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君

金慧君

金慧君(1910-1973),女,京韻大鼓演員,藝名小黑姑娘,滿族人,北京人。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幼年隨養母曹桂喜(黑姑娘)學藝,故取藝名小黑姑娘。12歲時延師韓永祿、韓德泉學唱京韻大鼓。16歲登台,深受津、京、滬等地曲藝觀眾歡迎。1929年首次來津演出,旋即譽滿津沽。後自挑大樑旅演於滬濱之上,紅極一時。在上海時勝利唱處公司邀其灌制《大西廂》唱片兩張,流傳至今。1933年在上海嫁人即脫離舞台,後因夫喪返京。1942年重登曲壇,演出於津京兩地。

藝術風格

小黑姑娘的藝術風格上宗劉派中期,唱做結合,吐字有力,功架優美,颱風瀟灑,深得劉派神韻。她嗓音純正,柔中有剛,學習劉寶全唱法有獨到的功夫。以女聲學習劉寶全由年的演唱方法與藝術風格,能使用假聲、立音,吐字鏗鏘,有爆發力,字音清朗準確,帥脆爽沖,有陽剛之氣。像京劇女老生孟小冬學余叔岩一樣,非常難能可貴,被認為是以女聲學劉寶全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同時,她還注重表演,講究身段功架,颱風瀟灑優美,更為曲藝觀眾所喜愛。她演唱的《大西廂》、《長坂坡》、《馬鞍山》、《古城會》等深得劉派神韻。

作品

建國以後,金慧君參加並主持群聲曲藝團,曾排演一些新曲目,後來參加和平區曲藝雜技團,演出之餘還授徒傳藝。

解放前灌制了九張唱片,分別是蓓開公司的《群英會》、《活捉三郎》;長城公司的《古城會》、《華容道》、《馬鞍山》,勝利公司的《長坂坡》、《鬧江州》和《大西廂》兩張,是解放前灌制唱片最多的京韻大鼓女演員。1962年演唱的《草船借箭》留有錄音。

京韻大鼓演員

京韻大鼓是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的曲藝形式。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
白鳳鳴 | 白雲鵬 | 馮欣蕊 | 侯月秋 | 金慧君 | 李世明 | 良小樓 | 林紅玉[京韻大鼓演員] | 林文彬 | 劉寶全 | 劉春愛 | 陸倚琴 | 駱玉笙 | 喬鳳樓 | 孫書筠 | 湯敏 | 王惠 | 王莉 | 小嵐雲 | 小映霞 | 徐德亮 | 閻秋霞 | 楊雅琴[京韻大鼓演員] | 於會江 | 張秋萍[演員] | 趙桐光 | 趙學義 | 孫洪宴 | 王文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