多大腹的商賈,和為算盤的辛苦而癟幹了的吃血鬼們,都更振起了精神在不穩定的金融風潮之下去投機。”

浩然 《艷陽天》第七章:“銀行的領導幫助他認識金融工作對恢復國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他聽進去。”

2、按照丁大衛的說法,古今中外黃金因其不可毀滅性、高度可塑性、相對稀缺性、無限可分性、同質性及色澤明亮等特性特點,成為經濟價值最理想的代表、儲存物、穩定器和交換媒介之一。

基本含義

金融的增進圖金融的增進圖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等。

金融是一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未創造價值,那為什麼在金融交易中就有賺錢的呢?按照陳志武先生的說法,金融交易是一種將未來收入變現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錢今天來花。

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

金融金融

傳統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貨幣資金的流通的學科。而現代的金融本質就是經營活動的資本化過程。

西方定義,《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字典》,指資本市場的運營,資產的供給與定價。其基本內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場,風險與收益,替代與套利,期權定價和公司金融。

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湧現出許多引人注目的新興邊緣學科,如演化金融學(Evolutionary Finance)即是才興起的介於生物學和金融學的一門邊緣學科,演化證券學則是介於生物學和證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黃金曾一度成為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貨經濟時代,商人只能進行對口的交易,以物易物。因此,人類的經濟活動受到巨大制約。在金本位經濟時代,價值與財富是以實物資產--黃金為依據和標準,這種客觀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

然而,作為價值流通的載體,黃金不利的一面如搬運、攜帶、轉換等不便的物理條件限制,使它又讓位於更為靈活的紙幣(貨幣)。

如今,貨幣經濟不僅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易貨經濟,而且復蓋了金本位經濟。貨幣經濟在給人類帶來空前經濟自由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諸多麻煩和問題,如世界貿易不平衡、價值不統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經濟發展大起大落等等。

引發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重要巨觀因素之一,就是全球貿易失衡。

脫離金本位的初衷是想實現經濟自由和穩定發展,然而,今天卻適得其反。在貨幣多樣化的今天,現代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內涵、作用及風險卻越來越廣,越來越大,並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和每個人的生活中。

如今,儘管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作為價值的流動性卻越來越強。金融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的"血脈",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人體的活動會帶動血液的流動,同樣,所有經濟活動都會帶動金融(資金和價值)的流動。離開了流通性,金融就變成"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價值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經濟無法運轉,新的價值也無法產生;新的價值無法產生,人類社會就無法發展。

反過來,金融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社會危機。這是不以人類意識為轉移的客觀金融規律。

核心元素

金融金融

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就是研究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麼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

比如,“貨幣”就是如此。它的出現首先是為了把今天的價值儲存起來,等明天、後天或者未來任何時候,再把儲存其中的價值用來購買別的東西。

但,貨幣同時也是跨地理位置的價值交換,今天你在張村把東西賣了,帶上錢,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這錢去買想要的東西。因此,貨幣解決了價值跨時間的儲存、跨空間的移置問題,貨幣的出現對貿易、對商業化的發展是革命性的創新。

像明清時期發展起來的山西“票號”,則主要以異地價值交換為目的,讓本來需要跨地區運物、運銀子才能完成的貿易,只要送過去山西票號出具的“一張紙”即匯票就可以了!其好處是大大降低異地貨物貿易的交易成本,讓物資生產公司、商品企業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的特長商品上,把異地支付的挑戰留給票號經營商,體現各自的專業分工!在交易成本如此降低之後,跨地區貿易市場不快速發展也難!

相比之下,借貸交易是最純粹的跨時間價值交換,你今天從銀行或者從張三手裡借到一萬元,先用上,即所謂的“透支未來”,以後你再把本錢加利息還給銀行、還給張三。對銀行和張三來說,則正好相反,他們把今天的錢借出去,轉移到以後再花。

到了現代社會,金融交易已經超出了上面這幾種簡單的人際交換安排,要更為複雜。比如,股票所實現的金融交易,表面看也是跨時間的價值配置,今天你買下三一重工股票,把今天的價值委託給了三一重工和市場,今後再得到投資回報;三一重工則先用上你投資的錢,今後再給你回報。

