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列寧國小

金寨縣列寧國小是全國僅存的兩所以\"列寧國小\"命名的學校之一,位於金寨縣湯家匯鎮瓦基村境內,其前身是1 929年由紅32師創辦的\"六區一鄉列寧國小校\"。訖今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其光輝的的歷史已錄入《中國教育大辭典》。現為六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寨縣列寧國小簡介

"黃河之水近江戶,珠穆峰連富士山"、"金寨姬路千里隔,鴻雁傳書結友情"。1978年,在日中友好人士、日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福田一朗先生的聯繫下,日本姬路市南大津國小和列寧國小結成友好學校,師生互贈書畫作品,傳遞友情.從此,這個昔日革命的熔爐,成為中日兩國小朋友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橋樑。
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列寧國小都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列寧國小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學校發揚革命傳統,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社會聲譽與日俱增。其斐人的辦學成績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肯定。1978年,六安地區革命委員會命名學校為六安地區重點國小; 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授給學校"為教育新後代而努力"錦旗一面,予以獎勵;1995年國家教育委基礎教育司授予學校為"全國貧困地區女童教育項目工作先進單位"。

現狀

目前,列寧國小現有7個教學班,346名在校學生,15名教職工。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由於學校地處偏遠農村,經濟基礎薄弱,學校辦學困難重重。現有的37間瓦房校舍和12間文物保護房屋 (其中三間為陳列室)年久失修,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屋面下塌、牆體傾斜等嚴重問題,給師生安全造成了威脅。革命遺址及陳列室亟待修繕,許多文物展品圖片出現腐壞現象,需要重新複製和更新完善,以適應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和紅色旅遊的需要。
1999年,因農村基礎教育發展需要,金寨縣湯家匯鎮人民政府實施農村地區規模辦學,在當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給予23萬元資金的情況下,列寧國小興建了教學樓。但由於缺少匹配資金投入,致使學校債台高築,建築老闆常常上門討債,嚴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至今學校仍負債高達15.53萬元。學校及當地政府都無力解決。缺少建校資金、高額負債嚴重製約著學校的發展.
由於列寧國小座落在金寨縣湯家匯鎮占山、伏山、上塘、梅河、瓦基五個行政村的中心地段,按照湯家匯鎮教育發展規劃,2007年,附近4個行政村的中高年級學生,將會集中在列寧國小就讀,連同瓦基村,學校共輻射5個行政村8000多人口,辦學規模將逐年擴大,到2008年,學生將增至600餘人,12個教學班.學校將會成為規模較大、設施一流、質量一流的農村示範學校。然而現有的教學設施及用房都遠遠達不到適應這種教育發展的需要。為讓列寧國小這顆深山明珠再放異彩,列寧國小誠需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