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是由志願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公益服務事業的重慶大學學生組成的全校性、專業性青年志願者服務組織,於2002年5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

組織介紹

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Green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team of ChongQing U

null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標
niversity)是由志願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公益服務事業的重慶大學學生組成的全校性、專業性青年志願者服務組織,於2002年5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重慶市第一家大學生環保志願者社團。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是重慶大學青年志願者聯合會的二級組織,是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的團體會員,由共青團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委員會結合專業特色指導日常工作。

社團的專業化建設,具有較高的起點,聘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鮮學福教授、重慶市環保局副局長陳萬志教授、重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雷亨順教授擔任服務隊的顧問,並聘請校內外關心、支持本隊工作的各類專業人士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他們結合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指導開展以創新為特色的環保志願者服務。
從02年至今,我們在環保的路上執著的前行。

歷史活動

2002年6月初,社團成立,先後策劃了重慶大學第二屆綠色文化周;在人民廣場舉行環保時裝秀及行為藝術展;
2002年10月,宣傳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筷行動;
2002年12月15日在朝天門廣場,開展了“珍愛生命,善待動物”——保護紅嘴鷗行動;
2003年春節期間,與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共同組織了“徒步長江三峽環保行”活動;
2003年3月22日,舉辦“關注三峽庫區,關注水源安全”為主題的重慶市大學生第四屆綠色論壇;受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資助,完成了“象牙製品在中國市場”調查項目重慶部分;
2004年4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長江濕地保護項目競標中,以各高校第一名的成績取得重慶濕地使者行動資格。七月暑假期間,到巫溪縣深入開展濕地保護活動,成立“重慶大學濕地保護中心”;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活動暨“重慶大學第五屆綠色文化周”開幕;
2005年五月,與北京華聯聯合舉辦“減少地球白色污染,節約使用塑膠帶”活動;
2005年6月,我隊再次競標成功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舉辦的“2005長江濕地使者行動”,並於7月份到重慶奉節縣開展廣泛宣傳保護濕地工作。;
2006年4月初,我社團隊長參加由團中央舉辦的全國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交流研討會暨“母親河”論壇,並作為重慶地區環保社團學生代表發言,受到與會領導和代表的好評;
2006年4月20號,參加重慶市大學生“綠色論壇”並做“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主題發言;
2006年6月,再次競標成功WWF主辦的“濕地使者行動”,成為全國20支代表隊伍之一。
2007年3月22—27日,第七屆綠色文化周。綠色文化周是綠服隊里一項很長期的活動,從3月22日世界水日開始,組織並策劃了一系列立足於校園,立足於身邊的環保活動。1、杜絕“白色污染”活動,在學校內部提倡白色塑膠袋的減少使用。2、節水活動,以大學城附近為根據點作民意調查。3、廢紙回收活動,完善11月份活動,做進一步宣傳。得到了大面積認同,在重慶上報等報紙上海記載了當時的成果。這些活動由於與大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得到了同學們廣泛的參與與支持。
建隊以來,我社團組織和參與的活動在國家級媒體上報導三次,市級媒體報導30餘次,校級媒體數十次,並先後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全國百家優秀青年志願者協會稱號,重慶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並被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評為“重慶市優秀環保社團”,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04年“從高山到大海”濕地使者行動三等獎,被重慶市評為“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群體”,獲得“重慶大學優秀社團”稱號,2006年3月獲得“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4月獲得“全國青少年環保創意傳播大賽優秀社團”稱號。

活動簡介

環保宣傳環保宣傳

2002年10月,宣傳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筷行動;2002年12月15日在朝天門廣場,開展了“珍愛生命,善待動物”——保護紅嘴鷗行動;

2003年春節期間,與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共同組織了“徒步長江三峽環保行”活動;

2003年3月22日,舉辦“關注三峽庫區,關注水源安全”為主題的重慶市大學生第四屆綠色論壇;受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資助,完成了“象牙製品在中國市場”調查項目重慶部分。

2004年4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長江濕地保護項目競標中,以各高校第一名的成績取得重慶濕地使者行動資格,七月暑假期間,到巫溪縣深入開展濕地保護活動,成立“重慶大學濕地保護中心”。長期開展“還磁器口一片清潔”志願者活動。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活動暨“重慶大學第五屆綠色文化周”開幕。

2005年五月,與北京華聯聯合舉辦“減少地球白色污染,節約使用塑膠帶”活動;