你跟三一重工之間就這樣進行價值的跨時間互換。但是,這種跨時間的價值互換又跟未來的事件連在一起,也就是說,如果三一重工未來賺錢了,它可能給你分紅,但是,如果未來不賺錢,三一重工就不必給你分紅,你就有可能血本無歸。所以,股票這種金融交易也是涉及到既跨時間、又跨空間的價值交換,這裡所講的“空間”指的是未來不同贏利/虧損狀態,未來不同的境況。

當然,對金融的這種一般性定義可能過於抽象,這些例子又好像過於簡單。實際上,在這些一般性定義和具體金融品種之上,人類社會已經推演、發展出了規模龐大的各類金融市場,包括建立在一般金融證券之上的各類衍生金融市場,不外乎是為類似於上述簡單金融交易服務的。金融交易範圍從起初的以血緣關係體系為主,擴大到村鎮、到地區、到全省、到全國,再進一步擴大到全球。

研究分支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演化金融學(en:Evolutionary Finance)

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證券學(en:Security Analysis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

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演化證券學(en:Evolutionary Securities Investment )

傳統證券學(en:Traditional Securities Investment )

市場狀況

從債券市場發行和企業債券淨融資情況看,4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9031億元,同比增長58.6%,較3月份增長4.9%。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8469.7億元,同比增長62.2%,較3月份增長8.5%。1至4月,債券市場共發行2.8萬億元,同比增長34.3%,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2.6萬億元,同比增長35.7%。

產業洞察網資料《 金融系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顯示4月份,企業債券淨融資1900億元,比3月份減少1956億元,比2012年同期多1013億元,在社會融資總量中占10.9%,較3月份下降4.3個百分點,較2012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

4月末,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為27.7萬億元。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為26.3萬億元,占總託管量的94.7%。

從貨幣市場情況看,4月份,同業拆借市場交易量累計為4.3萬億元,同比增長3.6%,環比增加17.2%;質押式回購成交14.2萬億元,同比增長29.0%,環比增加7.2%;買斷式回購成交量5156.3億元,同比增長37.0%;交易所市場標準券回購累計成交4.0萬億元,同比增長69.4%。

4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50%,較3月份上升3BP,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55%,較3月份上升9BP。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寬口厚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既可在國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攻讀研究生學位,也可在銀行、證券、信託、投資、保險等金融機構及其他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等機構任職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複合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政府及公共事業單位、中外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金融管理機構等。

專業代碼 :A020105 專業名稱:金融(專科) 主考學校: 深圳大學
序號 類型序號 課程代碼 標準號 課程名稱 學分 類型 考試方式 方向或備註
1 001 03706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 必考 筆試
2 002 03707 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4 必考 筆試
3 003 00009 政治經濟學 ,(財經類) 6 必考 筆試
4 004 04729 大學語文 4 必考 筆試
5 005 00020 高等數學 ,(一) 6 必考 筆試
6 006 00066 貨幣銀行學 6 必考 筆試
7 007 00043 經濟法概論 ,(財經類) 4 必考 筆試
8 008 00065 國民經濟統計概論 6 必考 筆試
9 009 00041 基礎會計學 5 必考 筆試
10 010 00018 計算機套用基礎 2 必考 筆試
11 00019 計算機套用基礎 2 必考 實踐考核
12 011 00072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5 必考 筆試
13 012 00073 銀行信貸管理學 6 必考 筆試
14 013 00060 財政學 4 必考 筆試
15 014 00055 企業會計學 6 必考 筆試
16 015 00103 證券投資學 5 必考 筆試
17 231 05679 憲法學 4 加考 筆試
專業代號:B020106 ;專業名稱:金融( 獨立本科段 )*
註:“標準號”為2002年以前使用
序號 類型序號 課程代碼 標準號 課程名稱 學分 類型 考試方式 方向或備註
1 001 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4 必考 筆試
2 002 04183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經管類) 5 必考 筆試
3 003 04184 線性代數 ,(經管類) 4 必考 筆試
4 004 0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套用 3 必考 筆試
5 004 00052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套用 1 必考 實踐考核
6 005 00078 3552 銀行會計 ,學 5 必考 筆試
7 006 00079 3691 保險學原理 5 必考 筆試
8 007 00053 3262 對外經濟管理概論 5 必考 筆試
9 008 00077 3279 金融市場學 5 必考 筆試
10 009 00054 3020 管理學原理 6 必考 筆試
11 010 00058 3032 市場行銷學 5 必考 筆試
12 011 00076 3062 國際金融 6 必考 筆試
13 012 00067 3071 財務管理學 6 必考 筆試
14 013 06999 畢業論文 不計學分 必考 實踐考核
15 101 00015 3022 英語(二) 14 選考 筆試
16 102 00040 3014 法學概論 6 選考 筆試
17 103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4 選考 筆試
18 104 05678 金融法 4 選考 筆試
19 201 00066 3076 貨幣銀行學 6 加考 筆試
20 202 00060 3081 財政學 4 加考 筆試
21 203 00073 3077 銀行信貸管理學 6 加考 筆試
22 204 00009 3005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6 加考 筆試
23 205 00041 3069 基礎會計學 5 加考 筆試
24 231 0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6 加考 筆試
相關說明
開考方式 面向社會
報考範圍 全省及港澳地區
主考學校 深圳大學
課程設定 必考課程13門,共60學分;選考課程4門,共28學分;加考課程6門,共33學分;
畢業要求
備註 根據粵考委[2006]17號檔案《轉發全國考辦關於調整高等教育 自學考試《高等數學》課程設定有關事項的通知,本專業從2007年4月開始調整考試計 根據粵考委[2008]1號檔案《關於調整我省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經濟法學 課程的通知》,本專業從2009年1月開始,調整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際經濟法學課程(課程代碼:8265)

