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歌舞團

重慶市歌舞團,成立於1956年,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文藝大隊,並由此組建了中共重慶市委文工團歌舞隊。重慶市歌舞團是集合舞蹈、聲樂、管弦樂團、民族樂團、女子樂團、舞台工程設計製作、藝術培訓、演出策劃行銷的大型綜合性表演藝術實體。成立於1956年,前身系西南服務團文藝大隊――中共重慶市委文工團歌舞隊。1995年底有演職人員197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12人,副高級職稱的48人,中級職稱的103人。成立以來,湧現出了陳嵐、邢志汶、景宗模、寧永忠、宋慶吉、郭文景、邱會貽、曾繁柯、宋清濤、葉語、王靜、曹延彬、劉維滌、謝高翔、周蘊華、王傑淑、程運黎、程昌福、郭陵生、魏媛、關永怡等藝術家,其中一些藝術家和作品在海內外均有一定影響。

簡介

重慶市歌舞團重慶市歌舞團
重慶市歌舞團成立於1956年,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文藝大隊。 建團以來,排演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舞蹈作品,主要有舞蹈《龍舞》、《向陽花》、《兩把鋤頭》、《放裴》(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抬工樂》、《新華報童》、《小蘿蔔頭》、《紅岩朝陽》、《紅岩魂》、《鄉音》、《康定情歌》、《拉縴的人》、《生命不息,衝鋒不止》、《燃燒吧,火把節》等。這些舞蹈作品在全國及省市級比賽中多次獲獎。
由歌舞團舞蹈家寧永忠編導的大型舞劇《三峽情祭》,獲文化部第五屆文華獎新劇目獎、編導獎和男女主角表演獎。 歌舞團經常應邀參加重大演出活動。如應世界拳聯邀請,參加世界盃拳擊賽開幕式演出;應中國電影家協會邀請,參加第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及頒獎晚會的演出;作為主力陣容,參加中央電視台’99春節歌舞晚會的演出等。
1984年以來,歌舞團應邀赴美國緬甸日本法國、前蘇聯、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演出,為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及港澳同胞的了解與友誼作出了貢獻。
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搖籃,歌舞團孕育了一批具有較高造詣的藝術家,主要有作曲家郭文景、曾凡柯;音樂評論家葉語;劇作家宋清濤;指揮家陳崗、曹延彬;鋼琴家邱令貽、景宗模;舞蹈家王靜、寧永宗、宋慶吉,優秀青年舞蹈演員李志軍、夏陽紅、楊柳、段波;歌唱家周蘊華、程昌福、李丹陽,優秀青年歌唱演員胡珊紅;小提琴演奏家陳堯燦、苟達嫻;笛子獨奏家謝高翔等。

歷史沿革及工作範圍

重慶歌舞團成立於20世紀50年代初,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文藝大隊,並由此組建了中共重慶市委文工團歌舞隊。歲月如梭,當年的歌舞隊今天已發展成為一個集舞蹈、聲樂、管弦樂團、民族樂團、室內樂團、舞色工程設計製作、藝術培訓、演出策劃行銷的大型綜合性表演藝術實體。

部門設定

重慶市歌舞團重慶市歌舞團

(一)行政管理系統:

1、辦公室主任:劉善林

辦公室職現及服務內容:全面負責歌舞團的行政辦公、後勤保障與公文的撰制,並組織策劃和協調處理各種問題,組織落實執行團領導的各項工作指示;根據財務制度辦理會計事項;負責協助團領導對全團的業務、行政、經濟發展建設進行管理、協調;及時為領導收集,反饋工作信息;參與大型活動的組織接待;會議紀要的督辦。

2、人事教育保衛科科長:黃兵、陳嘉桂

人事教育保衛科職責及服務內容:根據人事管理及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認真貫徹招待國家有關勞動工資及團里各項政策、制度,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和工作情況,建立建全有關工資等原始台帳,對每月勞動和職工福利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按照職稱報考條件,負責職稱申報工作。年底內對職工的工資變動情況、失業保險繳費情況進行一次清理。

(二)業務管理系統:

1、策劃製作部負責人:毛興紅
策劃製作部職現及服務內容:掌握藝術生產規律和藝術產品的行銷策略,策劃各類文藝演出及演出市場的調研、預測、開拓和信息反饋。

2、演出行銷部負責人:黃志東
演出行銷部職責及服務內容:了解演出市場,完成演出計畫,監督演出過程中發生的一切情況並加以協商、解決;參與演出各部門的協調工作,落實各部門的設備情況。

(三)業務系統

1、創作藝術委員會負責人:何培貴
創作藝術委員會職責及服務內容:積極組織人員參加我團藝術生產發展提供有利的依據或建設性建議,組織完成團里演出所需節目的製作和創作。

2、舞蹈隊負責人:陳佳、王婭
舞蹈隊職責及職務內容:不斷提高舞蹈演員的綜合素質,與團部協調很好地完成各項演出的排練及演出,並做好隊內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

3、樂團(由管弦樂團、民樂團合併)負責人:王石民、鄧傳榮
樂團職責及服務內容:不斷提高演奏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團部協調很好地完成排練和演出任務,並做好樂團內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

4、演唱隊負責人;盧小玉
演唱隊職責及服務內容:不斷提高演員的綜合素質,與團部協調很好地完成排練和演出任務,配合團部培養、發現、尋找新人,不斷發展唱隊的演出實力,並做好隊內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

5、舞美工程部負責人:陳翔三、羅玉全
舞美工程部職責及職務內容:舞台美術的各項工作,與團部協調很好的完成排練和演出任務,用理論及技術指導名部門開展工作。

6、少兒藝術培訓中心負責人:劉延翠
少兒藝術培訓中心職責及服務內容: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負責招生及收費,並做好本部門從中央到地方的思想工作

藝術特色

重慶市歌舞團重慶市歌舞團

重慶市歌舞團是集合舞蹈、聲樂、管弦樂團、民族樂團、女子樂團、舞台工程設計製作、藝術培訓、演出策劃行銷的大型綜合性表演藝術實體。
重慶市歌舞團自建立以來,在音樂、舞蹈的藝術園地上辛苦耕耘,創作和上演過大批題材多樣、風格各異、表現手法新穎、具有濃郁巴渝地方特色的優秀音樂、舞蹈節目,演出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及歐、美、亞、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並造就了一批具有很高藝術造詣、在全國享有盛名的藝術家。
歌舞團經常應邀參加重大演出活動。1984年以來,歌舞團應邀赴美國、緬甸、日本、法國、前蘇聯、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演出,為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及港澳同胞的了解與友誼作出了貢獻。後還應世界拳聯邀請,參加世界盃拳擊賽開幕式演出;應中國電影家協會邀請,參加第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及頒獎晚會的演出;作為主力陣容,參加中央電視台’99春節歌舞晚會的演出等。
重慶市歌舞團在國內外舞台上屢獲殊榮。1994年排演了大型民族歌舞《我們的山歌唱不完》;1995年創作編排的大型民族舞劇《三峽情祭》,獲文化部第五屆文華獎新劇目獎、編導獎及優秀男、女演員表演獎;1999年編排、演出了大型古典組舞《龍族風韻》;1999年,三人舞《野山椒》參加第10屆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獲表演三等獎;2000年,舞蹈《飛鉸》全國第十屆“孔雀杯”少數民族舞蹈比賽表演二等獎,《打穀娃》參加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獲三等獎;2001年,女子集體舞《玉兔渾脫》參加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獲優秀獎;2005年,女子群舞《蒙古勒布蘇貴》參加第五屆“荷花杯”舞蹈比賽既全國優秀民族民間舞蹈展演獲“民舞新蕾”獎和表演十佳獎。
重慶市歌舞團近年承辦大型晚會30餘場,其中有:1998年中葡世紀之聲交響樂周音樂會、2002年墊江第二屆牡丹藝術大型歌舞演出、2002年重慶直轄五周年《魅力重慶》大型文藝晚會、2003年新年音樂會等;並多次參加文化部及中央電視台演出。
2005年我市文化體制改革,重慶市歌舞團整體劃轉到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並轉制,名稱為重慶歌舞團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性質,淨資產3000多萬元。
近年來,重慶市歌舞團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進行文藝機制創新、體制改革,努力開拓演出市場、樹立歌舞團品牌和形象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重慶歌舞團將繼續為弘揚和發展中國歌舞藝術而努力,不斷探索和創新,在新世紀裡譜寫新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