2005年6月,我隊再次競標成功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舉辦的“2005長江濕地使者行動”,並於7月份到重慶奉節縣開展廣泛宣傳保護濕地工作。

2005年12月,重慶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和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重慶市14所高校,共同主辦的“關愛身邊小動物,構建綠色和諧社會”高校巡展活動在重慶大學舉行。

2007年9月22日,在重慶大學城舉辦了無車日活動。宣傳在無車日的今天減少機動車的使用,減少廢水、廢棄的排放,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2007年10月22日,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舉辦“節約在隨手之間” 的簽名、填表系列活動。號召大家小事著眼,從身邊著手,將環保落到實處 為全面貫徹十七大精神,讓更多人了解參與環保,2007年11月12日,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40餘名志願者在沙坪壩區陳家橋鎮中心國小進行了義務環境教育活動。此次活動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歡迎與領導充分的肯定

2007年11月11日,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張雷同學在綜合樓123開展了一次“全國大學生綠色營”分享會。張雷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環保獨特的感悟與認識並提出了希望:共同將綠色進行到底.

2007年11月12日,隊員們在沙坪壩區陳家橋鎮中心國小進行了義務環境教育活動
本次環教以廢紙回收和可持續發展、水的綜合利用為主題,教給孩子們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小知識,讓他們從小就樹立“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環保觀,把保護環境當作自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2007年11月15日,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一食堂廣場作了次在全虎溪範圍內節水節電節氣的大型宣傳活動,號召同學們積極參與。同學們非常的支持,讓整個宣傳活動火熱開展。此次宣傳活動是為即將進行的一長期活動——星級節能宿舍評比作準備。綠服隊將於下周在梅三、竹四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對其用水用點用氣情況作評比的一個試點,分析其可行性後將在全虎溪內延續。讓大家都來營造綠色寢室,構建和諧校園

2007年12月8日 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與全國22個地方的24所高校一道發出倡議“為我們的未來降溫,從一度電開始.隊員們通過形象生動的地球模型揭示了現在的大氣污染現狀。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眼光,華龍網,新華網,重慶商報,重慶晚報紛紛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導.

在2008年的3月12號之前,隊員就做好掛牌,上面是大家自己寫的標語。到了12號中午,在一食堂廣場,隊員們就開始宣傳,號召大家保護樹木。同時還將掛牌贈與過往的同學,建議他們將其掛於學校的任意一顆樹上。借全校同學的手,將掛牌掛滿整個校園。我們的成功之處是讓同學們親身參與我們的活動,更有效得加強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不足之處是這樣一個傳統活動,由於之前沒有規劃好,等時間快到了,才趕緊策劃,導致活動準備很倉促,掛牌的質量也不是很好,宣傳的效果不大

2008年 綠色文化周是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它由四個子活動組成:3月21日的文化周開幕式和綠色寢室招募活動,22日的世界水日宣傳活動,23日曾家“綠色文化周”宣傳活動。活動收到了學校,和周圍民眾的好評,重慶各大媒體也做了宣傳。

2008年5月11號,一年一度的“綠色論壇”在重大DZ126報告廳舉行。此次論壇主題是“氣候、生活、行動”。重慶市環保局副局長沈金強、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和會吳登明會長、重慶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大勇等領導出席了本次論壇。四外、重醫、西大、西政等13所高校環保社團代表齊聚論壇,與我隊一起做了精彩的展示。之後吳登明會長高度讚揚了此次論壇,認為其展示了當代大學生高昂的環保熱情和踏實的行動作風。這個活動,讓我們充分運用以前做活動的經驗,將這個活動做好,做完善。

2008年3、4月份: 綠色校園項目是由CYCAN發起的針對學校電能使用開展的一項調研活動。第一批綠色校園的試點高校在全國有25所,而我們重慶大學作為重慶地區的唯一一所試點高校,既要將自身節約做好,從而帶動整個重慶地區的高校為了節約性校園的目標共同努力。之前,我們將參加活動的隊員分成5個小組:整體調研小組,節能督察小組,公共區域調研小組,特別行動小組和問卷訪談小組。從3月23日到4月10日,通過隊員基本認真地調查,後勤辦、開閉所的老師全力支持和任課老師與同學的熱心配合,我們圓滿地完成了這次調研任務。