構成要素

金融的構成要素有5點:

1、金融對象:貨幣(資金)。由貨幣制度所規範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係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

包括直接融資:無 中介機構介入;間接融資:通過中介結構的媒介作用來實現的金融。

3、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 銀行金融機構;

4、金融場所:即金融市場,包括 資本市場、 貨幣市場、 外匯市場、 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

5、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等。

各要素間關係:金融活動一般以信用工具為載體,並通過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來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其中發揮監督和調控作用。

金融危機

2008年,美國發生了一次危及全球的 金融危機,從 華爾街的 雷曼兄弟破產開始,美國的經濟形勢一度惡轉,直至蔓延到 德國、 英國等 歐洲國家,各國紛紛採取巨觀調控措施以鼓勵投資者,力圖恢復經濟形勢。

美國的經濟危機,究其原因就是委託-代理關係太長並且在經營過程中出現扭曲,交易人已經忽視了交易的最終價值能否收回,較長的代理關係也使得道德風險和不負責任的程度上升,最終導致銀行流動資金回籠不足而破產。而那些貸款買房的投資者也面臨無人購買的困局,投資者信心驟然下跌。

《 聰明的投機客》一書對金融危機提出了新的認識,認為危機一般由某一領域的泡沫破裂產生。在危機面前,政府應有序引導泡沫領域,消減泡沫程度,而不是試圖維持泡沫。

為了減小泡沫破裂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政府應該通過大力扶持其它非泡沫領域、促進其它領域發展,從而保證經濟適度增長。

穩定

歐洲中央銀行有關金融穩定的定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表述為:金融穩定是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市場基礎設施運行良好,抵禦各種衝擊而不會降低儲蓄向投資轉化效率的一種狀態。

美國經濟學家米什金(Mishkin,1998)認為,金融穩定源於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能有效提供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機會而不會產生大的動盪的金融體系。

國際清算銀行前任總經理克羅克特認為,金融穩定可包括:

(1)金融體系中關鍵性的金融機構保持穩定,因為公眾有充分信心認為這些機構能履行契約義務而無需干預或外部支持;

(2)關鍵性的市場保持穩定,經濟主體能以反映市場基本因素的價格進行 交易,並且該價格在基本面沒有變化時短期內不會大幅波動。

大多數的觀點是將金融穩定看作 金融機構的穩定、主要是 銀行的穩定,或者可以理解為 金融體系中主要和絕大部分的金融機構經營穩健而不影響市場信心。金融不穩定往往以金融中介的脆弱性或資產價格的異常波動為表現,這也正是監控金融穩定狀況的主要依據。

金融穩定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動態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種金融運行的狀態,體現了資源配置不斷最佳化的要求,服務於金融發展的根本目標。