2008年5月31號我們開展了“可可西里”圖片展:此次活動由“可可西里志願者聯絡中心”主辦,西南大學綠色行動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作為重慶站的負責方和第一承辦方,重慶8所高校環保社團作為承辦方。我隊積極參與和配合,希望為藏羚羊和可可西里的保護做點貢獻。在5月30號下午,由隊員到上一個學校重慶工學院去取物資,在31號中午將圖片展出和進行簽名活動。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們特地和動力工程學院的周六影院聯繫,在31號晚上,播放“可可西里”電影。在電影播放前,由文化部以PPT的形式向觀眾講解,接著請同學們自願為可可西里留言寫祝福。在進行這次活動時,我們兩次與別人合作,鍛鍊了我們的合作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為以後做類似活動提供幫助。

2008年7月我們在重慶長壽進行了“濕地行動”。

協會榮譽

建隊以來,組織和參與的活動在國家級媒體上報導三次,市級媒體報導30餘次,校級媒體數十次,並先後容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全國百家優秀青年志願者協會稱號,重慶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並被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評為“重慶市優秀環保社團”,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04年“從高山到大海”濕地使者行動三等獎,被重慶市評為“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群體”,並獲得“重慶大學優秀社團”稱號。

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譽篇

(一) 各項活動媒體報導情況

1.服務隊成立儀式:
《重慶衛視電視台》 5月30日新聞
《重慶經濟報》 2002年5月31日 第4版
《現代工人報》 2002年5月31日 A2版
2.綠色文化周人民廣場環保宣傳:
《重慶晚報》 2002年6月3日 第1版
《重慶日報》 2002年6月3日 第2版
《重慶晨報》 2002年6月3日 第2版
《重慶經濟報》 2002年6月3日 第3版
《重慶青年報》 2002年6月3日 第3版
3.“筷行動”:
《重慶電視2台》2002年12月1日《重視快車》欄目
《新華網》2002年12月3日“重慶頻道重慶教育”網頁
《新華網》2002年12月3日“重慶頻道文體新聞”網頁
《重慶晚報》 2002年11月27日 科教版(前期)
《華西都市報》 2002年12月2日 第7版
《現代工人報》 2002年12月2日 A1版
《重慶晚報》 2002年12月3日 社會版(提出不同意見)
《重慶經濟報》 2002年12月3日 第6版
《重慶晚報》 2002年12月17日 科教版(展開討論)
4.“珍愛生命,善待動物”保護紅嘴鷗行動(晨報獨家):
《重慶晨報》 2002年12月16日 第1版
《重慶晨報》 2002年12月16日 A9整版
5.徒步長江三峽環保行:
《中央電視台》2003年2月3日《新聞聯播》
《重慶電視台》2003年1月31日《晚間新聞》(出發)
《重慶電視台》2003年2月10日《午間新聞》(凱鏇)
《新華網》2003年2月10日“重慶頻道社會新聞”網頁
《重慶日報》 等報紙媒體報導10餘篇
6. 瓷器口現場水質監測:
《中國教育報》 2004年10月12日
7.2006年重慶市大學生綠色論壇
《重慶商報》上記載
8.2006年第七屆綠色文化周
《重慶商報》上報導

(二) 社團主要獲獎情況

1.2003年12月,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2.2003年度 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全國百家優秀青年志願者協會
3.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重慶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4.2004年度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被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評為“重慶市優秀環保社團
5.“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04年“從高山到大海”濕地使者行動三等獎
6.2005年5月,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群體”稱號
7.2005年12月,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重慶大學優秀社團”稱號
8.二零零五年十二月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稱號
9.二零零六年四月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全國環保創意傳播大賽優秀獎”的稱號
10.二零零六年十二月獲“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標兵”的稱號。
11.2007年8月,綠服隊隊長張雷同學代表重慶參加全國大學生綠色營。
12、2007年10月,綠服隊隊長張雷同學受邀去北京參加大學生關於氣候的論壇,並學習交流。

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傳統及特色文化活動介紹
一、綠色文化周
綠色文化周把綠色文化傳播到重慶大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綠色文化周活動是綠服隊歷史的見證,在綠服隊經歷的四年半的成長,綠色文化周開展了六屆,每一次都把最新的環境動態和環保理念成功地帶給大家,而且每次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都各有特色。

特色活動

社區宣傳社區宣傳

(一)綠服務隊成立儀式暨重慶大學首屆及第二屆綠色文化周
2002年6月初,以6.5世界環境日為契機,成立了重慶市第一家大學生環保社團――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綠服隊的成立作為首屆綠色文化周,隨後又策劃並進行了重慶大學第二屆綠色文化周。兩次文化周的活動內容有啟動儀式、環保英文講座、環保圖片展、環保電影展、嘉陵廣場環保宣傳等,市環保局、校團委、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
(二)第三屆綠色文化周
2002年12月6日下午在重大6教-117教室,由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參加“南非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重慶唯一代表吳登明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南非峰會的相關信息,並給同學們介紹了關於環保的相關知識。在會上,他穿了一件自製T恤裳,上面有他對美國拒簽《京都協定》的譴責,還有參加“南非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的多國代表的簽名。同學們都被吳登明老師置身於環保事業的精神所感動。《地球峰會歸來話環保》講座豐富了隊員們的環保知識,給隊員們帶來了很大收穫,拉開了第三屆綠色文化周的序幕。

(三)第四屆綠色文化周
與“珍愛生命,善待動物”保護紅嘴鷗行動同行
2002年12月15日我們與重慶市其它高校環保社團成員共赴朝天門廣場,與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共同發起了“珍愛生命,善待動物”——保護紅嘴鷗行動,有效的遏止了國家保護動物在我市被殺的嚴重事態。
環保英文講座豐富了隊員們的環保知識,增強了交流能力,加深了對環境的認識
12月14日下午在研-606,幾位來自重慶工學院的外國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活潑的環保英語講座。主要介紹了化學污染物質對我們人類的危害。同學們熱情很高,紛紛舉手向老師提問和闡敘自己的觀點,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大家又增添了不少的環保知識。

這次文化周豐富了隊員的環保知識,進一步擴大了綠服隊的影響力 
(四)第五屆綠色文化周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活動暨“第五屆重慶大學綠色文化周”開幕儀式
2003年6月2日,市委宣傳部、市環保局在人民廣場舉辦的重慶市新世紀綠色文明行動啟動儀式上,我們策劃和參與的別開生面的垃圾服裝秀和“地球爭霸戰” 等環保行為藝術引起了轟動,各大媒體爭先報導。
(五)第六屆綠色文化周
在新一輪綠色浪潮的衝擊下,為了提高廣大師生的環保意識,宣傳新時代的環保理念,提倡全社會的綠色文明,結合我社團的宗旨——從自己做起,用行動影響別人,2006年3月22日,以世界水日為契機,我們社團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開展了“重慶大學第六屆綠色文化周”活動,活動中我們請到了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老師進行環保講座,可可西里志願者蒲莉等老師和我們交流環保心得,進行了《可可西里》及《西藏人問地理》圖書義賣,活動得到了全校師生的廣泛支持,激發了大家的環保熱情,大大超過了預期效果。(六)第六屆綠色文化周
綠色與時間同步,環保與時代同行,在2007年3月22日,在第50個世界水日的那天起,綠服隊別開生面的作了第六屆綠色文化周開幕式,為提高大家的節約意識與環保觀念,此次開幕式立足校園,立足大家身邊,從小處入手,從宿舍收集了近1000個寶特瓶做成了3個垃圾桶,用純廢紙作了一個垃圾桶,向大家展示:廢紙——訪錯位置的資源。教大家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好好珍惜資源。活動不僅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支持,更有《重慶晚報》的記者的連聲稱讚。
(六)筷行動
在重慶大學進行的“筷行動”把綠服隊從重慶大學的校園推出至重慶市乃至全國。這次活動的影響力甚大,得到了重慶各大媒體及重慶各高校的大力支持與認可,把我們的特色完全展現在社會的面前。
02年12月同學們通過辛勤的勞動,收集了同學們用過並丟棄的一次性衛生筷三千多雙,經過認真的清洗及連續兩個夜晚的勞動將其綑紮成了一棵兩米多高沒有樹葉的“筷子樹”。在展出過程中我們邀請同學們在預先設計好的留言卡上籤寫留言並且將留言卡掛到樹上作為樹葉。以此號召大家行動起來,通過自己的雙手重新為樹林披上“綠葉”。我們還派專人接待同學們的諮詢,為同學們解說展板的內容。針對前期調查中發現的“有12.8%的同學認為它是衛生的,10.7%的人不知道它是否衛生”這一事實,我們在活動中極力向他們說明衛生筷並不衛生的道理,並且為同學們推薦了一次性衛生筷的代替品——竹筷和不鏽鋼筷。我們發現有64.4%的同學自己一天會用1~2雙衛生筷,4.7%的同學一天會用掉三雙以上衛生筷,只有29.5%的人從來不用衛生筷。那么重慶大學(按五萬人算50000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一雙還多,每天要“吃掉” 3.14棵樹大樹。這樣驚人的統計結果是我們始料不及,這也充分說明停止使用一次性衛生筷的重要性、緊迫性。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和同學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在交流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同學對一次性衛生筷的危害還是有了解的。很多同學承認使用衛生筷只是因為方便而不是覺得衛生。有的同學無奈的在留言卡上寫下了“其實不想用,只是沒辦法。”的留言。這其實向我們指出尋找衛生、方便、廉價的替代品的緊迫性。也有同學直接向我們指出“你們這樣的宣傳根本就沒有作用,你們應該向學校反應,讓學校採用行政命令的形式禁止使用不是更有效?”這樣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實上我們也在這方面作出了努力,我們在向同學們宣傳的同時向學校相關部門遞交意見信。由於新穎的創新、精心的組織、得力的宣傳和大家辛勤的勞動,本此活動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效果。同學們在筷子樹上留下的承諾卡多達300多張。一位同學在看過同學們留下的承諾卡後說:“我剛才看了你們的宣傳,中午就沒用木筷。”一位同學在要了一雙鋼筷以後說:“我覺得你們的活動搞的很好。”同學們的這些表現都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同時更重要的是對環保事業的支持和對地球母親的熱愛。
三、環教
重慶大學城坐落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區,地處郊外,周邊有許多農村國小,這裡是環境知識最缺乏的地方。結合大學城的地理特點我們把環境教育做成自己的一項特色目活動,不斷改善授課方式是我們環教活動的一大特點,自2006年以來已經進行了三次,並且都得到了國小以及重慶大學以及外界有關人士的一致好評,。
環境教育讓我們的隊員走出大學校園把綠色文化帶給未來,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環境危機,並通過我們的身體例行,讓他們知道自己現在能做的和應該做的。
(一).綠服隊走進西永國小
綠服隊於2006年5月18日優秀隊員前往重慶市沙坪壩西永國小,對五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課。課堂上,我們一改以前說教式的教學模式,用自己做的宣傳畫向小學生展示環境現狀,通過提問和介紹宣傳畫的方式向他們傳播與環保有關的小常識,引發他們的思考,用有獎競猜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很積極地思考問題而我們則在此過程中很輕易地把環保知識灌輸給他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還穿插著有趣的遊戲,這些遊戲的目的在於啟發團隊精神,讓他們知道,一件事情的完成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合作才會有所建樹,在中國的環保道路上更是如此。此外,我們還講述別人和自己的環保經歷,勾起他們的參與欲望。
活動結束過後,我們又與西永國小老師進行了一次交流,西永國小校長對我們這次的活動表示非常滿意,並表示願意以後經常合作。而學校里也對這次活動作了報導,西永國小也把這次活動通過網路向外界宣傳。