改革要點

金融金融

第一,利率市場化要突破。他特別建議發揮上海銀行間市場的作用,希望能夠讓參加的金融機構更多一些,品種更多一些,交易量更大一些。

建議中央銀行能夠逐步縮小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利差,促進商業銀行開展其他金融服務。建議擴大對中小金融機構的利率浮動幅度,成立存款保險公司,為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加強競爭提供保障。

第二,要完善金融組織體系。他主張從中國國情出發,成立銀行保險證券控股公司。比如銀行控股公司,銀行本身可以直接經營主業,同時可以投資成立附屬或者控股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

這樣它們可以為企業集團或跨國公司提供較好的服務。要繼續建立健全中小型的各類金融企業,使其在職能上形成差異。

第三,要在擴大社會資本形成能力上有突破。他說,貸款的增長幅度比資本金的增長幅度要高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企業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實際上有些地方還在上升,這就使中國金融業的風險在不斷地聚集,是很危險的。他建議國家建立一個社會資本統計和公布制度,公布每年的工商企業社會資本分布在什麼行業,分布在什麼地區,看社會資本是怎么流動的。

為此,要繼續規範發展證券市場,特別是引導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發改委、證監會、中央銀行有關債券(商業票據)發行的條件、程式要規範起來,逐步進入到統一市場。債券市場發展才能促進利率市場化,債券市場發展才能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第四,在促進資本項目可兌換上應該有一個突破,即在人民幣國際化上有一個突破。他認為具備加快這方面改革的條件,可以批准更多的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及更多的投資額度。同時,要推動國內的資本對外投資。

金融市場特徵

P2P金融在國內發展初具雛形,但並無明確的立法,國內小額信貸主要靠“中國小額信貸聯盟”主持工作。可參考的合法性依據,主要是“全國網際網路貸款糾紛第一案或現結果阿里小貸勝出”。隨著網路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此種金融服務的正規性與合法性會逐步加強,在有效的監管下發揮網路技術優勢,實現普惠金融的理想。愛投資倡導的P2C模式撮合的是個人與企業的借貸。專家認為,其模式更接近於眾籌,P2C網際網路小微金融模式不僅在年化收益率上對投資者有著極高的吸引力,線下金融擔保機構的多擔保合作體系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了網際網路金融風控誠信的原則性問題,讓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是愛投資的結構化設計理念,通過P2C模式可有效整合各角色參與度,高度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幫助廣大中小企業“速效”融資,並讓投資者的收益最大化體現,從而實現多方共贏。

學術期刊

金融[漢語詞語]金融[漢語詞語]

《金融》是一本關注金融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開放存取的期刊,主要刊登金融經濟學、國際金融學及金融市場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論文。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國際結算、國際金融、公司金融學、數理金融學、金融市場學、金融工程學、金融經濟學、金融計量經濟、投資學、財政學、保險學、證券投資、投資項目評估。

出版信息

ISSN Print: 2161-0967

ISSN Online: 2161-0975

編委信息

副主編

丁劍平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Prof. Jianping D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編委會

羅來軍 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Prof. Laijun Lu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楊招軍 教授 湖南大學(Prof. Zhaojun Yang, Hunan University)

黃永強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Prof. Wing-Keung Wo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沈國兵 教授 復旦大學(Prof. Guobing Shen, Fudan University)

彭良 教授 喬治亞理工學院(Prof. Liang Pe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李淑錦 教授 浙江大學(Prof. Shujin Li, Zhejiang University)

戴淑庚 教授 廈門大學(Prof. Shugeng Dai, Xiamen University)

韓國文 教授 武漢大學(Prof. Guowen Han, Wuhan University)

安輝 教授 大連理工大學(Prof. Hui 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孫華妤 教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Prof. Huayu Su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顧榮寶 教授 南京財經大學(Prof. Rongbao Gu,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楚義芳 副教授 南開大學(Dr. Yifang Chu, Nankai University)

崔巍 副教授 北京大學(Dr. Wei Cui, Peking University)

趙秀娟 副教授 北京郵電大學(Dr. Xiujuan Zhao,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徐斌 副教授 中央財經大學(Dr. Bin Xu,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張寧 副教授 中央財經大學(Dr. Ning Zhang,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馬成虎 教授 復旦大學(Prof. Chenghu Ma, Fudan University)

汪昌雲 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Prof. Changyun Wa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蔡昌 副教授 中央財經大學(Dr. Chang Cai,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