(二).綠服隊隊員再次走進國小,把綠色知識帶進最需要它的地方
第一次環教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我們有了把環教擴大化的計畫於是策劃了我們的第二次環教活動。2006年9月28日我們去了重慶沙坪壩陳家橋國小。在那裡,綠色文化再一次被傳開。經過與學校商談這次的環教課主要面向四五六年級,課堂上除了通過宣傳畫和自己充分準備的資料給他們講解環境現狀和環境保護的迫切性以外,我們還有互動環節,讓小學生們自己提問,我們解答,同時我們也問他們一些問題,在這樣互動的過程中,大家的激情都很高,同時很多共鳴和知識都在此中形成。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小學生通過書本也學到很多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只是不知道我們在生活中的哪些活動會給環境帶來什麼樣的破壞。我們帶給他們的就是怎樣通過身體例行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到保護環境並且影響其他人。這次活動校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三).綠服隊走近大學城第二國小
通過策劃我們決定與更多學校建立合作關係,2006年11月29日我們來到重慶大學城第二國小為這裡的小孩子帶去環境教育,我們對國小的13個班的600餘學生進行了教育。結合學校的資源我們在前兩次的形式上又加入了多媒體教學的新方式,隊員們前期通過網路等手段尋找了大量圖片以及FLASH資料,在課上隊員們通過展示圖片,教環保歌曲等新方式把小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又與她們作遊戲,讓他們在遊戲中理解環保接觸更多的環保知識.課堂上還結合環保穿插了學生們的才藝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隊員們對這次環教感受頗多,自己從中有不少的收穫.這次環保我們不但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也和老師有了進一步接觸.後來我們還與第二國小的老師進行了籃球友誼賽,為以後環教活動的進一步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